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成就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应对症状 [复制链接]

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致残的精神疾病,本文通过采访20位高功能的精神分裂症康复者,总结了八条策略去应对症状。这些策略能够有效的预防症状发生,减轻症状的影响,释放压力,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取得个人成就。”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模式正在经历变革。临床治疗正在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健康和功能的模式转变。定义从严重的精神疾病中痊愈的统一共识是不管是否有症状存在,能够过上充实和有产出的生活。痊愈的定义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除了症状稳定外,还包括幸福感、生活质量、个人能力、希望和乐观。

01

20名高功能病人的生存状态

职业机能是衡量痊愈的一个客观指标,严重精神疾病的失业率高达80%,有收入的就业意味着疾病一定程度的稳定和康复。

本文采访了20个高功能的病人,总结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自己的视角下是如何应对疾病的。采访的病人符合以下标准:

(1)21岁以上;

(2)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3)在过去的一个月有温和的精神分裂症阳性或阴性症状;

(4)状态:①从事有报酬的专业型、技术型或管理型工作;②在家担任高龄老人或小孩的照料者;③全日制学生;

(5)在过去两年内持续工作六个月以上;

(6)可以亲自参与实验面试,并愿意将面试记录下来。

募集到的20名高功能患者平均年龄40岁,来自于不同的种族。60%的患者目前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或者已经取得了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学位。绝大多数患者有全日制工作,收入小于50,美金\年(注:美国平均收入为51,.27美元)。

表格1.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特征数字百分比年龄(平均数±标准差)39.8±10.1男性种族高加索人非裔美国人西班牙裔或拉丁裔亚裔阿拉伯裔15婚姻状况未婚离异已婚同居15分居15有后代居住状况租房自住房寄宿或护理院15与谁同居非家人的室友已婚或恋人独居孩子15父母15孩子和父母15受教育程度高中毕业大学肄业15大学在读15大学文凭目前研究生在读研究生文凭博士研究生文凭目前工作持续时间(平均数±标准差)a43.1±41.1收入少于50美金b全日制工作

a5名参与者被排除:4名目前就学的学生,1名目前是父母的照顾者。b2名参与者未回答。

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和社会功能如下表所示。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有至少一次入院治疗的经历,并且目前服用精神科药物。在过去一周内,参与者都经历了中等程度的幻觉和妄想。

表格2.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和功能

变量数字百分比精神病史症状出现年龄(平均数±标准差)18.9±7.2男性19.3±3.7女性18.4±9.8首次住院年龄(平均数±标准差)23.8±7.0住院次数a02--9大于9次精神药物治疗目前曾经心理治疗目前曾经过去一周症状严重度(平均数±标准差)b幻觉3.3±1.8妄想3.2±1.6概念紊乱(联想散漫)1.9±1.0情感迟钝2.1±1.3社交退缩2.8±1.6交谈缺乏自发性和流畅性1.6±0.9怪癖1±0过去一周功能c至少一半时间与家人相处融洽d与非家人相处融洽e在社交场合中相处融洽有亲密朋友d如果需要帮助,有人可以求助a没有患者报道一次住院;b通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评分范围为1-7分。1-无症状;2-可疑或很轻,似乎有某些迹象,但临床意义不肯定;3-轻度,症状虽轻,但临床意义可肯定;4-中度;5-偏重;6-重度;7-极重。c根据行为症状量表(BASIS-24)测定d2名参加者没有回答这个问题。e1名参加者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02

面对症状的应对策略

20名取得高职业成就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给出了他们心目中有助于管理症状及康复的八类应对策略:

·该回避的时候回避参与者讨论了避免特定行为或情况以维持稳定,包括:1.避免饮酒和非法药物,以避免症状恶化;2.避免给个人带来压力和混乱的情况;如果此种情况出现并且不能预测其影响,那么这些情况最好避免。比如,一个参与者宣称,“如果我看到让我感到恐惧的东西,我不能看科幻电影,因为如果有血腥场景,我就会出现症状,因此我会远离它。”避免特定的场景或行为是一个人在生命中反复尝试的结果,而不是教育指导的结果。通常来说,患者多次经历这种情况,随之而来的总是或者经常是症状的加重,所以决定最好避免这种场景。

·善用他人的支持

绝大多数患者将与得到家人、朋友或专家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策略,对于症状恶化与否(比如出现异常想法和古怪行为),他们能够提供更加客观的观点;并且在病情波动的时间内提供不加批判的支持。一位患者说:“我想,’我可以和谁谈谈这个症状呢?‘通常是一位朋友。虽然这并不能缓解症状,但是能够让我得到慰藉。“还有几人谈论了参与治疗小组所得到的朋辈支持。一些患者高度重视参与和康复小组或团体的工作,在那里他们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感到被理解。

·(规律)服药绝大多数患者都将规律服药当作维持或恢复稳定的关键。对于一些人来说,有一个明显的时间点让他们意识到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例如,一次特殊的住院治疗或达到一个理想的生活目标),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是多次停药复发后所获得观点。一位患者说:“我意识到药物治疗下我好多了。。。一个想法突然在我脑中出现。然后我更好的意识到服药的重要性,它在我的脑海里变得根深蒂固起来。“患者讨论了寻找最能缓解症状和处理麻烦的副作用(比如嗜睡和体重增加)时的挑战和挫折。他们解释说,坚持服用药物并不意味着症状的消失,但是状态确实能够更加稳定。服用依从性个体之间有差异,少量参与者说他们能够一直服药,然而另一些人说他们在一生中有些时间会故意不服药。·制定认知策略患者讨论了他们在面对症状时使用的特定认知策略——一些是自学的,另一些是从专业人士那里学来的。这些策略包括从他们的错误思想,基于现实,向有可能的解释的系统推理。比如,一位患者说他当他独自开车时听到了他人的恶意评价,“我想这合乎逻辑吗?我的意思是,两边的窗户都是关着的,我们正在高速公路上。。。(听到别人的评价)是不可能的。”这里提到的认知策略与认知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所提倡的策略相似,虽然并没有患者提到参加了认知疗法,但是他们谈到了专家所教授的认知技巧。·控制外界环境患者们讨论了为了预防、减少或解决症状,去控制周围环境的情形。一位患者说:“我必须控制我周围的环境才能成为现在你看到的样子,因为如果我有症状让我单独呆在自己的卧室,我会很崩溃。你知道吗?这会让我抓狂。”一些患者倾向于安静平和,有序和不会引起分心的环境,另一些人喜欢用充满声音和活动的环境来淹没思维鸣响和幻听。·参与灵性活动(spirituality)几个患者谈到了他们从宗教和灵性活动中所得到的支持。其中一人说到:“我使用佛教冥想。”对一些人来说,参加灵性活动是一种社会支持,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是一种逃避压力和隔离外界的方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