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nb.ifeng.com/a/20190701/7506223_0.shtml3月30日,“天才病”双相障碍——必须澄清的真相
今天是3月30日,周二,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同时,也是梵高的生日,梵高被认为患有双相障碍,他坎坷的一生也令人唏嘘,同时,双相障碍也被冠以“天才病”的称号。
这个疾病的诊断来源我们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人的精神活动的描述中,就有关于忧郁(Melancholy)和躁狂(Mania)的界定。
到了19世纪末,精神医学之父克雷丕林也对此有描述——我们熟知克雷丕林是因为他提出的“早发性痴呆”,也就是精神分裂症。克雷丕林也提出了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这个疾病就是我们现在双相障碍的诊断,在台湾地区,现在还是称其为“躁郁症”。
20世纪中叶,莱昂哈德医生发现情感障碍分为两种,有的在一生中只有抑郁的表现,比如兴趣下降、动力不足,这种就是单相障碍(unipolardisorder)。还有一种就是在不同的时间表现出不同的方式,有的时候抑郁低落、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有的时候活跃兴奋,表现出活动的增加、忙碌,这就是双相障碍。国际上,ICD和DSM诊断系统都称其为bipolardisorder(BD),因此,国内称为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的临床特征主要是心境不稳定、情感发作,这种情感的发作在我们个体的自然精神活动中是常见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体会到喜怒哀乐,体会到兴奋和失落,在不同情境下有情感的起伏,这在程度上比较轻,内容上也比较简单,所以不会有很大影响。
有一些人在性格特征上来说具有“环性人格”,精气神波动比较大,但是程度也不大。还有一些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抑郁或者躁狂,但是这种抑郁和躁狂的程度又达不到诊断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双相障碍”的标准,这种就是环性心境障碍。
所谓的双相障碍其实就是两大类,一个是双相I型,一个是双相II型。双相I型就是典型的双相,一些人在某些时候出现典型的抑郁发作,符合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包括时间和严重程度),另一段时间,会出现躁狂发作,是另一个极端的状态。I型和II型的区别就在于躁狂的程度是轻度躁狂还是躁狂,达到躁狂发作就是双相I型,它最典型的双相,而仅仅是轻度躁狂就是双相II型。
这样我们就做了一个简单的澄清,那么,临床上,一个病人可以先被诊断为环性心境障碍,之后如果出现了典型的抑郁发作和轻度躁狂,则可以改诊为双相II型;如果出现了典型的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则改诊为双相I型。如果双相II型在之后出现了躁狂发作,也可以改诊为双相I型。
但是,如果一个人最开始被诊断为双相I型,他接受了治疗,之后就不可能改诊为双相II型或者环性心境障碍,注意!这是一个单向的过程。
虽然我们说到双相障碍,一直在看抑郁发作、躁狂发作,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双相障碍的本质并不是抑郁,也不是躁狂。如果医生只看到病人的抑郁或者躁狂,那么很容易就会根据病人目前的情绪症状进行诊断,就会误诊为抑郁/躁狂发作或者焦虑、精神病性障碍,甚至人格障碍等等。所以双相的本质并不是抑郁或者躁狂,而是心境的不稳定性,要纵向地来看待这个状态的变化,这种不稳定性就是双相障碍的特征。
在年,美国精神医学会推出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那我们来看一下DSM-5与DSM-4中的双相障碍部分有什么区别?
在DSM-4中,双相障碍和抑郁症一起归到心境障碍的模块,但是在DSM-5中,对此做了一个很大的改变。DSM-5的疾病分类从神经发育障碍到神经认知疾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双相障碍和抑郁症都被列为了单独的两大类别。在双相障碍前一个的是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后一个的就是抑郁症,可以将双相障碍和抑郁症之间看做有一点联系,而双相和精分之间也有联系。从亚类划分来看,双相障碍保留了双相I型和II型、环性心境障碍,同时还有因为物质使用、躯体问题的双相障碍,另外,也包括特定的和非特定的双相障碍,这取代了DSM-4中“未定型的双相障碍”。DSM-4中就有这个问题,不太好定性的就用“未定型”来划分,就像一个垃圾箱,但是这对于病人来说是不合理的。从这个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双相障碍近年来更受到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