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苑天琪(健康学人)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莫名地出现反复肚子疼,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什么疾病。这种情况下,医生也许会告诉你,是“肠易激综合征”在作怪。
恼人的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有反复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等,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质量。这种疾病非常常见,发达国家发病率约为10%-20%,国内的发病率也较高,不少人深受其苦。
由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药物和确定的治疗方案,口服益生菌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常用方法。
提到“益生菌”,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超市里的酸奶。其实,“益生菌”并不是指某一种细菌,而是一类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的统称。市面上多数酸奶中所含有的活性乳酸菌,就是益生菌的一种。在临床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常被用于治疗肠道炎性疾病,以往的临床试验也显示,双歧杆菌对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有着良好效果。
然而,益生菌是一种“娇贵”的微生物。影响益生菌寿命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氧气和相对湿度。益生菌即便在干燥状态下也必须在4℃以下冷藏保存,同时,干粉状态下的益生菌水分活度应在0.1左右,并尽量避免和氧气的接触。空气湿度和重复打开包装等,都会降低益生菌的活性。
由此可见,外界环境很容易使益生菌灭活、死亡,因此益生菌制品的保质期通常较短。在医学领域,大多数针对益生菌的研究使用的都是活性益生菌。不过,近期发表在《柳叶刀.肠胃病学与肝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将目光聚焦在了已失活的益生菌上。
失去活性的益生菌,是否还能在肠道中大显身手呢?
(来源:new.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