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孩子两三个月的时候,大便的次数突然减少了,由原来的一天几次变成几天一次,家里的老人会说没事,孩子正在攒肚,但是大家还会将信将疑,其实它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攒肚。
攒肚是什么表现?
到底什么是攒肚儿呢?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正常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内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
这些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人体吸收利用,与人共生共存。而母乳喂养儿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这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由于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很少而不能及时形成对直肠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攒肚”的。知道了这个道理,妈妈就可放心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
对于这种大便的状况还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宝宝攒肚的症状
1.满月前后出现连续几天不排便的情况。
2.宝宝一个月至两个月大期间,经常出现两至四天,甚至半个月不大便的现象。
3.通常情况下,此现象只会出现在宝宝1-2个月大这30天左右的时间里。
4.攒肚期间宝宝所排大便仍是正常颜色且无干结的软便。
5.攒肚时孩子排便状态无异常,也没有难受的表现。
注:其中,孩子的粪便是否为黄颜色且无硬结现象,乃是区分攒肚和便秘最主要的差异。家长要注意辨别这两者,不要随意给宝宝用治疗便秘的药物。
图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科学育儿达人)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