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精神世界的摆渡人用爱搭建温暖的心灵港湾
TUhjnbcbe - 2025/7/26 17:50:00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吗 http://www.xftobacco.com/

如果每个人的心是一片森林,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就可能会“生病”,身体生病我们会选择看医生、治疗,同样,心理生了病,也要看医生,也需要治疗。精神科医生可以穿越人心的黑暗森林,去触摸那些等待修复的“疾病”。跟随记者一起医院,走进精神科病房,了解精神科医生与精神疾病患者的故事。

精神疾病患者都有“病耻感”“共情”是医生的基本能力

6月10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精神科一病区楼下,一病区的患者均为女性,因疫情原因,该病区现在为封闭状态。随后,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跟随一病区主任崔爱军上了楼,拾阶而上,她打开了一扇铁门,里面就是精神科。整个病区很安静,只有几名病人在走廊上行走。崔爱军说,病区内现在有45名患者,现在是娱乐时间,病患吃完早饭,大部分都去楼上进行活动了。

崔爱军今年45岁,已在精神科工作了26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她说,精神病患者是弱势群体,与他们沟通的方法很简单,摘掉有色眼镜,用平等和尊重来对待他们,良好沟通才能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是治疗最关键的一步。“每位精神疾病患者都有‘病耻感’,他们的自卑来源于社会、周围人的歧视,就算是痊愈后步入社会,也有一部分人很难融入社会。”崔爱军说。

当谈及从业26年的她,有没有印象最深的病例时,她说有一个女孩今年20多岁,但已经反复住院治疗近20年了,医院接受着治疗。“女孩第一次入院治疗是5岁,因患有情绪障碍,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她家人带她去多地求医,但效果不佳,随后就一直反复住院治疗,周围人异样眼光加上因为从小就医受教育程度也有限等原因,让她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与社会脱节,病情反复加上患病年数长,现在她的家人几乎没来看望过她。”崔爱军说。

在病区内的走廊上,一位60多岁的患者对着窗户低声啜泣,一位护士走过来看到后,默默地守在一旁听她诉说着什么,并不时地安慰着。崔爱军看到记者疑惑的眼神,解释道:“想家了。精神疾病患者也有正常人的情感,他们只是心理生病了,其他和正常人无异。”对崔爱军来说,与患者沟通需要“共情”,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他们,从而治疗他们,“科学规范治疗可以让患者回归社会,医生的耐心很重要。”

提及自己的职业,崔爱军说,刚工作时,身边的人都不理解自己为何会选择“精神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与患者相处要耐心、平和不是所有精神病患者都具有攻击性

从一病区出来后,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又来到五病区,五病区为男性患者,分为封闭和开放两个病区,封闭病区不允许家属陪护,开放病区允许一位家属陪护。比起一病区的安静,五病区显得有些“热闹”。医生和护士都在忙碌着,在病区走廊的尽头有一间大的活动室,大部分患者都看着电视做早操,为了防止病人乱走动,这儿的门都是上锁的。而在走廊一侧有一张凳子,护士坐在凳子上,守着两个房间,这两个房间里住的患者是需要重点看护的对象,需24小时看护。

“五病区的病人多一些,工作繁重些,有些病患在发病期间丧失了自理能力,我们就得为他们喂饭、负责收拾大小便,医院没有的,我们会先喂病患吃饭,收拾完后,自己的饭往往都凉了。”已经在精神科工作了26年的护士长王真笑着说。虽然累,但非常有成就感,当看到病情严重的病患因为有他们的治疗、照顾后,病情慢慢好转后出院,是一件非常欣慰的事。

在这里,需要24小时看护的“隔离室”里的病人都属于重症患者,他们都有自伤、毁物、伤人的暴力倾向。而男性和女性不论是从体格上还是力量上,都十分悬殊,如何让患者配合治疗,王真说,对待病患要有耐心,也要有平和的心态,要把病患看作家人,做到不急不躁。

“年,我来医院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现在已经工作了45年,我深深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一名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危害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而治愈一位精神疾病患者不仅仅是拯救了一个家庭,而是化解了潜在的社会不安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工作的动力。”在这里工作了45年的曾任副院长、现任五病区主任孙良民说。其实他早已退休,但因为热爱,又继续选择坚持在岗位上。

他说,精神病患者在社会上经常遭到歧视,家庭不接受,让他们在该有的年纪里享受不到该有的生活,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然而并不是每个精神病患者都具有攻击性。7年前,一位患者家长找到他,说孩子患有精神分裂症,经常去邻居家敲门,给人家造成了很大困扰,于是便带着医院治疗,但都没效果,准备在家挖个地窖,将孩子关在里面养着。

孙良民觉得非常可惜,就让家长给他一次机会,治疗了一个多月后,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出院后,患者一直坚持吃药,目前7年过去了,患者不仅没有再次犯病,而且还能外出打工挣钱。“隔上一段时间我就会跟他联系,询问他近况,他很自律,按时吃药,早起早睡,锻炼身体,当问到他为啥不找个对象结婚时,他说自己的病情自己知道,如果跟别人结婚了就是害别人一辈子,不能这样做。”孙良民对此颇为唏嘘。

16%的居民患有轻型精神疾病抑郁症患者年龄逐年降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这些都让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疾病也随之而来,像失眠、抑郁、焦虑、社交恐惧症等等都属于轻型精神疾病,而且患病率也逐年增加。医院副院长、精神科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刘蔚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个数据,目前,有17%的居民患有精神类疾病,其中16%的居民有轻型精神疾病,而重型精神疾病的患者占1%。

“患者在患病早期不能很好地识别自己是患上了精神类疾病,比如抑郁症的症状会伴有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医院看消化内科;焦虑症的患者身体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医院看心内科或呼吸内科。”刘蔚说,医院进行检查,但都检查不出问题,导致患者反复花钱,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刘蔚提到,现在青少年患抑郁症的年龄层逐年降低,大部分原因是学习。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各个方面一起成长的,但有些家长和老师就将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神世界的摆渡人用爱搭建温暖的心灵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