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分裂症”?我在网上查询了很多资料,也翻阅了很多书籍,很多都详细地介绍了到底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现在就对“精神分裂症”的理解,我想浅显地表达下我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几点看法。
简单来讲,“精神分裂症”就是一种以“思维障碍”为主的一种精神疾病。肯定有人想问什么是“思维”?在我看来,“思维”就是头脑中的一些想法,而“思维障碍”就是我们头脑中的一些想法出现的问题,与正常人有了明显的差异,就显得我们和正常人在外显的言语行为上有了很大的不同。
沈渔邨第五版《精神病学》中“精神障碍的症状学”是这么描述“思维”的。思维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它使人们不仅能反映由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的事物,而且能够反映出事物间内在联系。例如,我们在日常诊治疾病中,根据对病史的了解、症状的观察以及检查,然后在思考中与其他病例作对照,又与过去的经验相联系,就可以做出对疾病性质的判断。这种研究病情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思维”过程。思维障碍: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分为思维形式和内容方面障碍两类。思维形式方面障碍以联想过程的障碍为主的表现,如:联想过程加快、减慢、表象和概念之间的非规律的结合。思维内容的障碍则表现为妄想、超价观念级强迫观念等。
“精神分裂症”除了主要的“思维障碍”外,也会有“情感障碍”及“意志障碍”。一般情感方面,患者会表现情感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一般看起来就像是面部表情变化较少,人显得很呆滞,面部表情变化较为迟钝。意志力方面,“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被动、退缩,往往表现孤僻、离群。
除此之外,“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感知觉障碍”,平时我们说的“幻觉”就是“感知觉障碍”中的一种。
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出了问题,并不代表就是“智能”出了问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智能一般情况下是正常的,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长期症状控制不理想,精神衰退较为明显,长期与社会脱节,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智能也可能会出现衰退情况。同样,“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不存在“意识障碍”,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人一种不认识熟人的假象并不是“意识障碍”,而是往往是“思维障碍”的表现。
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愿意承认他们的体验源于精神疾病,而是常常将此归咎于他人不怀好意的行为,因此导致患者拒绝接受治疗。
(以上是我对“精神分裂症”的一些个人观点,如有不全,请多指正,本文主要参考文献:沈渔邨第五版《精神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