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多种临床补液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TUhjnbcbe - 2025/4/5 4:32:00
晶体液的特点与适用性

晶体液,其溶质为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穿越大部分毛细血管。这类液体对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的影响甚微。然而,晶体液的扩容效率相对较低,作用持续时间较短。当大量输注时,细胞外液中的液体过多,可能导致组织水肿和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即0.9%的氯化钠溶液,是临床上历史悠久且广泛应用的一种等渗晶体液。尽管其渗透压与血浆相当,但生理盐水与正常血浆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其氯含量较血清高出50mmol/L,且不含血浆中的钾、钙、镁等关键电解质。此外,生理盐水也缺乏维持血浆正常pH值所需的缓冲物质。因此,若大量输注生理盐水,可能导致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进而引发电解质紊乱。林格氏液(复方氯化钠林格液)在生理盐水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钾及氯化钙,经过精密配比,形成了林格氏液。其成分包括0.85%的氯化钠、0.03%的氯化钾以及0.%的氯化钙。相较于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在调节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方面具有更全面的效果,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替代选择。乳酸钠林格液在林格氏液中进一步添加乳酸钠,便形成了乳酸钠林格液,亦被称作哈特曼氏溶液。这种第二代等渗平衡晶体液不仅含有生理浓度的氯离子(Cl-),还因其含有的乳酸盐能代谢为碳酸氢盐,从而增强了体内的缓冲能力。这使得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酸中毒或具有酸中毒倾向的脱水患者。醋酸林格液将乳酸盐替换为醋酸盐,进一步演进为第三代等渗平衡晶体液,其显著特点在于其pH值维持在7.4。与乳酸不同,醋酸的代谢主要经由三羧酸循环,对肝脏和肾脏的影响相对较小。复方醋酸钠林格液

作为第四代等渗平衡晶体液,该溶液不仅继承了采用醋酸作为缓冲体系的优点,更在电解质配比上与细胞外液更为接近,从而能有效维护内环境的稳定。其中添加的镁离子,能够调控钙离子进入细胞并发挥其正常功能,同时还是酶的重要激活剂,有助于减少中枢系统易激惹、癫痫发作、反射亢进以及骨骼肌痉挛等症状的出现。值得一提的是,该注射液中增加的%葡萄糖,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而言,并不会引起血糖水平的升高。6.碳酸氢钠林格液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作为一种包含多种电解质的复方制剂,已成为最新的第五代平衡盐晶体液。其独特之处在于采用的HCO3-缓冲体系,这种体系的特点是代谢过程不依赖肝肾,而是通过呼吸进行,非常适合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液体治疗需求。

胶体

胶体液中的溶质为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无法自由穿越大部分毛细血管,从而在血管内建立起较高的胶体渗透压。胶体溶液的显著优点在于其维持血容量的效率高且持久。在自然界中,常见的胶体液包括白蛋白和血浆。

白蛋白

输注4%~5%的人血白蛋白后,血容量会相应增加,增加量与输注量相同。而使用20%~25%的浓缩白蛋白溶液,其扩容效果可达到4~5倍输注溶液的体积。值得注意的是,白蛋白能引发持久的血浆容量扩张,其血管内半衰期为9.小时。因此,在输注过程中,需确保蛋白质得到充分的水化作用,以确保安全有效。2.血浆

在临床上,新鲜冰冻血浆因其包含单位原血中的全部凝血因子及其他重要蛋白而广受青睐。然而,需明确的是,血浆制品并非理想的蛋白质或营养来源,且不适用于扩充血容量。3.羟乙基淀粉(HES)羟乙基淀粉,一种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过羟基化工艺制成的人工胶体液,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6%HES最为常用,其渗透浓度约为mmol/L。每输注L的HES,可以使循环容量增加至毫升,并且这种扩容效应可以持续4至8小时。4.右旋糖酐右旋糖酐在临床上常分为右旋糖苷40和右旋糖苷70两种剂型,这两种液体在扩容效果以及对微循环的影响上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右旋糖酐具有一定的抗原性,因此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其发生率约为0.03~4.7%。在给药过程中,初始几毫升应缓慢静滴,并严密观察5-0分钟,一旦出现寒颤、皮疹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对于过敏体质者,使用前应进行皮试以确保安全。5.琥珀酰明胶

琥珀酰明胶,作为一种动物蛋白质,在临床上常以4%的浓度使用。其扩容量与输注量相当,作用可持续2-3小时。由于其黏稠度与血浆相似,琥珀酰明胶能够有效地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并改善微循环。尽管大剂量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但它对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甚微。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种临床补液方式的比较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