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夫妻要孩子的年龄,越来越晚了。
每次提到高龄生育,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高龄产妇。对于女性而言,生育年龄的确有门槛,因为女性有“月经”这个显著标识,一旦停经后就不会再怀孕了。网上有太多关于“高龄产妇”的文章,大家总是在劝女人要早点生娃,指责高龄妈妈不负责任……
高龄妈妈背后,往往有更高龄爸爸。然而,很少有人提到高龄产“父”,也就是高龄爸爸的问题。而在某些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有“老来得子”的情节,似乎男人无论到多大年龄,对生孩子都没有影响。
因为女性在孕育过程中,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责任,所以人们才会把焦点都集中在孕妇身上,从而忽略了父亲的影响。其实,很多风险都是妈妈一个人在“背锅”,让高龄爸爸置身事外,毕竟父亲要给孩子提供一半的染色体。
《自然》期刊上有一篇论文,主要对父母子女进行基因组测序,分析子女身上一些新突变到底来自父亲,还是来自母亲。结果显示,来自母亲的新突变数量每年增加0.37个,来自父亲的新突变每年增加1.51个,父亲的新突变产生率比母亲还高。
男人多少岁才算“高龄父亲”?
美国生殖医学会定的标准是40岁以上,而45岁以上的高龄父亲,带来的风险尤其明显。一般我们定义23~35岁的男性,生育质量最佳;35~45岁的男性,生育质量一般;45岁以上的男性,生育质量较差。
男性45岁以后,生育能力明显下降,即使女方依然年轻,男方年龄大的情况下,妊娠时间也会显著延长。男性生育能力下降,一方面是年龄增长以后,雄激素水平下降,性欲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青春期后,每次精子干细胞分裂,都会累积有害突变,导致精子质量下降。
当父亲年龄超高时,即便是做试管婴儿,成功率也会大幅度降低。
高龄产“父”的6个隐患
1、孩子夭折几率增加
欧洲的科学家在10万名儿童中做过一项研究,高龄父亲所生育的孩子,更容易患有先天性缺陷和相关疾病,从而增加了早期夭折的几率。
2、容易引起孕期高血压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丈夫年龄在35~45岁之间的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的几率,比丈夫年龄在23~34岁之间的孕妇高24%。丈夫年龄如果超过45岁,妻子患妊娠高血压的几率,将增加到80%。
3、孩子患精神分裂症几率增高
美国学者研究了9万人的相关资料,发现45~49岁的男性所生的孩子,患精神分裂症的几率,是25岁的男性所生孩子的两倍。26.6%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父亲生育时年龄偏大造成的,而与母亲的年龄似乎关系不大。
4、导致孩子智商低
父亲的年龄越大,孩子在智力检测中的表现就越差。澳大利亚科学家对3万名儿童的医学档案进行审查后发现,25岁男性生育的孩子,在智力测试中,比50岁男性生育的孩子要高3分。
5、孩子容易患自闭症
英、美科学家研究了10万名儿童,这些孩子出生时父亲都年过40岁。调查发现,这些孩子更容易患自闭症,与29岁之前生育的父亲相比,40~49岁生育的高龄产“父”,孩子患自闭症的几率是前者的5.75倍。
6、容易生下丑儿女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研究指出,年龄较大的男性所生育的婴儿,容易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样貌丑陋。男性虽然一生都会制造精子,但生产精子的细胞会退化,逐渐失去准确复制DNA的能力,遗传的基因容易出错,进而影响子女外貌。
但是,相比整个胎儿的发育环境“母体”,其严重性自然比不上高龄孕妇。
为了尽量避免这些隐患的存在,高龄爸爸若想生育,一定要积极备孕:
1、保证饮食均衡营养
首先是饮食均衡,不可以每天胡吃海喝,一天三顿饭尽量规律。其次就是营养的摄入,尽可能的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深海鱼虾、大豆、瘦肉、鸡蛋等。
2、马上减肥,远离肥胖
肥胖可以说没有一点好处,而且还会阻挡备孕的道路。肥胖的体内会存在很多有害物质,有些致癌物也会在脂肪中找到。肥胖的男性出汗多,对睾丸也是一种威胁,不利于健康精子的存活。
3、强健身体,适度运动
坚持每天做户外运动,对提高身体素质有很重要的意义,爱运动的男性精子更活跃。每天坚持做运动的男性,患感冒的几率大大降低,能显著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下一代好处众多。
4、远离抽烟和酗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和白酒都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如果要备孕,必须提前三个月戒掉烟酒,因为精子的生长周期是90天,为了下一代的健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
5、远离高温和辐射环境
尽量不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比如厨师、冶金工业、户外电焊等,另外就是不要穿紧身牛仔裤,运动裤就是不错的选择。避免进入有辐射的区域,更不要在有辐射的区域内工作,为了备孕可以提前半年转行业。
6、做好孕前检查
高龄产“父”主要做:精液常规检查、慢性疾病筛查、传染病筛查、TORCH筛查(影响胎儿发育的感染病),保障自己的精子质量第一。
目前,我国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率在10%左右,也就是说差不多10个男性中就有一个被绊倒在备孕路上,赤裸裸的现实为我们敲响了健康的警钟,也提高了对男性生育力的重视。大家不要总是去指责高龄妈妈,高龄爸爸也应该承担一半的责任。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要孩子一定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