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老年重症病例之六新冠病毒感染遇见营养不良
TUhjnbcbe - 2025/7/22 16:52:00
王家怀北京中科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5890445046028094&wfr=spider&for=pc

当新冠病毒感染遇到老年基础疾病,慢病瞬间翻脸,急症凶猛袭来!稍纵即逝的救命机会你是否能够牢牢抓住?老年重症不是仅仅针对单一的病症,而是解决老年患者的身体、功能、社会、心理等综合问题,经常存在治疗矛盾;那么,怎样通过病因及生命支持治疗,确保患者存活并恢复一定的功能状态?

老年重症病例之六:

新冠病毒感染遇见营养不良和低T3综合征)

典型临床案例(老年医学博士生李琛提供)

患者男性,90岁,因“发热、咳嗽7天”入住老年医学科病房。患者曾多次在我科住院,诊断:1.重症肺炎代谢性脑病2.帕金森综合征多系统萎缩可能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型心功能II级4.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组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6.中度贫血7.蛋白质缺乏型营养不良8.陈旧性脑梗死。年12月23日患者出现发热、咳嗽,最高体温达39.5℃。应用抗病毒、布洛芬等抗炎治疗,体温有所下降。患者既往有帕金森综合征、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8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53mmHg,SpO%。营养差,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被动卧位,神志清楚,精神状态一般。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及腹肌紧张,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NRS>3分,MNA-SF评分<7分。

诊断为: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型)合并细菌性肺炎2.帕金森综合征多系统萎缩可能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型心功能IV级4.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组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6.中度贫血7.蛋白质缺乏型营养不良8.陈旧性脑梗死9.低T3综合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96×10^9/L↑,血红蛋白72g/L↓,血小板计数×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7.01×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88.1%↑,淋巴细胞计数0.65×10^9/L↓;生化检验:谷丙转氨酶12.1U/L,总蛋白60.4g/L↓,白蛋白37.1g/L↓,总胆汁酸44.5μmol/L↑,肌酐73.1μmol/L,乳酸脱氢酶.4U/L↑,肌酸激酶58.3U/L,肌酸激酶同工酶10.0U/L,肌红蛋白.0μg/L↑,高敏肌钙蛋白T39.20pg/ml↑,N端脑利钠肽前体.0pg/ml↑,血沉63mm/h↑,C反应蛋白.00mg/L↑,降钙素原2.ng/ml↑,FT31.35pg/ml↓,FT40.89ng/dL,TSH9.96uIU/ml↑;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RTPCR)阳性;肺部CT:双肺多发渗出病变和间质病变,考虑感染。

救治:主要是加强护理与监测,吸氧,予以阿兹夫定抗病毒,甲泼尼龙抗炎,止咳化痰解痉,多巴丝肼控制帕金森症状,营养神经,补充甲状腺素治疗;因患者误吸风险高,予以留置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泵入+人血白蛋白培补;因合并细菌性肺炎,先后予以美罗培南、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因合并心衰,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抗心衰、西地兰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经过16天的积极救治,目前病情明显好转。

老年重症的代谢特点和营养支持基本原则:

●自身相食

与其他急性病应激状况类似,老年感染患者的早期营养代谢特点也是高代谢状态,三大能量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都增强,其总代谢率、糖异生、蛋白消耗均增加,蛋白成为供能物质,受体组织大量消耗,肌肉丢失,脂肪分解,高血糖和血糖波动。最终发生肉眼可见的肌肉减少和体重下降。研究表明,发热患者一天大约可以消耗全身肌肉量的1%。此外,患者还伴有虚弱无力,易继发感染,导致更长的呼吸机使用时间、更长的康复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与此相反的是饥饿状态,饥饿时全身能量消耗显著下降,机体进入慢代谢状态,糖异生、蛋白、脂肪消耗都下降,酮体升高。

●营养支持目标

首先确定通过何种方式来设定目标,如有条件,则建议使用间接测热法,如无条件,可使用基于体重的预测公式,建议能量为25kcal/(kg·d),蛋白为1.2~2.0g/(kg·d)。虽然我们设置了能量和蛋白的目标,但不必急于加量,也不必完全达标,如在1周内达到70%的目标量,即可获得比较好的临床预后。此外,越是免疫健全的患者越要注意达标。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缓慢达标。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建议在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后,即可启动营养支持,48h内可给予滋养型喂养,48h后逐渐达到70%的目标喂养量,根据目前的证据,这是对于老年感染患者最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高营养摄入并发症

高营养摄入面临的是血糖波动、呼吸性酸中毒、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肠内营养不耐受问题,低营养摄入面临的是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笔者认为,对于严重感染患者,营养的早期足量并没有那么重要,至少达到目标值的65%~70%以上,但并不要求必须达到%,这对患者的预后可能最好。不要急于进行肠内营养加量,当不能达%营养目标时,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补充。

刘幼硕主任医师(老年医学)点评:

该患者是90岁长寿男性,诊断新冠病毒感染(中型)合并细菌性肺炎,基础疾病多而较严重,存在中度贫血和蛋白质缺乏型营养不良,以及低T3综合征(lowT3syndrome)。后者又称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nonthyroidalillnesssyndrome,NTIS),或者甲状腺功能正常性病态综合征(euthyroidsicksyndrome,ESS),是老年人常见的非甲状腺本身疾病造成的甲状腺激素改变,表现为血清T3水平降低,伴/不伴血清T4水平降低,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水平升高,TSH水平正常或轻度降低。NTIS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中国人群的数据显示老年住院患者中发病率为17.7%-31.86%,危重症患者中发病率为60%-90%,与危重患者死亡风险密切相关。重病、禁食和营养不良、大型手术和创伤等是导致NTIS的常见原因。在疾病急性期NTIS患者不补充T4或T3,应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可维持和改善危重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而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增加医疗及社会负担。下图显示了与老年人营养支持治疗相关的重要因素,其中大部分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并可引起患者死亡率升高。衰老带来很多生理变化,在评估和管理老年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时,需考虑许多复杂因素。患者入院时全面评估其身体状况,可发现潜在的营养风险,如再喂养综合征和营养不良的风险,并确保营养治疗个体化。出院或者转入康复中心后,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充分随访有助于疾病康复和功能恢复。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年重症病例之六新冠病毒感染遇见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