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将来一定要少一点难过,少点痛苦,少点疲惫,不再忍气吞声,要勇敢地为自己发声”—金智英
金智英是一个生活在平淡和安稳中的家庭主妇,有温柔体贴的丈夫和乖巧可爱的女儿。在这看似幸福又波澜不惊的日子下,金智英的内心却早已山崩地裂。终于有一天,为了替自己发声,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像*上身一样,以其他女性的身份说出自己内心想说的话。
《82年生的金智英》讲述的就是这个女人的坎坷经历。“金智英”是年代最普遍的女孩名字,这个名字代表了那个年代出生的大多数韩国女性,作者赵南柱旨在以金智英的经历反映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包括她自己。这本书是亚洲10年来少见的现象级畅销书,在韩国乃至全亚洲引起了轰动,韩国总统文在寅、国民主持人刘在石都在阅读。
小说以金智英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开叙述,展现了她成长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有人说,金智英不够强大,适应不了社会,所以才会变成患上精神疾病的悲情人物,但精神分裂其实还有它更深刻的意义。精神分裂是迷失的自我不愿彻底妥协的表征,从人类价值角度来看,在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中,金智英可能远比那些能很好适应社会的“正常人”更健全。而精神的分裂与疗愈,演绎的正是她勇敢追逐自我的生命历程。
01、在不健全的社会中被狭裹,逐渐迷失自我
金智英出生的年代,韩国社会女权意识刚刚抬头,女性获得了读书、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社会的进步似乎给了女人更广阔的天空。但令人困惑的是,每当面对取舍的时候,女性仍旧是自愿或被迫牺牲的对象。
她经历了来自家庭、学校、职场的各种不公平对待,从怀揣梦想的小女孩,变成一个在现实中迷失自我的全职妈妈。那么,是金智英们太脆弱,不能适应社会的生存规则,还是这个社会本身就不健全呢?
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讨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社会也会像人一样生病,并不都是正常的。衡量社会的标准不是“社会能不能运转”,而是“社会能不能满足人性的要求”。如果社会的运转和人性的要求有冲突,那这个社会就是不健全的。
(1)来自家庭教育的低自尊。
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为要检点,危险的时间、危险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开,否则问题出在不懂得避开的人身上。
奶奶的那句“胆敢贪图我金孙的奶粉”告诉她,弟弟的一切都无比尊贵,而自己好像连“阿猫阿狗”都不如。初潮被认为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如果衣物不小心沾上血迹,母亲会吓得惊慌失措,而她就会像犯了滔天大罪似的逃进房间。遭遇补习班男生的性骚扰,父亲不但没有安慰她,反而给她一顿严厉地斥责。
金智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经历的委屈、羞愧、恐惧,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这决定了她性格中的低自尊,没主见和沉默寡言。
(2)来自求职艰辛的孤独感。
窗外飘着提早报到的雪花,她想起很久以前读过的一首诗:怎么可能因为贫穷就不明白孤单的滋味,和你道别后走在回家的路上,苍白的月光映照着那条白雪覆盖的小巷....
当今社会,女性和男性一样,读书考大学,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以求能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但社会却并没有提供男女公平竞争的机会。
金智英经历了一段心酸的求职过程。她为每一个面试机会认真做好准备,却在面试中经常遭受面试官随意的评论和低俗的嘲讽,甚至故意而为的肢体接触、猥亵的眼神。后来她不断降低标准和期望,才被一家小公司录用。求职的艰辛,让她感受到生存的不易;社会的拒绝和歧视,带给她的是深深的孤独。
(3)来自全职主妇的无助感。
“我*上自己的性命把孩子生下来,甚至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生活、工作、梦想,只为了带孩子,我却成了他们口中的一只虫,你说我接下来该怎么办?”
结婚怀孕后,因为丈夫的薪水更高,对这个小家庭而言,金智英辞职做全职妈妈,是最经济的选择。从此她不再属于任何团体,彻底变成单独的个体。失去工作,意味着失去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自豪感和踏实感,失去了与世界的联结,留给她的只有无助和空虚。
更可悲的是,因为喝了一杯用老公的钱买的咖啡,她被人嘲讽是“妈虫”,自我价值和身份认同感就这样被淹没了。
波伏娃在《第二性》这本书中写道:人们将女人关闭在厨房里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
金智英明明很努力,想要靠自己养活自己,想要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但最终却只能在不健全的社会中被狭裹,失去自尊,变得孤独和无助,逐渐迷失自我。
02、精神分裂的意义:迷失的自我不愿彻底妥协的表征
金智英的精神分裂症状有这样一个特点:分裂的对象都是身边认识的女性,她们与她一样,有着自己想说的话,却只能隐忍在心里。金智英被医学认为是精神病患者,被社会认为是不健康的人,但是从追逐自我、实现个人发展的角度看,我们所谓的“正常人”可能远没有金智英健康。
(1)一个“健康者”远不如“精神病患者”健全
我们普遍认为,那些与社会不合拍的人,是没有价值的不健康者;而那些能很好适应社会的人,是更有价值的健康者。但心理学家弗洛姆却有不同的看法。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说:“健康人”适应社会的代价是放弃自我,个人真实的个性与创造性可能都丧失了,这时的他们只是伪自我的存在,所谓的生活也只是机械性的强迫活动。他们只是按照社会风尚,活出了别人羡慕和期望的模样。
而精神病患者是在争夺自我的战斗中不准备彻底投降的人。他们虽然还没能成功地拯救自我,却在努力借助精神症状来幻想生活,以求缓解伪自我和自我的冲突,所以,从人类自我实现的角度看,一个所谓能适应社会的正常人可能远不如精神病患者健康。
小说中最可悲的人物是金智英那位重男轻女的奶奶。她一辈子辛苦持家,生了四个儿子,丈夫养尊处优,全家人都被她供养着。年老后却只有金智英父亲愿意赡养她。对于自己的悲惨晚年,她荒谬地解释成:一个女人最少得生四个儿子才行!
曾经看到一句这样的话:当你把自己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从那刻起你就输了。更可悲的是,你活成了别人期望的样子,自己却浑然不知,傻傻地以为那就是真实的自己。像个机器一样,按照社会程序的指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碌运转着。而精神分裂的意义,正是自我排斥伪自我,与之进行抗争,不愿彻底妥协的表征。
(2)最清醒的人,也许正是人们眼中的“精神病患者”
清醒活着的人,在一群不愿清醒的人中,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美国小说《醒来的女性》中莉莉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这本小说写于第二次女权运动期间,当时的美国社会对女性极度歧视。莉莉是活在婚姻中最清醒的女性角色,她一生中,对命运的不公多次进行抗争,反抗父亲、逃离原生家庭、反对堕胎,最后却被丈夫关进疯人院。莉莉这样的“疯女人”角色,在文学史上很具有代表性,她们不是天生的疯子,而是被环境逼疯的,而且每个女人身上都有这种隐患。
同类人物还有《简·爱》中的伯莎,《雷雨》中的繁漪,她们清醒,她们抗争,她们却一败涂地。她们不愿成为社会约定俗成的榜样,只想清醒地追逐自我,但却被社会认为是“精神病患者”。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我从来不认为人的自由是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恰恰相反,我认为人的自由是在于他可以不干他不想干的。”
有时候觉得,有一股超人的力量无形中控制着整个社会,妨碍了个人的自由和发展。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不能摆脱这种控制,日复一日机械地重复着自己不想过的生活。我们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是清醒的,还是沉睡着呢?
03精神的疗愈,追逐缺失的自我
金智英能否痊愈,小说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小说末尾,身为男性的心理咨询师通过金智英的案例,联想到了自己的妻子,他希望妻子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正当他满心自责时,诊所的一名优秀女咨询师来向他辞职,原因也是怀孕生子。于是他暗暗对自己说:“下次一定要找未婚单身的才行!”作者通过咨询师这个男性角色的视角,道出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
金智英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或轻或重地感染着“社会文化的病”。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才能疗愈自己、追回缺失的自我呢?本文给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1)理性思考,小心权威偏误
在这个人人都想争夺话语权的时代,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心权威偏误。
《清醒思考的艺术》对“权威偏误”的定义是这样的:“面对权威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面对专家意见时我们往往会比面对其他意见粗心许多。还有,我们会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这就是权威偏误。”
权威可以是外在权威,比如专家、官方机构等;也可能是内在权威,比如以职责、良心、社会常识、风俗习惯等为名伪装的某种思想。内在权威对人的影响更隐蔽,危害也更大,因为它根本不用发号施令,采用温柔的方式就可以说服你。
金智英母亲年轻时,女孩们乐意牺牲自己资助兄弟。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认为“儿子有出息才能为全家增光”,这就是社会常识权威。金智英的姐姐放弃自己喜欢的大学,按母亲的建议选择了师范学校,影响她的就是良心权威。
历史证明,虽然社会总是乐于跟从权威,但权威也常常出错。我们应敢于向权威挑战,遵从自己的内心。只有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2)重构生命,重新认回自己
在生活中丢失了自我,我们如何才能把自己认回来,搞清楚“自己是谁”?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中有一种“叙事疗法”,通过说故事反思过去,用语言的力量重构生命,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生命动力。
美国电影《姐妹》中,那群生来就知道自己命运的黑人女佣,通过讲故事、写作、出书,看见了自己新的人生价值,同时赢得社会的理解和认同,讲故事使她们的生命变得更有力量。影片最后,主角爱比琳昂首挺胸、表情坚定地从雇主家里走出来,从此结束女佣的生活,开启了她生命的新篇章。
吉姆·洛尔说过:“生命即故事,故事即生命”。
通过说故事、自由书写的方式,我们可以看见隐藏在复杂社会脉络中的自己。对过去的痛苦与不幸,重新解读,用积极的语言定义未来。不断发现自己、经验自己、创造自己,完成对生命的重构。
(2)疗愈生命,找到活着的意义
人生中的问题总是接连不断,无论多优秀的人都会遇到各种难题,这也正是生命的奥妙所在。疗愈生命,也就是看清生命的本质,找到活着的意义。
余华在《活着》中说:生命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在旁人看来,《活着》的主人公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自己的讲述他这一生时,他的生活其实也有很多幸福和欢乐。
他认为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甚至包括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也是最好的,还有其他生活的点点滴滴,他都能从中体验到满足感。因为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