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某些地区有“贴秋膘”习惯,如摄入过多的肉类、海鲜等含有高嘌呤的食物,是痛风发生最重要的诱因。高嘌呤食物包括内脏器官(如肝脏和肾脏)、红肉(如牛肉和猪肉)、海鲜(如鱼、虾和蟹)以及一些特定的豆类(如*豆和扁豆)。在摄入过多的高嘌呤食物的情况下,尿酸水平可能会升高,从而增加患痛风的风险。
2、气温降低关节受凉受潮秋季雨水增多、空气潮湿,湿度增加可能导致体内尿酸的排泄减少,从而增加了尿酸结晶在关节中积累的风险,且秋季温度变化较大,夜晚更加凉爽,关节易受凉受潮,诱发痛风。
3、饮酒频率变高,引发高尿酸血症秋季天气渐渐寒冷,不少人喜欢喝酒暖身,酒精会干扰肝脏对尿酸的代谢过程,导致尿酸在体内的合成增加和排泄减少。这是因为酒精被肝脏代谢为乳酸,进而抑制尿酸的排泄。此外,酒精本身也是高嘌呤物质,摄入过多的酒精会增加体内尿酸的负荷。当尿酸水平升高时,尿酸会结晶并在关节中沉积,引发痛风的发作。
降尿酸药物
1、抑制尿酸生成
别嘌呤醇与非布司他均为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与别嘌呤醇相比,非布司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降尿酸作用更强,安全性更高,很少发生过敏反应;可经肝肾双通道排泄,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使用。非布司他有一个劣势,那就是长期应用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因此对于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则需要权衡利弊。相反,别嘌醇可改善伴高尿酸血症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皮功能和局部血流,可见别嘌醇可带来额外的心血管保护获益。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均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宜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而非苯溴马隆。
2、增加尿酸排泄
苯溴马隆则属于促尿酸排泄药,通过抑制尿酸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因此对于而对于尿酸排泄不良的患者则宜选择苯溴马隆,经研究,我国大部分高尿酸者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因此,苯溴马隆可能更适合我国人群。苯溴马隆的严重不良反应为肝*性,与其他药物如别嘌醇、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来氟米特等联合使用时肝*性发生率增加,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警示苯溴马隆的肝损害风险。苯溴马隆可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生率,对于合并尿路结石、中度肾功能不全禁用,治疗期间需大量饮水增加尿量,或碱化尿液,以避免尿酸结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