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堆子山一流浪汉患精神分裂症26年,遂宁民 [复制链接]

1#

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累了随地躺倒休息,饿了就在垃圾桶里翻捡食物……在过去的20多年里,遂宁市安居区中兴镇堆子山村村民王春(化名)都是这样生活的。

直到几天以前,同村的村民医院帮他办理残疾证,医院*总支书记、院长王勇得知王春的情况后,很是触动,第一时间安排工医院。

于是,一场炎炎烈日下的爱心接力开始了。

山坳里,那个举目无亲的男人

8月,正伏天的中午闷热,医院的工作人员驱车一个多小时后,前方就再也没有路了。顺着熊文云左手指的方向,是一个被杂草掩埋的斜坡,翻过这个斜坡,就是王春的家了。这里本没有路,20多年来,王春硬生生的将这里踩出了一条若隐若现的泥巴路。

王春的家是一个低矮的房子,约60平米,门外密密麻麻的堆砌着各种旧衣服,走进去以后,里面更是“别有洞天”:墙上贴满了海报,大多旧得已经看不清字,门框上挂满了各种金属配件,地上是一堆堆旧报纸和旧书……看到陌生人来了,王春不停地搓手,眼睛直视角落。但接下来进来的一个又一个村民,让王春稍微有些放松,小声的说:“你们坐吧!”阳光打进屋里,王春不停扇着扇子,但那份形单影只的孤独仿佛是阳光怎么都没法驱散的。

趁着这间隙,医院的工作人员从村民那里详细了解到了发生在王春身上的事。他出生于年,父亲在他8岁时去世了,他和母亲、姐姐生活在一块。原本平静的生活在年被打破。他的姐姐被人贩子拐卖了,王春几经打听,找到了那一伙人,本想和他们理论,谁料对方动手,一拳打在了王春的头上,毫无准备的他,脚一滑,头又撞到了石板上……此后,性格本就内向的王春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但人生轨迹还算正常。后来,在资阳市乐至县某美术学校毕业后,个子高高的王春决定去当兵,就在准备面试的头一天,他突然就疯了,要骂人,要打人。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病情稳定后,妈妈将他接回了家。

对于王春,希望才临,厄运又至。几年以后,母亲去世,举目无亲的他,生活开始一团糟……

一个病汉,成全村人的牵挂

这些年,王春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能简单的和别人进行交流,坏的时候嘴里不停念念叨叨,到处跑。有一次他跑到了成都,被在那里踩三轮的同村村民看到时,他正在路边的垃圾堆里扒拉着食物,脏得不成样子,衣服裤子也没有穿,村民将他送回了家乡。前些年,村上响应国家*策,给王春修了一栋60多平米的小房子,虽然名义上王春有了一个家,但因为病情原因,他依旧爱到处乱跑,爱捡东西回家,爱捡垃圾吃。

王春(化名)屋内堆满了捡来的废品

即便如此,王春在堆子山村的人缘却极好。“说起他,我们全村的人心里都不好受。”说这话的,是堆子山的老村长,今年已经68岁的段绪红。老村长说,从王春母亲去世以后,全村的人都特别照顾他,隔三差五给他端饭,整理他捡回来的垃圾。尤其是今年3月,村里的第一书记吕宗林上任之后,更是将王春的事列入了村里的大事,帮他办理一系列证件,每月固定给他送去30斤大米、5斤面条、2斤色拉油、8斤肉、一袋盐……这些年,堆子山村民就这样默默的尽全力照顾着王春,像照顾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王春能如此让堆子山村民挂念,也是有原因的。村民们都说,他除了说话颠三倒四,这些年从不打人、不骂人,他知道大家对他好,去村民家串门时,他都不会进屋,只在屋外的门槛上坐一会,就怕给别人添一点点麻烦,是个特别内向、特别好的人。

“哎!可惜了,可惜了!”对话中,老村长一遍遍叹着气,眼里还闪着泪。这些年的相处,让王春已经成了全村人的亲人,但也成了全村人压在心头的一座大山。“熟悉了解他的这一批村民年龄都越来越大了,现在我们还在,他还有个依靠,如果哪天我们走了‘走了’,谁来照顾他啊?他才四十多岁,未来的路还很长。如今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给王春找一个好的去处。”这是堆子山村民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揪心鸣求。

有一种温暖,叫民康带你回"家"

王春的情况不仅是堆子山村民的牵挂,也是医院*总支书记、院长王勇的牵挂。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他做点什么。”了解完发生在王春身上的事以后,也了解到堆子山村民的愿望,医院医院。因为王春的情况,医院早在之前就已经启动的“贫困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救助行动”。通过医保报销、低保、民*救助后,王春基本上可以实现“0负担”住院。在医院,他不仅可以接受专业的疾病治疗,生活上也全由医护人员照顾,医院还可以帮他养老。

医院工作人员接王春走的这天,老村长来了,村里的第一书记来了,村里的很多村民都来了,他们将王春和工作人员送到村口,还久久不肯离去,。烈日下,他们一遍遍弯下身子,向医院的工作人员说着感谢,就像医院是他们此刻所能够抓住的最后一线希望。

回医院的途中,王春依旧搓着双手,没有说话。医院的那一瞬间,医院的工作人员在他脸上看到了笑容。他小声的说:“这里好凉快!”

医院新院区

医院后的第三天,记者再次来到他所在的男性重性精神病区看望他,他穿着干净整洁的病号服,状态明显比来的时候好了很多,和别人说话时,他的眼神不再逃避,也能稍微正常的进行交流,脸上依旧笑着,他一直小声喃喃道,“这里凉快,有饭吃,还有这么多朋友可以在一起耍,比在外面好多了。”

医生耐心地与患者王春(化名)沟通

8月的阳光打进病区内,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孤单,那是希望,是家,是面前这个流浪了20多年的汉子新生活的开始。

相关链接:

我市多措并举

为特殊精神病患者构筑回家梦

在我市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中,有很多和王春一样的情况,他们无人看管,无钱看病,其中能够接受住院规范治疗的仅有10%——20%。为解决这些患者的就医瓶颈,我市推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使他们的住院医疗及生活得到了持续的保障。

“0负担”住院

年,我市民*部门给无能力的特殊精神病患者(低保户、五保户、流浪乞讨、肇事肇祸等)购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解决了这群人的基本医疗保障。除此以外,医院又和我市各级民*医疗救助共同兜底,承担了这部分人自付部分的治疗费用或生活费用,基本让他们实现了“0负担”住院。

优美的休息环境

为边缘人群造就一个美丽的“家”

年,医院新院区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病患的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基本能满足对弱势困难患者的收治。满眼的绿色、优美的环境、宽敞的明亮病房,为病人提供了舒适的诊疗康复环境。同时,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人性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里,真真切切是一个温暖的家。

▍全媒体记者:周雪梅范敏

▍编辑:李柳

▍商务合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