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左涛团队在《柳叶刀-微生物》(LancetMicrobe)上发表综述,揭示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和肠道稳态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肠道真菌群的失调与自身免疫、代谢、神经系统疾病乃至肥胖、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和癌症等都有关,该研究的影响因子系数高达86。
综述在LancetMicrobe上发表。
肠道真菌群与肥胖、糖尿病等有关
什么是肠道菌群、肠道真菌群?
人体肠道中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二者可统称为菌群)及病毒等,它们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刚出生的婴儿为例,其肠道可以视为“无菌”,从母亲乳汁中获取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肠道菌群,是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一步。在健康儿童的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处于优势地位,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过敏、改善便秘等。
与肠道细菌相比,只占肠道微生物数0.1%的肠道真菌群显得“不那么起眼”。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真菌群与肠道细菌群的协同,在人类健康和各种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左涛团队发表的综述,回顾了健康人群从出生到成年过程中肠道真菌群的组成与功能多样性。研究从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包括饮食、药物、年龄、遗传和免疫系统)、肠道真菌群在疾病和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它们与肠道细菌群对宿主免疫的协调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对肠道真菌群的基本组成和转化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明确了致病性、益生性和条件性真菌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以念珠菌为例,其会影响肠道细菌微生物组的组装和功能。肠道真菌、细菌和宿主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类免疫同源性的基础,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
该综述还提出,肠道真菌群的失调与自身免疫、代谢、神经系统疾病乃至癌症等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如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和阿尔兹海默症等。
最新研究有望指导临床
在未来,肠道真菌群有可能成为一种“健康指标”或者“治疗方式”,被用于疾病诊断、预后和治疗干预。
“我们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提高研究人员对肠道菌群在健康人群和各种疾病病理发生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解。”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综述主要从肠道菌群在健康人群中的作用、肠道菌群的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当前,基于微生物群的治疗方法正处于开发和临床实践阶段,而肠道真菌的相关研究结果并未得到充分应用。该团队认为,在靶向治疗时定向协同调节肠道真菌和细菌,有望提高临床疗效。
中山六院一直致力于肠道微生物的前沿研究。此前,该院科研团队曾在《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上发表综述文章,阐述肠道病毒和真菌在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不同疾病中的作用;还曾在国际微生物学顶级期刊Microbiome上发表综述,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描述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健康中国人的肠道古菌组特征及其与环境和宿主因素的关系,表明城市化对古菌的影响可能与人体健康有关。
钟哲
汤品洁
简文杨唐小雨
钟哲
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