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我国高尿酸患者人数已经高达1.7亿。
并且,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上升。
血液尿酸值长期偏高,会析出尿酸结晶,一旦在关节、骨骼处沉淀,会引发关节肿胀、疼痛,诱发痛风。
睡觉时一旦出现4种异常,八成尿酸飙升,警惕痛风上身。
异常1:夜尿增多
尿酸的排泄主要是经由肾脏完成。
一旦尿酸长期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尿液的正常排泄,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的症状。
特别是夜晚,夜尿增多,尿液颜色较深,一定要警惕。
异常2:腰痛难忍
夜晚睡觉时,血液流速较慢,尿酸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堆积在肾脏,便容易导致肾结石、肾绞痛等,危害肾脏健康,进而导致腰部容易出现疼痛。
异常3:口渴困倦
如果经常性的出现口渴难忍,并且大量喝水后还不能缓解,很有可能是肾脏在求救。
过高的尿酸,会损害肾脏机能,影响肾脏排毒,从而导致身体困倦口渴。
异常4:水肿严重
当尿酸结晶堵塞肾小球时,肾脏对水分的代谢出现异常。
过量的水分不能正常的被过滤、排泄,会导致身体水肿严重。
尿酸的形成除了身体本身的代谢外,还有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吃出来的尿酸
1、海鲜
大部分的海鲜都属于典型的高嘌呤食物,长期摄入会代谢出大量尿酸,提高血液中尿酸含量,诱发痛风、肾衰竭等疾病。
2、内脏
众所周知,尿酸高的人,一定要少吃嘌呤含量过高的食物。
而动物内脏,包括肝、肾、脑、脾等,都是高嘌呤食物。
这些食物,往往还含高脂、高胆固醇,所以,经常吃动物内脏的人,尿酸一般都会很高。
喝出来的尿酸
1、浓肉汤
肉汤中,嘌呤含量,往往比吃肉更高,并且,肉汤中油脂含量较高,容易导致代谢异常。
并且汤汇总一般都会加入各种调味料等,盐分太多,也不利于盐分的外排。
所以,生活中,浓肉汤要注意少喝,还有火锅汤等都少喝。
2、果汁
果汁的嘌呤含量比较低,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感觉是很健康的饮品。
实际上,也会加重痛风。
果汁中含嘌呤低,但含果糖很高,果糖在体内代谢分解,会直接产生尿酸。
若摄入过多的果糖,还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造成胰岛素抵抗,引发并发症。
3、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代谢出大量的乳酸。
而乳酸非常顽皮,会抑制尿酸的代谢,导致尿酸在体内残留时间过长,增加尿酸结晶形成的几率。
只要含有酒精,不论是白酒,还是啤酒、红酒等,还是含酒精饮料,都不利于尿酸的控制,尽量少喝。
日常降尿酸,坚持一补、二少、三动,尿酸蹭蹭往下降。
一补:补充黄酮类化合物
缺少黄酮类化合物是尿酸盐形成的重要因素。
体内黄铜类物质含量过少,会加速嘌呤代谢尿酸的进程。
而一旦尿酸值过高,就会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软组织和肾脏中,导致关节肿大,引发痛风。
补充黄酮类化合物,说白了就是补充抑制尿酸盐形成的物质。
黄酮类化合物丰富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椰菜等深色蔬菜、番茄等。
除了吃以外,还有一些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材,我们可以泡水喝,像薄荷茶、乌龙茶、玲珑菊等,坚持饮用,也能抑制尿酸合成。
二少
1、少久坐
久坐会导致体内水钠滞留,易引发水肿而导致血流不畅,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出。
长期久坐人群,如:办公室人员、长途司机等,活动量较少更易得高尿酸青睐。
2、少憋尿
尿酸高的人,如果长时间憋尿,体内的尿酸,就不能随尿液排出。
长时间在体内堆积,容易以尿酸盐的形式析出,沉积在肾脏,诱发肾脏病变,增大慢性肾衰竭的风险。
三动
1、动脚腕
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有一处穴位三阴交穴。
经常按摩此穴,能够调理脾胃。
而痛风与脾胃功能异常有关,所以时常按几分钟,能够治疗痛风。
2、动脚趾
在大脚趾趾根底部的横缘,和竖缘交叉点的位置,有一处穴位,叫做隐白穴。
每天按摩此穴,3-5分钟左右,可以加速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尿酸流动,防止尿酸沉积。
3、动全身
尿酸高,痛风者,一定要注意迈开腿,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这样,不仅有助于消脂减重,预防改善肥胖,还有利于预防痛风。
注意:切莫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升高体内尿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