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进食障碍,一个舌尖上的心理精神疾病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那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68.html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胡长春

网络

前期回顾:

上期跟大家介绍了“进食障碍”以及“神经性厌食”的主要表现,本期为大家揭晓神经性厌食的更多知识!(点击直达“进食障碍,一个舌尖上的心理精神疾病(上)”)

什么原因导致有些人患上神经性厌食症呢?

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目前仍然不是很清楚,其中遗传、社会心理因素、神经分泌等都参与其中,但是比较明确的是社会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神经性厌食症会不会遗传呢?

年英国牛津大学的H·Bould调查了人,结果显示父母若患有神经性厌食症,其子女患该病的风险为普通人的2倍。其它研究也显示,神经性厌食症具有家族聚集性。

所以说神经性厌食症有一定遗传性,但是遗传几率不高。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背后,都存在着心理的问题。

1

从性格上来讲,这类患者存在情绪敏感和不稳定、完美主义、刻板固执、强迫性思维、对奖惩敏感,避免伤害等个性特征。

比如卡朋特存在明显的完美主义。当面对压力和冲突的时候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去解决问题,但是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由于性格的原因常常回避问题,无法通过正常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她们往往沉浸在饮食的控制的刻板思维之中无法自拔。

饮食控制是一种处理情绪或心理冲突的应对机制,也就是说当你有厌食症时,你经常把瘦等同于自我价值。

2

家庭问题:家庭纠纷多,关系紧张,家长专制、孩子缺乏独立性和灵活性,常常缺乏解决冲突的技能,常回避冲突。

我接触到的每一个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都存在家庭的问题,我们病房里住过一个13岁的厌食症小女孩,父母是离异的,离异之前经常吵架,并且吵架从不回避孩子,有时还把孩子卷入其中,此外母亲控制欲望比较强,从穿什么衣服,到交什么朋友,都必须经过母亲的允许。

小姑娘无法解决家庭的冲突,无法摆脱母亲的专制,逐渐的通过厌食使得父母关系缓和,关心自己。

记得她画了一张家庭自画像,其中把母亲和父亲画的都很肥胖,父亲端着红酒,母亲拿着鸡腿,两个人开心地跳舞,自己则蜷曲在一个角落里,非常的无助。

所以不良的家庭关系是这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主要发病因素,最后她也是通过家庭治疗痊愈。

另外一个成人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每日做的事情都是控制体重,自我导泄,灌肠,难以控制,没有社交和工作。

后来深入了解发现她自己婚姻关系不佳,最后离婚,此后回到自己原生家庭,但是原生家庭也存在问题,主要是和母亲关系比较紧张。

通过各种方式治疗3个多月,始终效果不佳,主要是家庭关系解决不了。

3

顽固的思维模式: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之所以难以治疗,主要是她们顽固的思维模式,比如害怕发胖,对体像歪曲的认识,以及对身体的羞耻感,另外就是通过饮食来表达对其它事情的控制。

神经性厌食症应当如何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很多临床医生共同的感受。

如果你有神经性厌食症,一定要找医生咨询,依靠自己是不能战胜该病的。

该病治疗的时间很长,不像焦虑症或抑郁症,一般2-4周就能治好,该病的治疗至少3个月以上,一般都需要1年多才能见效。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恢复体重,挽救生命,这需要住院治疗;

若出现以下问题可能需要住院急诊治疗:

心律失常、脱水、电解质失衡或精神问题,这些生理影响可能会危及您的生命,一般需要住在内科病房或精神科病房,有的严重者甚至需要住进ICU病房。

第二阶段:改善心理功能,预防复发,一般住院或门诊治疗均可。

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其中心理治疗是关键,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目前基本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

如前面所说,治疗最大的障碍是患者顽固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驱动下,患者如同走火入魔,采用各种方式抵制体重的增加。

我们曾有一位17岁的小姑娘,连续治疗6个月,体重基本没有增加,她会采取各种方式减少食物摄入,以及增加能量的消耗。

平时态度和蔼,一旦你发现了她的控制体重的“小秘密”,她会暴跳如雷,各种无理取闹,社会功能退缩明显,没有走出病房的勇气,即使过春节,不想回家,不愿见家里任何人。

最终这个孩子还是通过严格的饮食治疗方案结合家庭治疗干预治好了。

在恢复体重方面,需要营养科根据患者特点制定进食计划,在专人监督的情况下严格执行进食方案,当然最好是多个厌食症患者团体性进食,效果会比单一干预要好。

在心理治疗方面,前面说过,很多孩子的家庭出了问题,因此家庭治疗很重要,另外针对患者的不良思维模式可以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干预。

目前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强迫性思维,但是后者的效果有限。

总之,神经性厌食主要发病于青少年以及青年女性,尽管发病率不高,但是其危害比较大,死亡率高,治疗比较困难并且治疗时间长。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创文章转载需告知

往期精彩推荐

进食障碍,一个舌尖上的心理精神疾病(上)

生无可恋!胸闷气短,是肺病?心脏病?还是心理障碍?

关爱老年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