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年仅19岁的山西洪洞少年景希珍奔赴朝鲜战场,任务是给大名鼎鼎的彭德怀担任警卫员,能与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共事,让景希珍是惊喜不已。
少年人的心思,怎么能瞒得过彭德怀身边的老人?彭德怀的老警卫员甄友才见景希珍很心急,便问道:“想见见他?”。
景希珍是连连点头,见状,甄友才让景希珍跟着自己进彭德怀的指挥部,进门前,还嘱咐景希珍:“他不问你话,你也别吭声!”。
说罢,甄友才轻手轻脚进去给彭德怀倒水,景希珍就站在门口,好奇张望。
说是指挥部,却简陋至极,彭德怀的“办公桌”,是由几个木头箱子垒成,寒彻骨的冬日,也没有取暖设备,从墙壁缝隙,冒出一股股白雾。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彭德怀专心致志地低头看文件,景希珍怎么也没想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办公!
正当景希珍仔细打量彭德怀指挥部时,彭德怀突然抬头看了他一眼,粗重的眉毛下,目光如电,把景希珍狠狠吓了一跳,似乎文件的内容,让彭德怀有些生气,又有些忧愁。
因为景希珍比原定报道的日子来的晚,彭德怀便向他询问缘由,景希珍开始说明原因。
景希珍,山西洪洞人,出身贫寒农家,年,解放战争打响后,16岁的景希珍报名参军,在三晋大地与阎锡山的部队展开战斗,从小兵迅速成长,到解放太原时,已担任排长一职。
新中国成立后,景希珍调到第一野战军,并进入教导团学习,毕业之后进入兰州军区,担任参谋。
后来,景希珍接到通知,说是调他到国防部办公厅,要他到北京报到,临别之际,首长交给他一封信,让他交给陈赓将军。
到北京的路上,景希珍第一次坐飞机,结果飞机在西安加油时,懵懂的他以为已经到了北京,就下了飞机,四处寻找陈赓将军,结果可想而知。
幸亏地方军区帮助,景希珍这才坐上前往北京的火车,找到了陈赓,然后才奔赴朝鲜战场。
听完景希珍的解释,彭德怀是哈哈大笑,称赞道:“看得出来,你是个老实的小伙子,他们给我派了个好兵!”。
令景希珍没想到的是,从到彭德怀身边,命运就将他们二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一联系,就是整整16年。
年,志愿军刚刚奔赴朝鲜战场的时候,正是朝鲜战争最艰难的时候,在美军的强势进攻下,战火几乎蔓延到鸭绿江边,身为总司令的彭德怀,压力有多达,可想而知。
为了更好的指挥作战,彭德怀几乎不离开指挥部,几天几夜不合眼,更是常有之事,疲惫到极点的时候,彭德怀就在指挥部的行军小床上睡会儿。
即便是睡着了,手里依旧握着手电筒和放大镜,随时准备工作,醒来的第一件事儿,便是问身边的景希珍等人:“有没有人来过?”。
为彭老总身体考虑,除非特别紧急的事儿,不然不许景希珍他们唤醒他,起初,彭老总还觉得奇怪,怎么会没人来?当知道实情后,便开始教育景希珍他们:“解决问题,需要自力更生!”。
从那之后,彭老总总是出去“透气”,希望可惜保持清醒的头脑。
战场之上,危险至极,即便是志愿军司令的指挥部,也有受到敌机轰炸的时候。
一次,景希珍正防空洞,没听见空袭警报,当同志们匆忙跑回防空洞,景希珍才发现不见彭老总,拔腿就向洞外跑去,直奔彭老总小屋。
等到了屋里,却见彭老总正躺在床上,专心致志看文件,对外面发生的事儿,是充耳不闻。
见状,景希珍和另一位冲到彭老总住处的同志,立即连拉带拽,将彭老总拽出了屋子。
他们刚刚离开,一梭子子弹就打进了屋内,彭老总刚躺着的行军床上,被打出了几个洞,彭老总见状,笑着道:“今天不是你们几个把我搞进洞,我就去见马克思了!”。
听闻此事后,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是心惊不已,嘱咐景希珍等人,离开彭老总一步,都要给另一个同志交代,看着他!
年,彭老总回国,作为彭老总的警卫员,景希珍也跟着回国,依旧负责彭老总的安全。
3年未见,最担忧的,便要数景希珍的老父亲,听说儿子从战场回来,老父亲不辞劳苦,从洪洞赶到北京,去见儿子。
因为是彭德怀的警卫,工作属于高度保密,在车站接到父亲后,景希珍便把他送进招待所,自己回到彭德怀身边,继续工作。
也不知怎么的,景希珍父亲到来的消息,便传到了彭德怀耳中,虽然一个是领导,一个是警卫,但三年的生死与共,二人的感情,根本不能以身份论之,于是,彭老总找来景希珍,说要与妻子浦安修一起,招待景希珍的父亲。
此举,让景希珍是受宠若惊,但景希珍做的是保密工作,而父亲,只是一个乡下普通农民,他害怕父亲进了中南海,会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景希珍是农村出来的,为人朴实,不太会表达,给彭老总解释的时候,竟然说了一句“父亲是农村来的!”。
这话,让彭老总听得很不高兴,对景希珍道:“小景啊,你不能忘本,我们都是农村来的,都是农民养大的……让他来永福堂,咱们唠唠!”。
在彭德怀夫妇的热情招待下,景希珍的父亲,度过了一次难忘的北京之行。
除此之外,景希珍找媳妇,彭德怀也给了大力帮助,景希珍的妻子张玉兰,也是山西人,当收到女孩来信时,没度过什么书的景希珍发愁,不知该如何回信,彭老总得知情形后,鼓励景希珍大胆写情书,而且,自己还亲自帮忙修改。
在彭老总的鼎力支持下,景希珍与张玉兰喜结连理,婚后生育好几个儿女。
对于彭老总,景希珍是感激不已,报答的方式,便是生死相随!
年,庐山会议召开,彭老总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发表了一点自己的想法,结果遭受无妄之灾,被免去国防部长职位,也是这时候,他老人家搬出了中南海,迁到了吴家花园。
在彭老总身边将近10年,彭老总什么样的人,景希珍怎么会不知道?在彭老总失意之后,景希珍带着妻儿,毅然决然地搬进了吴家花园。
当时的景希珍已经有了孩子,彭老总没事儿的时候,便会逗弄景希珍的几个孩子玩儿,这给了彭老总不少欢乐。
后来,彭老总到了四川,担任三大线副总指挥一职,景希珍又跟着彭老总来了四川。
当时的景希珍已经35岁,以他的资历,完全可以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彭老总也对他说:“小景,你要求一下,去连队锻炼锻炼,或者去学习,在我这里会妨碍你以后的前程!”。
此时的景希珍已经跟着彭老总15年,不是父子生死父子,听彭老总这样说,他落泪了,哭着道:“我愿意跟您一辈子,不管发生什么情况,跟着您的决心,绝不动摇!”。
年,浩劫来临,彭老总也迎来人生至暗时刻,被人“请”回北京。
当时正是寒冬,彭老总被带走的时候,连御寒之物都没带,这让景希珍和秘书綦魁英心痛不已,当彭老总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时,二人拼命挤上火车,暗中保护彭老总。
在车厢看到这两位忠诚的部下,彭老总是泪流满面。
年,景希珍收到彭德怀的信,让他送一些牙膏、肥皂、换洗衣物等等生活用品,接到信的景希珍,立即联系生活秘书雷文,让她给彭老总送去……
因为是彭老总警卫,景希珍也受到牵连,他被分配到四川工作,在资阳县担任武装部助理员、副部长、政委等职,他的妻子,也在这场大难中患上精神分裂。
年11月,彭老总在屈辱中离开人世,享年76岁,他离世后被火化,骨灰则化名“王川”,保存在了四川一家殡仪馆中。
年,彭老总沉冤昭雪,组织为他开追悼会,幸亏浦安修的好友知道情况,并告诉了浦安修,这才找到骨灰,得知这一情形的景希珍和綦魁英,立即担负起护送骨灰回京的重任。
当看到骨灰的一刻,景希珍和綦魁英二人是抱头痛哭,从年到年,景希珍整整陪伴了彭老总16年,感情之深厚可想而知,如今老上司终于正名,可惜已经离开人世,景希珍心中的悲苦,可想而知。
年,景希珍调回了北京,先后担任解放军总参检察院副检察长、总参离职休养干部管理处政委等职务。
退休之后,他把自己与彭老总之间的故事,整理出来,先后出版《在彭总身边》、《跟随彭总》,以供后跟人更好了解彭老总性情。
年7月,景希珍离开人世,享年80岁。
离世之后,老战友迟浩田、綦魁英、赵凤池(彭老总司机),彭老总的侄女彭钢、左权女儿左太北纷纷前来送别,场面感人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