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20 17:10:00
“掐头去尾,过花摘酒”,听起来颇像传说中的武功秘籍,实际上说的却是白酒蒸馏过程中掌握酒度高低的传统技艺——看花摘酒。《本草纲目》中“面有细花为真”的记载,说明早在年前的明代就已经有了看花量度的方法,所谓“产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摘出好酒靠摘酒工,由此可见量质摘酒工作的重要性。量质摘酒,就是把酒头摘出后,边摘边尝,准确分级,从感观上来说,直接的方法就是“看花摘酒”。“看花”,即通过观察酒花大小、酒花滞留长短来得知馏出液的酒度高低;“摘酒”,是指在流酒时,蒸馏温度不断升高,流酒时间逐渐增长,酒精浓度由高逐渐降低的过程,把中、高度酒与低度酒分离。看花摘酒看似操作简单,但却绝非一日之功。恰到好处的把控、恰如其分的拿捏,凭的全是经验,靠的都是专注。白酒的酒精度不同,所呈现的酒花的大小不同,酒花滞留的时间也不同。看花摘酒就是根据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酒精含量的不同,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使其表面张力发生变化,在摇动酒瓶形成的泡沫(酒花)大小、持留时间(站花)都不同的原理来判断酒精度的不同。酒精产生的泡沫,因为其张力小而非常容易消散;但是在蒸馏的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不断降低,酒花消散的速度不断减缓。在同一时间,由于混合液中,水的含量不断增加,水的相对密度大于酒精、张力大、水花消散的速度也就越来越慢。在取酒的过程中,馏出的酒度的高低,主要靠经验去观察,也可以用专用的器皿。蒸馏液流入器皿中激起的泡沫称为酒花。开始流酒时的酒花大如*豆,整齐一致,清亮透明,消失极快,称为“大清花”,酒精度在65度—80度。酒度略低时,酒花泡沫较小,渐细碎,仍较持久,叫做“二清花”、“小清花”或称“绒花”,各地叫法不一。小清花酒度在58度—63度。随着酒花由“大清花”渐渐变成“二清花”“小清花”直至消失,酒度也从70度以上,逐步降到65度、62度、58度……到更低。在小清花过后的一瞬间,酒花会突然消失,之后所流的酒均为酒尾。而在没有酒花的那一瞬接的酒尾,就是“断花摘酒”。摘酒的准确原则是“掐头去尾”,而掐多掐少、掐早掐晚完全有赖于摘酒师的手眼功夫,凭的是懂火候、知分寸。蒸馏出来的白酒按流出的时间分为酒头、酒身、酒尾,三者的气味、口感都有极大区别:酒头有杂醇、高级醇、低级脂肪酸、醛类等物质聚集,酒味香浓、暴躁、劲大;酒身香味协调,酒精度数合适,属于精华原酒;酒尾含有大量乳酸乙酯等香气成分和高沸点的高级脂肪酸等成分,香味单薄,苦涩味杂。酒尾和酒头二次蒸馏后再摘取高度酒,循环往复。其酒花随酒度降低酒花越来越小。“看花摘酒”看似不过一项简单的技艺,但却蕴含着一代代酿酒人的传承,炉火纯青的操作更是日复一日的积累。这项简单的技艺,是匠人精神传承数百年的坚守。(声明:内容整理自网络,本账号所刊发稿件、图片均用于交流使用,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END-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