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亲朋好友: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
说实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莫名的特别畏惧死亡,说畏惧实在是有原因的,可是也因为畏惧,生命才有了灵动,我因着畏惧于春时踏青,夏时弄花,秋时醉月,冬时赏雪。人生命里变故太多,生命枯萎也是一时倏然,就好像我们晨间踏上旅途时还身体康健,傍晚却又已气息奄奄。当死亡之神来临,我们要做的,只是坦然接受罢了。
人生本就是这样,我们轻轻的来,轻轻的离开,世间带走的是我们的躯体,带不走的,是我们来过的痕迹…
回顾这冗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一件件细碎的事、此刻竟填满我的脑海,恍惚迷离。
记得自己八岁时,困惑于钟表顺逆时针,总算不对光阴的流逝,也并不在乎分分秒秒的可贵。
十八岁时,高考失利,真正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也因此开始探索人生的角色,守着安静的沙漠,等待着花开。
二十八岁时,研究生毕业两年,我已经体会到甜苦参半的实习阶段,并遇到了共度余生的他,决定彼此鼓励,携手稳定事业。
三十八岁时,先生外出工作,一对兄妹共入学堂,我在家中用了喜欢的洗发水,散着蓬松的头发,穿着柔软的睡衣,听着音乐,慢悠悠地叠孩子们的衣服。
四十八岁时,一家人围炉而坐,我静静望着先生,他正悉心教导孩子功课,女儿品学兼优,儿子彬彬有礼,不知怎么,一霎那我觉得幸福亦便如此。
五十八岁时,两个孩子在北京读书,我和先生去日本旅游,两人衣着冲锋衣,眺望富士山,并拍下了三十周年结婚纪念日的照片。
六十八岁时,七点半自然醒,风铃响起又是一天,每个路口花都开在阳光里,小店门前传来好听的恋曲,人来人往满是善意。
七十八岁时,儿子小两口带着孙子孙女回家过年,餐桌没让孩子布置饕餮盛宴,我和老伴在厨房烧些家常菜,屋外炊烟袅袅,屋内春节联欢,我庆幸这年味仍存啊。
八十八岁,可能、等不到了…
像有时求而不得,未必是坏事;一辈子太过完美,反而显得不真实,若删除人生中的任何一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说来羞愧,年少时我总觉得自己像个精神分裂者,像个坏人,像个神经病,一边要压抑自己悲观的情绪和想法,一边让自己开朗活泼人见人爱。年纪大了些,便开始放慵自己的情绪,觉得,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不会如履平地,生活当然也有阴暗,它包括亲人的离世,生活的繁琐,工作的瓶颈,它们随时会将我拖入泥泞,痛苦不堪,但悲痛存在的意义不就是让我们更加坚强吗?想明白这一点,一辈子也算顺畅。
在这里,我想对曾经对不住的亲朋好友说声抱歉,原谅我一时混沌执拗与不知事理;对儿子女儿说声珍惜,你们要理解孩子的压力与突如其来的烦躁;对孙辈们说声坚强,无论你们成长中遇到多大磨难,别否定自己,你特别好,特别温柔,特别值得。
像杨绛先生曾说过:火萎了,我也该走了。我真的要走了,在我走后,请在我的墓碑上刻下“一生努力,一生自律,得到的都珍藏,得不到的都释怀。”谢谢大家一路陪伴,遥某,就此告别。
(此文属于设想,目的是对照现阶段的自己,看看是否成为自己理想的人,也是想表达当有一天你离开这个世界,愿回忆里尽是美好,毫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