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一天,我在主页上发布了一篇[《叛逆者》为照顾朱一龙演技弱,以四神抬轿策略,弥补其个性模糊]的文章,这篇文章一出,就捅了马蜂窝。大批朱一龙的粉丝便朝文章的评论区蜂涌而至,大家恨不能把小编给敲骨熬汤才肯罢休。甚至还有一些粉丝把小编之前发布的分析朱一龙演技的[《叛逆者》老戏骨、新势力,彰显演技万花筒,相爱相轧,新人突起]也翻腾了出来,指责小编是精神分裂症,对朱一龙一会捧,一会踩。
《叛逆者》封面粉丝评论截图甚至还有粉丝诬陷我是对家爱豆花钱请来专黑朱一龙的。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在我写朱一龙演技弱的文章时,你们骂我是对家雇佣的写手;那么,我之前那篇分析朱一龙演技的文章,是不是也受雇于你们这些小笼包呢?说真的,我倒是很希望某个明星能够出钱雇我给他写吹捧文章呢。可是这样的俏活儿,到哪儿去找啊?你们这些小笼包愿意雇我吹捧朱一龙吗?不用多给,每篇稿子块钱就行。
开始时的林楠笙好了,不逗你们了,说正事儿?关于前后两篇文章在态度上的不同,我已经在评论区里回答一些网友了,我把那段话复制过来“这正是该演员的演技输出过程,在小编审美视野中所留下的轨迹——高开低走。开始时,对他还有所期待,可是他后来的演技呈现越来越打小编的脸。林楠笙后来的表现,并没有呈现出我之前文章里所期待、所分析的个性状态。在个性呈现上,与其他配角们相比,他就是演技洼地。所以,就有了这篇被打脸后的分析和评论。”的确,在开播时,我的确给予朱一龙很大的期待。
复兴社上海区区长陈默笙并且,我在那篇分析文章里,对林楠笙的演技给予了一定的分析和描述,并且还是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给予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但那只是当时那个阶段林楠笙性格的横截面侧写。并且,严格点说,还算不上性格侧写,只能算是角色在不同时空的情感表现和本能反应的描述而已,注意,情感表现和本能反应≠人物性格。在文章中我倒是很希望我对林楠笙的期待能够成真,期待林楠笙后续的性格能有一个明显的成长。
顾慎言处长但是没成想,后来林楠笙性格的成长走向、发展路线,实实在在地打了小编的脸,没想到朱一龙的演技真的很弱。在他的演绎下,林楠笙的性格并不具备成长性,或者说林楠笙的性格成长不明显。现在都已经到了三十多集了,林楠笙的性格还像开始时那样正派、完美、纯洁、干净。其实,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太完美、太高大上、太杰克苏,对年轻演员来说,就是演技上的陷阱。
王世安站长林楠笙这个角色,如果换上其他经验丰富的演员来演的话,他绝对无法接受角色的过于完美、过于正派、过于纯洁、过于干净。演员这么塑造角色,那是杰克苏,是给粉丝们看的。你如果是演给观众看的,那么就不要让角色过于高大上、过于完美全能了。顾慎言、王世安、陈默群等角色之所以出彩,关键是这些角色的性格都有瑕疵,只有性格中有了瑕疵,才能形成性格构成上的反差、冲突、矛盾,而这些构成,才是角色性格的出彩之处。
三十集后的林楠笙如果剧本里的角色性格不具备这些瑕疵,那该怎么办?那就需要演员此时的导演型思维了,需要演员对角色进行二度创作时,适当加入一些引起性格反差和冲突的元素。比如,顾慎言性格中的对立与反差:表面上的伪装性格,老油条、老官僚;实质上的真实性格:老党员、老革命。王世安性格的反差与对立则是:表面上的自私平庸;实质上的奸诈残忍。而陈默群性格的反差与对立:表面上的正派干练,实质上的懦弱狡诈。
《情满四合院》封面和上面这些例子相比,林楠笙的性格显然缺少与上述例子相同的存在感和记忆点。为什么?原因就在于这个角色被编剧给写得太完美了,给写死了。第一集时是完美、纯洁、干净的,第三十集的时候,还是完美、纯洁、干净的。存在感和记忆点在哪儿呢?我记得何冰在谈《情满四合院》时说过,不要按照偶像的标准来塑造角色,而是要按照普通人的标准去塑造角色。不论什么样人物形象,首先他是一个正常人、普通人。
何冰在《情满四合院》中的表现只要是正常人、普通人,他就不会像佛爷、像神仙那么完美,特别是那些经过地下斗争的腌制与尔虞我诈的洗礼的人物性格,他们不可能是没有缺点和瑕疵的。可是,林楠笙就没有(小笼包们,赶紧去寻找林楠笙的性格缺点和瑕疵吧),三十多集了,他身上依然没有足以引发性格反差、张力与矛盾的缺点或弱点。其实,关键在于朱一龙的舞台经验不足,演技弱,没有体会或实践过:角色的出彩,源于角色的不足和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