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几天,胖豆和胖豆爸可太快乐了。
两个完全没有文艺细菌的人,居然一唱一和的说爱上了北京这绵绵不断的江南阴雨天。
他俩的快乐我懂,不就是下雨了,早上就不用跑步了么。
跑步是有多难?才会让人靠祈雨度日。
我说,你们至于嘛?没听说生命在于运动么?
胖豆说,妈妈,我觉得这话不对,应该是生命在于静止!
What?
因为你看乌龟特别长寿,它每天都趴着储蓄能量呢,这应该是它长寿的秘诀。
我说,运动其实是一种享受,你们要用心感受。
胖豆爸说,老婆,你知道的,我一直不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
胖豆看他爸的眼神瞬间有了看灵魂搭档的惺惺相惜:
妈妈,我跟爸爸一样,也不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
所以,他们是在怪我了?!
是我贪念太重,好好的心宽体胖、一运动就冒虚汗的老公和儿子不知道珍惜,非要拉你们强身健体。
明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为啥我那么想不开,非要累人累己的强拧!
2
我儿子不是体育那块料,打在娘胎里我就知道。
当孕友们整天苦恼胎动频繁,宝宝过于活泼时,我的眼前,总会拉出一条黑线。
低头摸摸我的宝宝,他很少动,至少动得不明显,以至于我不能准确得捕捉到他。
要不是他偶尔发发神经,在我肚子上鼓起一个缓慢悠长的大包,我都有点惊恐是不是胎停育了。
我一直也分不清,他刷存在感,告诉我“宝宝在呢”,到底用的是头,还是屁股。
生下来之后,他的大运动、小运动总是会远远滞后于同龄孩子。
都说三翻、六坐、八爬。
胖豆9个月了,才第一次吭哧吭哧地翻身成功了,我们全家跟傻子似地站在床边鼓掌,手都拍红了,完了还互相摇着胳膊激动得不能自已。
那场景,光拍我俩特写,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儿子拿了奥运金牌呢。
爬,他小时候压根就没学会过。
我记得每回金宝贝彩虹伞那个环节,孩子们都会激动得一爬而上,只有胖豆急得转身,往后退到伞下,没错,他先抵挡的永远是屁股。
他学了两年篮球,一个裆下过球,我就几乎没见他成功过。
踢足球当替补,队服鞋子装备我们每回置得很齐全,但他每回上去几分钟,连球都没碰到过,就又被替换下场了。
别的孩子踢的是球,他踢的是寂寞。
一年级跳绳考试,别的孩子跳多个,他跳68个;
最早,仰卧起坐一分钟人家做40多个,他做得面部表情都扭曲了,才做18个;
短跑成绩到刚刚结束的四年级期末考,依然是全班倒数。
如此感人的体育运动天分,我是不是该听胖豆爸的劝,“莫强求”,全家一起躺平了。
作为我自己,我愿意躺下,但作为胖豆的妈妈,我不能。
我从来都不是什么爱运动的元气妈妈,我曾经也是喜欢窝在沙发里追剧、看书、刷小说的自由散漫女人。
是因为胖豆,我才慢慢变成了一个在邻居眼里爱运动,超级自律的妈妈。
3
胖豆不爱运动,却很好动。
看起来很矛盾对不对?
但就是如此,他不爱且不擅长任何运动,但是手脚永远不会闲着:
幼儿园从来不午睡,强按在床上,就把床板抠得全是指甲印;
上课手里不玩橡皮就是铅笔;下课楼道狭窄,他就是喜欢来回穿梭;
因为这两项,他一二年级没少被老师批评投诉。
在家也是,明明在书桌前学习,我只一个转身,他已经窜到窗台上倒挂着了。
爷爷有个暑假来小住了大半个月,看他每天不停的晃来动去,脑袋仁儿疼,很正式的跟我们说,我怀疑他有多动症,你们最好带他去看看。
胖豆平时大耳朵,这次那么小声的背着他说话,倒是被他听得真真切切。
我们再管他别乱动,他总会理直气壮:我爷爷说了,我有多动症,我控制不住我自个儿。
我们确实带他去找协和心理专家看了,多动症,不是。
建议我们,感统失调,要练;精力过度旺盛,也需要消耗。
与此同时,随着他长大,他的自尊心慢慢起来了,他不在意别人说他胖,但他在意同学叫他“小肥猪“,因为好动被老师批评时,他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没脸没皮,他也会为体育考试老是倒数而沮丧,不开心。
他说他想改变,我信。
他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帮他还有谁能帮他呢。
我跟他约定好:
我们不急于求成,不能什么都想要,我们每半年就搞定一个项目就行了,尤其是假期,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来,这是突破练习的最好时机。
后来的事儿,很多看过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了,我以为要半年,实际上,从每天个绳开练,到每天-个,我们用一个月就突破了,而且已经坚持一年了。
详见:《从每天个到个:跳绳开挂,我们只用了一个月!》
寒假是仰卧起坐,去年他的水平是35个/分钟,他暑假前期末仰卧起坐的成绩是49个(满分)。
这俩攻坚阶段,都经历了他和我都想放弃的阶段,但总是被我咬牙“再忍一次吧”抢救了回来。
难么?当然难!
我陪跳绳的时候也喘,也两眼发白,也浑身难受,现在练长跑也一样。
但我知道,只要我放弃了,他就会坐实了自己的体育无能,他会就此稳稳地呆在体育成绩倒数地位置上,不再挣扎,因为他会说,努力了也没用。
最后的事实证明:勤学苦练+方法得当,运动“废材“也能有春天。
这两个练出来后,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
我知道长跑现在又到了同样的攻坚阶段了,我知道,咬咬牙,就跨过去、练成了,我不会也不能退。
4
体育容易形成链式反应,只要开始练一个项目,且练成一个项目,就会练许多项目。
关于这一点,很多健身的男同事也是这么说的。
体育锻炼,表面练出来的是体育技能、是强建的体魄,真正的内核练的是自律,是意志。
人的本性都是喜欢舒适的,想让孩子主动喜欢、自愿选择去练习吃苦,概率很低。
不只体育锻炼,学习也一样。
主动勤奋好学,不贪玩的孩子毕竟是极少数报恩娃。
我们如果一味尊重孩子的意愿,喜欢就做,不喜欢就不做,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没做。
而只有想方设法的带他坚持做下去,引领孩子体验到获得感的快乐,他会觉得这种感觉也挺好,值了。
练跳绳的过程中,哭爹喊娘的是胖豆,但突破每天个,个/分钟的时候,期末考试跳绳拿了分(有20分加分)的时候,无比自信臭屁的也是他。
体育的真正乐趣,是先苦后甜,先熬过乳酸堆积,最终迎来大功告成的成就感以及快乐的多巴胺。
强扭的瓜未必不甜,或有回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