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你啊!”
一个小男孩挥舞着胳膊,大声喊道,想引起我的注意。
以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小男孩,现在我看到他了。当我看到他的那一刻,我立即醒了过来。
梦里小男孩的形象依然很清晰,那声呼喊似乎还没有褪去。
天还没有亮,也不知道几点,房间里很安静,也很黑,但我的心却在此刻亮了起来。
因为过去几十年的人生,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否认和无视这个小男孩的存在。可以说我的命运就是这个小男孩在支配着。现在我看到他了,我就有了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
那天之后,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曾经的焦虑一扫而空。我通过这个梦得到了疗愈。
用梦境来疗愈内心并非新鲜事物。一百多年前,精神分析出现后,梦就被经常用来疗愈人们的内心创伤。
比如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他不仅通过梦治愈了很多精神病人,同时也治愈了自己。
荣格的母亲有精神分裂症,他自己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出现了精神分裂的症状。他用了一生时间去探索和疗愈自己,最终实现了自我超越。他创建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对现代心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精神科医师李孟潮博士在《自愈与成长:荣格的生命故事》一书中,通过荣格的30个梦,讲述了荣格自我疗愈的故事。这30个梦贯穿了荣格的一生,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特别的人物传记,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疗愈工具。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荣格?
在《自愈与成长》中,李孟潮博士在开篇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我归纳一下,主要是有三点。
1、荣格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当前我们面临的社会有类似之处
荣格于年出生于瑞士的一个乡下,这个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兴起。他成长的时间,欧洲正在进行工业化,工业化随后带来了城市化。人类社会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文明形态。
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人们的精神出现了很大的危机。由于欧洲传统文化没落,人们的心灵失去了依托,普遍出现了“空心病”症状。“空心病”是指人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陷入了迷茫,呈现出一种抑郁的状态。
当下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与荣格成长的环境非常类似,工业化浪潮席卷全国,城市化率迅速攀升,物质财富急剧扩大,但我们的内心却陷入了迷茫。社会普遍的焦虑就不必说了。北大心理中心曾经做过统计,入学新生中至少有四成存在空心病。
2、荣格的个人经历和我们有许多共通的地方
荣格是个内向的人,他出生在乡下,小时候就经历了家庭的搬迁,父母的分居。他在城里读的中学,发现同学的家境比自己优越,而且自己的数学始终学不好,加上精神问题,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荣格在婚后,也有过几次婚外恋。他和曾经的导师弗洛伊德闹决裂,一度陷入迷茫。
国人普遍内向,虽然不至于到精神分裂的地步,但很多人也同样经历了搬迁,父母不和,学习不利,婚姻危机等等。
3、荣格疗愈自身的方式和我们比较契合
为了探索和疗愈自己,荣格研究了大量中国文化,比如《易经》,以及佛家和道家的一些东西。荣格的作品中有很多这类内容,我们相对比较容易理解。
而荣格的疗愈方式以内省为主,他在日记中记录了很多自己的梦,并且对梦进行了分析。他通过这些梦来探索自己,从而达到疗愈的目的。这种方式和我们的传统比较契合。
二、为什么梦可以疗愈内心?
人类很早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