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上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凉爽的酸奶作为健康零食,然而,并非所有的酸奶都是“平等”的,如果买到“假”酸奶,你得到的可能不是健康,而是肥胖哟!如何判断一杯酸奶是否上乘品质,看这三点:
1、看产品种类或产品类型:含不含“饮料”或“饮品”两个字
这一项通常印在背面(一般和配料、营养成分表在一起)而不是正面。名称里如果带有“饮料”或“饮品”这些字眼,那么它绝对是假酸奶。酸奶饮料,包括酸性乳饮料、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等,是允许加水配制的含乳饮料,而不再是牛奶发酵产品。酸奶饮料和酸奶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别很大,它的营养大约只有酸奶的三分之一:蛋白质、有益菌的含量很低或几乎没有,而糖或脂肪,以及热量相对高。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酸奶饮料包装上可能会把“酸奶”或“XX乳”这些字眼标的很大,而“饮料”两个字很小,买的时候一定要看“产品种类”或“产品类型”这一项哦。
2、看营养成分表:蛋白质含量
营养成分表里找到“蛋白质”这一项,酸奶的蛋白质含量至少应达到2.4g/g(注:是每g,不是每盒),加了果粒什么的,也应达到2.3g/g,低于这个数值,算假酸奶。如果是给孩子或老人补充营养,最好选择蛋白质含量≥2.9g/g的酸奶,与此同时,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钠越少越好。当然配料方面也要仔细看(就是下面要讲的第3项)。
3、看配料:添加剂多不多
很多人觉得酸奶质地越黏稠,营养就越多,未必。吃起来很稠,也有可能是加了增稠剂/稳定剂呀。
增稠剂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它的功能主要是改善和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增强稳定性,并使食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增稠剂大概有30多种,最常见的是改性淀粉和胶类物质,比如黄原胶、果胶、明胶、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瓜尔胶等。这些增稠剂都可以算是“纤维”类物质,按安全限量使用,可以接受。
此外,酸奶常用的添加剂还有香精、色素、甜味剂,这些成分按规定使用,人体也可以正常代谢。甜味剂更为常见,包括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赛蜜等。其中阿斯巴甜一直饱受争议,虽然关于它是否致癌以及某些与大脑相关的疾病未算砸下实锤,但还是建议少吃为妙,毕竟就算无害,也没什么益处,还增加了负担。对于小孩,尤其要尽量避免给他们吃含人工甜味剂、香精、色素的食品,以免养成“重口味”(童年时期的口味对以后的饮食结构有深远的影响)。
总之,蛋白质越高越好,糖、脂肪、盐和添加剂越少越好。完全用生牛乳和益生菌发酵的酸奶(不加其他东西),味道可能没有这么好,但可以自己加些水果块进去,也很好吃的。最后,酸奶越新鲜越好,生产日期起十日之内食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