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公司扶贫干部梁晨事迹 [复制链接]

1#


  1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第12版在“
  爱解难题的“学霸队长”


  从不善言辞的理工男,到和乡亲们有说不完悄悄话的扶贫干部,需要多久?


  深冬的早上,我们和梁晨约好,陪他回趟“娘家”。


  梁晨,江西抚州人。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工学院录取。四年后,他转身和燕园作别,为实现自己“工业报国”的理想,来到安徽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成了这里的一名技术人员。


  年3月,他被选派到枞阳县长安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去年6月任期结束。


  中等个儿,浓眉,深蓝色外套。


  在梁晨工作的工厂门外,记者一眼认出了他。

“是你吧?可算见面了,咱们先出发吧!”他向我们招了招手,又径直跳上越野车。


  车子发动起来,朝长安村的方向驶去。


  “好久没回去了。”梁晨喃喃道。


  长安村位于枞阳县枞阳镇的一角,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村民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主要收入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村里老龄化现象严重,几乎见不到年轻人的身影。三年前,27岁的梁晨成了村里新来的年轻人。


  “下村前,对于将要面对的困难,一点都不担心,这可能是因为我上学时就爱解难题吧。”学霸梁晨早已做好答题准备。


  没想到,第一道必答题就让他手足失措。“枞阳方言和铜陵方言完全不同,最开始啥也听不懂,只能干着急。”梁晨说,刚来村子时,“耳不能听、口不能言”,走村入户还得带上村干部当翻译。


  为跨过语言关,梁晨选择把更多时间泡在村民家。


  一杯茶,几支烟,村民家里待一天。他说,和乡亲们拉拉家常,既能锻炼“听力”,还能了解每户人家的具体情况,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基础。两个月后,他终于能和村民们顺畅地沟通,还和不少人成了朋友。


  “我本身很内向,不爱说话。和村民打交道久了,就越来越能说了。”梁晨笑着说。


  在公路上疾驰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抵达长安村。一下车,梁晨就领我们往村民何有家走。


  晌午刚过,何有正慵懒地倚着门框,梁晨的出现让他有些激动,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冲我们点头。


  “小何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梁晨说。


  何有是村里的贫困户,与母亲相依为命。因患精神分裂症,他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协助母亲在家门口摆个小摊,家里没有稳定经济来源。他的病需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医院无法买到,只能到60多公里外的铜陵市采购,极为不便。


  “了解情况后,我要求帮他采购药物。接下来的三年,我每个月初都医院跑一趟,再把药交到他母亲手中。”梁晨说。


  和小何一样,在长安村,因病致贫、因残致贫是发生贫困的主要原因。


  基于这种情况,梁晨组织村干部建起帮扶
  三年时间,村里85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人均年收入由年的约元提高到现在的约元。


  小何的病情逐渐稳定,和村里的年轻人一样,他也打算外出务工。梁晨劝他留在村里,一样能干出一番成绩。


  回程路上,梁晨有些倦了,斜躺在座椅靠背,双眼微闭。过了一会,他似乎想起了什么,打开手机,调出一张照片。


  “这是你女儿?”


  “是的。”


  “多大了?”


  “四岁半了,叫楚楚。”


  他说,驻村这些年最大的遗憾,就是缺席女儿的成长。


  “有时和她们娘儿俩视频,突然会恍惚,孩子都长这么大了呀,还挺难过的。”窗外下起了雨,梁晨把头偏到一边,闭上眼睛,仿佛又睡着了。


  多年以后,楚楚或许会明白,自己的父亲和同行者们,做过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戴威、郭杰文、吴鸿波、张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