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预测因素随访12年后的 [复制链接]

1#
△封面:由InesCui为神经现实提供未经授权禁止使用和传播年,WHO给出数据,全球范围内罹患精神障碍的患者有2/3从来没有接受过治疗,在美国这个数字是60%。年,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数据,截至年底,全国精神障碍患者达2亿万4千人,总患病率高达17.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过万人,发病率超过1%,医院曾参与的一项国际性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有92%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没有接受治疗。有些群体,是身陷囹圄,大声疾呼,其他人也听不到的。精神病患很遗憾,就属于这些群体中的一部分。可悲的是,当我们大声疾呼,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罹患精神疾病,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呼喊的是什么。大多数人更不会知道的是,此事居然可能无关教育水平和家庭出身,对精神健康知识的集体匮乏是我们社会共享的一种悲哀。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要做科普,文章做得再好,免费给人家去看,你们怎么生存,你们喝露水吗。这17.5%的总患病率,即使再不被他人和自己听到,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背后是一个个家庭,传播科普知识是提高疾病认知、就医几率、研发产品、提供服务、完善体系这所有环节的第一步。试问如果患者和一种疾病从前所有的交集只是听说一个遥远的名字,他又如何应对疾病和它带来的一切。神经现实做公益科普,喝着露水,不是一天两天了,和我们一样的,还有很多活跃在这个领域的机构,艰难吗?太难了,没有一个环节简单。为什么要做?17.5%的人群已经无论如何,即使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也无法不被重视了,对我们来说,17.5%可能是个模糊的数字,但眼前的患者是活生生的,他们的痛苦和挣扎是我们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想办法克服困难做下去的原因。

关于精神健康

4年来,神经现实发表了篇精神健康/心理学主题的科普文章;主创Birdie作为主讲/统筹发起过上百场线上线下公益科普讲座和活动;5场「神经现实Mind+」主题演讲中,两场与心理学/精神病学相关:“老年人受骗的心理机制”;“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机制”,平均每场到场观众人以上;神经现实的播客栏目「神经漫游」先后探讨过抑郁症、疫情期间维护心理稳定、慢性疾病的心理状况、自杀干预和B站抑郁生态,得到了听众的认可。来自几个精神/心理健康机构的主创共同录制的《B站抑郁生态观察报告:那些互相取暖的青少年》在喜马拉雅收听数达到8万。在年10月,我们和北京青年空间携手主办「心理健康月」,展开20余场心理学和精神健康领域的演讲、体验活动和主题派对,派对当天就聚集了20位主讲人,近位观众。整个月,我们联合了40余位医生、咨询师、高校教师、精神心理领域从业人员、相关媒体、行业创业者,为北京的参与者呈现了一系列聚集行业力量的科普活动。

滑动重返活动现场

,疫情袭来,神经现实团队在主创Spring的统筹下于3月末发起“抗疫互助计划”,建立疫情互助社群,为受到疫情影响的朋友搭建相互扶助、共同
分享 转发
TOP
2#
黑龙江白癜风QQ群 http://www.shcymc.com/2020/hongguanjingji_1114/26328.html
回复“02”,告诉你宝宝被不公平对待怎么办

前段时间,有一篇名为《她用这种方式,把20岁儿子养成了精神病》的文章。

文中的妈妈不辞劳苦地带医院,治疗“精神分裂症”。

可是,医生却告诉这位妈妈,儿子的“症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的不当养育方式造成的:她常年累月地指责儿子,根本听不进儿子的话,动不动骂儿子是个废物......孩子因此变得暴躁易怒。

这篇文章引起大家的广泛共鸣。有一位家长留言:

“孩子的表象让家长焦虑,逃避了自己教育的问题,却不曾挖掘孩子内心的需要,孩子比家长更痛苦。”

是啊,大多数父母总是很容易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和“病状”。

我们迫切地想修正孩子身上讨人厌的问题,让孩子在学业、人际上都有良好的表现。

只是,孩子的问题是怎样形成的?“症状”背后的根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对症下药”呢?

豆瓣评分8.7的热播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就讲述了一群“有病”的大孩子的成长经历,揭示了家庭教育与孩子的“病”之间的关系。

-1-

“工具小孩”的一生

男主角文钢太是精神病院的护工,在病人和同事面前,他温柔耐心,细致和蔼;四下无人时,却满脸忧伤,在许多个深夜,他都呜咽着睡去。

他领着微薄薪水重复地度过一天又一天,对待人生没有目标和期待。

钢太的父亲早逝,年长7岁的哥哥尚太曾被诊断为自闭症。妈妈生钢太,就是为了有人能照顾患病的大儿子。

“你只要好好照顾哥哥,守护哥哥就行,妈妈就是为了这样才生你的!”

妈妈把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倾注到尚太身上,对钢太十分漠视。

下雨天,妈妈跟尚太依偎在伞下,却忘记了跟在后面湿淋淋的钢太。

睡觉时,钢太只能看着妈妈后背,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是哥哥尚太。

尚太在学校受了欺负,妈妈把气撒在钢太身上:“为什么没能在旁边保护好哥哥?”

钢太凭借努力取得第一名,妈妈视而不见。妈妈送钢太来学费昂贵的学校,并不是指望他有好的发展,而是为了让他更方便地照顾尚太。

心理专家武志红曾说过:“偏心的本质就是对孩子的抛弃,是父母伤害孩子最令人痛心的方式。”

妈妈的偏心使得钢太自我价值感很低,只能靠照顾哥哥,得到妈妈的爱。即便是妈妈去世,自己和哥哥都长大成人,钢太还延续着“工具人”的角色。

十几年来,钢太一直把尚太带在身边照顾,因为尚太的病,医院都干不长,朋友也很少。

照顾哥哥,成了他人生所有的意义。哥哥不适应,钢太就放弃与喜欢的女孩在一起。钢太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也无法开启新的生活。

而尚太呢,就像藤蔓一样缠绕、依附着弟弟,无法工作,不能自理,好像永远长不大。

总是给弟弟带来麻烦不说,还动辄闹脾气,甚至动手打钢太。

好在,最后,钢太言辞激烈地向尚太吐露了自己的委屈和不满,不再回避与尚太的冲突。

打了一架后,兄弟俩的关系反而好转,钢太打开了心结,不再委屈、压抑自己。

而尚太呢,也真正成长了起来,第一次像大人一样开始照顾弟弟。

他把自己珍爱的储钱盒拿出来,请钢太吃饭,饭桌上,给钢太夹菜,也接受了弟弟喜欢的女孩。

尚太给钢太夹菜

-2-

孩子得“精神病”的背后

钢太、尚太的妈妈,独自拉扯大两个孩子,非常辛苦,可是她在教育上的无心之失,却让兄弟二人的人格都不能独立。

许多孩子罹患心理疾病的根源,是父母不当的对待方式。

剧中,一位韩国国会议员的小儿子权起范,患有急性躁郁症,发病时癫狂不已,还有“裸露癖”,是精神病院的常住户。

到了父亲参加大选那天,医院逃跑,站到选举会的讲台上,向公众承认自己是个精神病,他说道:

“明明我也是他的孩子,他却经常把我当透明人。我只是希望他能看看我,求他看我一眼就好,于是我就变得很疯狂,结果闹着闹着我就真的疯了。”

原来,权起范全家都是精英,兄弟姐妹都是首尔法律系毕业,是“一肚子墨水的人”,只有他不擅长学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

所以,他被父母看不起,被认为是精英家族的耻辱,常年遭到漠视。

惹了麻烦,权起范就会被关起来,患了精神病后,父亲甚至不愿意让外人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儿子。

在选举会上大肆宣泄后,权起范的病情好转了许多。

他的父母却震怒,母亲打了他一耳光,父亲认为他给家族抹了黑,医院把他关一辈子。

父亲认为:孩子就是为满足父母的需要而出生的。

这对把人当工具、功利主义至上的父母,生生把孩子逼疯了。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的文章引起广泛转发。

高考状元游安自述,她成功考上人人羡慕的学府,却在大三时因为抑郁症,不得不休学。

从小到大,妈妈把所有指望都放在游安身上,对她的学业要求极为严格,学习以外的事一律禁止,力求让她考上好大学。

成绩略有退步,妈妈就又哭又骂:“你这个德行还考什么高中啊?你现在已经废了你不觉得吗?”

考上好大学后,她感觉自己已经完成了妈妈给的“任务”,对于自己的未来却没有任何计划和打算。

她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没有热爱的事,变得迷茫,抗拒学习,什么都不想做,滑向抑郁的深渊。

妈妈的过度控制,让孩子难以喘息。孩子没有自主权,自然没有活着的动力。

-3-

看见孩子,自然“药到病除”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剧中的女主角高文英是一个作家。

童年时,高文英总被神经质的母亲关在屋里,长大后,她写了一部暗黑的童话——《丧尸小孩》:

高文英和小读者

一位妈妈有一个与别人家孩子不太一样的“丧尸小孩”,妈妈觉得这个孩子不正常,就把他关在地下室养育。

“丧尸小孩”似乎感受不到正常人的情感,食欲却大得惊人。妈妈不断偷村民养的家畜喂养他,却从来没有与他交流、拥抱过。

后来,村里因为瘟疫食物短缺,妈妈就把自己的手脚砍下来喂养他。

最后,妈妈爬到孩子怀中,把剩下的躯体给孩子吃,这个“丧尸小孩”,却紧紧地抱住了妈妈,第一次开口说了话:“妈妈,妈妈,真是温暖啊......”

“孩子想要的,究竟是食物,还是妈妈的温暖呢?”这是童话最后留给我们的思考。

一个从小被囚禁的孤零零的孩子,精神世界是怎样的呢?

没有哪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冷漠僵硬、毫无感情的“丧尸”,只是在得不到情感支持和反馈的情况下,才关闭了心灵的大门。

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饱足,更需要精神上的滋养。

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说:“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让孩子幸福,就是要看见、理解、爱着他本来的样子。

纪录片《零零后》中,有一个叫一一的孩子与众不同,她性格很内向,喜欢自己一个人行动,看着不太合群。

在大众普遍的认知里,活泼开朗的性格更受欢迎,而腼腆、害羞、内向这些特质常常被视为问题,需要改掉。

但一一的妈妈却很尊重女儿,她认为一一的性格就是安静型的,没有任何问题。

妈妈的态度也影响着一一,在面对别人“你为什么总是一个人玩儿”这个问题时,3岁的一一大方地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十年过后,一一长成了一个少女,她还是喜欢独处,但内向的性格并不影响她交到好朋友,不管是独处还是与他人交往,一一都可以获得能量。

“我觉得每个人对别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不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所以我觉得自己活着开心最重要了,为什么要在意那么多。独处能让自己开心,所以也很重要。”一一坦然地说。

这份坦然背后,是妈妈的接纳。

怎样看见孩子呢?就是从孩子那些看上去不那么可爱、甚至是“错误”的举动看起,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育儿师心心妈在《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安全感》一书中,记录了一件小事:

一位妈妈很烦恼,因为家里的小宝最近总是翻着白眼冲她大喊:“妈妈,我讨厌你,我再也不想理你了!”

刚开始,这位妈妈非常生气,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后来,她发现了规律:白天,小宝和她关系很融洽;一到晚上,她开始陪大宝写作业了,小宝就会隔三差五地来这么一出。

她尝试替小宝说出内心的想法:“是不是妈妈晚上只陪了姐姐,没时间和你玩,你觉得难过?”

话一出口,捣蛋、执拗的小宝瞬间柔软下来,点点头,眼泪扑簌簌滚落。妈妈抱住了小宝,心里很后悔:“前几天干嘛要和孩子那么较真呢?”

孩子发脾气、大喊“我讨厌你”的背后,是未被觉察和满足的心理需求。这些行为有时是在表达:“妈妈,我好喜欢你,我想你多陪我一会儿”;有时是在求助,表达自己不知道怎样消化情绪,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见了行为背后的需求,自然就能理解孩子。

下一次,判定孩子有“问题”、有“错误”、有“病”前,不如先问问自己: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我有没有尊重孩子本来的个性特质,满足到孩子的心理需要?

父母的眼光变了,孩子的很多“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带着温暖、体恤去看待孩子,是我们每个父母的功课,共勉!

作者介绍:思远,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感知细腻的巨蟹座女青年,“爱与自由”理论的分享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