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是个战略武器,在日本投降这件事上,原子弹起到的作用是“促进日本提早投降”。
并不是说,美国人仅仅依靠原子弹就把日本给炸挺了,原子弹还没有那么大的威力。
当年“小男孩”和“胖子”的当量都没有超过2万吨,也仅仅只是摧毁了两座城市。
两座城市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很多吗?日本一共有1都1道2府43县市,柯蒂斯·李梅在东京一夜造成的损失都超过原子弹。
与其说日本是被原子弹给炸投降的,倒不如说是美国人在日本已经准备投降前,加快速度搞了两次实战核试验。
不过,原子弹也确实催化了战争的结束,比如它让日本政府找到了投降的台阶。
日本政府拿原子弹做了说服民众的借口,说是“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真正促使日本投降的,除了已经没办法维持的局势,最主要的因素是苏联的突然进攻。这让日本绝望了。
二战时期,除了开头的年日苏发生过冲突,其余时间总体保持了假惺惺的和平甚至合作。
苏联承认伪满洲地位,撤走对华援助。日本停止对苏联的敌对行动,双方合作开发库页岛石油。
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战争结束,苏联解决了德国人,然后在年8月9日出兵攻日,彻底消灭了日本的一切梦幻,促使绝望的日本选择全面投降美国。
所以,就算没有原子弹,日本其实也支撑不了多久。
如果日本坚决死战到底,盟军将从南边上岸杀个尸横遍野,苏军也会从北边杀上北海道,瓜分日本。
站在当时日本的角度,能血战到底都已经很不错了,依靠日本民众和剩余的日军,是否真能给盟军带来极大杀伤,其实都不过是后人在猜测罢了。
日本人的抵抗究竟能到哪一步,连当时的日本政府都没底。而且对于日本而言,这时候谈投不投降有什么意义呢?
日本政府并非铁板一块,战争打到年底的时候,胜负的局面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因此许多“投降派”开始纷纷冒头。
比如前首相米内光政,他是山本五十六铁三角中的一员,也是海军大佬。主战派的阿南惟几在自杀前便深恨米内光政,说:“诸君一定要斩杀米内这个国贼啊!”
但投降派其实也担负着很大的压力,日本已经是个被军国主义病毒深度感染的国家,大家都嚷着“张学友我爱你”,突然你跳台上喊“我爱黎明!”这不是作死吗?
不过,投降派有个最大的倚仗——裕仁天皇为了保住皇位,也给予了投降派支持。
前提是,皇位能保住。如果美国硬要废除这个天皇制度,那他马上会变成主战派。
但投降派也分几派。
一派主张跪地求饶,啥也别说了赶紧退出战争。
一派主张有条件的终战,扔出一部分利益给美、苏,换取退出战争的权利。
还有一派认为,可以与苏联或美国结盟,成为他们的盟友,再去攻打另一边。
但这些投降派无论多异想天开,盟军早已定下的会议基调都是“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
那就是没得谈咯~
所以,投降派也必须依赖主战派去死犟,不遏制住盟军,不给米英鬼畜点厉害尝尝,日本也就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终于放弃了此前的战争策略,转而接受了牛岛满、栗林忠道等人推崇的以杀止杀之策。日军不再以战争的胜负为目标,而是尽力杀敌,用尽办法去杀伤盟军。
因此,也就出现了硫磺岛、冲绳岛等杀阵式的血腥战争。日军也确实逼迫美军暂停了脚步,并开始寻求强攻以外的破题思路。
本来按照原本的计划,美国会拉开一场规模空前的进攻计划——“没落行动”(OperationDownfall)。
没落行动旨在分割和抢夺九州岛等南部地域,然后盟军以此为基地,在猛烈的海空辅助下,一直硬杀到关东地方,将日本法西斯的统治彻底瓦解。
这场战争会有多个盟军部队参加,甚至苏联也会按照联络从北方袭击,由库页岛直下北海道,甚至夹击关西地方。
为了这场行动,美国人甚至改掉了打通中国大陆,再从中国大陆进击日本的战略。
日本人不知道的是,美国人当时非常急切,他们急迫地期望日本投降,好结束战争。
美国人在太平洋战争伊始,曾因为力量的不够而许诺出去了很多利益,比如以某些交易换取苏联打完德国后攻日,允许各盟国对日本分区占领。
实际上年的美国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具有万大军和上百艘航母,轰炸机和战斗机数量比有些国家的地面部队还多,他们还怕个鬼。
美国人很后悔,但破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让日本快点投降,在盟国和苏联没反应过来之前,一口气吞下日本的势力范围就行了。
于是就有了疯狂的李梅烧烤,美国人想逼迫日本人识相。
可日本当时也陷入了主战派和投降派的平衡之中,说白了他们就是不甘心无条件投降,他们想谈条件。
于是美国只能继续增大轰炸力度,尽力在前期的火力准备中消耗日本的战争能力,好为后来的“没落行动”做准备。
最后是时刻的日本也依然是一副精神分裂的状态,主战派四处鼓动“一亿玉碎”、“彻底抗战”、“七生报国”。投降派则不停地找苏联拉关系,让苏联帮忙说合一下。
美国没办法,在年7月26日对日下发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这算是最后通牒了。
可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却在发布会上铁青着老脸,来了出莫名其妙的“默杀”。
铃木是个军人,在部队中人称“鬼贯”,连他这种小暴脾气都沉默了,其实是因为当时日本朝堂的局势非常微妙,他啥话都不敢乱说。
当时投降派已经与主战派势同水火,因为这时候谁都看得出来,日本其实根本顶不住,主战派不过是畏惧审判或情感上无法接受失败,不肯束手就擒罢了。
就在日本人支支吾吾闹思想斗争的时候,杜鲁门政府已经用最快的速度批准了“曼哈顿工程”的原子武器投放项目,让战舰将原子弹秘密送到天宁岛,继而在年8月6日轰炸了广岛。
美国其实早在年7月16日就完成了“三位一体”核试验,他们往日本丢核弹的时候,并未有期望核武器一锤定音的想法,纯粹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理。
在曼哈顿的解密资料中,美国人称对日投核弹是种实验行为,曼哈顿工程的项目参与者说服了总统,希望趁着二战还没结束的时候,把核武器实战实验做了。
当然,作为政治家,杜鲁门自己也有算盘,他确实期望这种新武器能震慑日本,并且震慑盟国和苏联,为美国瓜分战后利益起到帮助。
年8月9日0点,苏联突然撕毁了与日本的和平关系,早已准备好的华西列夫斯基大军席卷了远东。
美军也是在这天凌晨从天宁岛起飞了B-29轰炸机“博克之车”,它将原子弹“胖子”扔到了长崎。
当天关东军司令正因为前夜喝了花酒宿醉中,日本本土甚至没空通知他苏联宣战的消息。
整个日本高层此时都已经懵圈了,陷入集体慌乱。
无论投降派还是主战派,其实都在明面上或潜意识里将苏联当做救命稻草。
日本人的战略推演是:1.苏联帮忙“斡旋成功”2.割地给苏联然后结盟避祸3.扛上一段时间等待“米露内讧”。
然而苏联的出兵已经宣告了战略的破产,日本陷入了绝死之境,没有机会了。
于是投降派们很快选择了最理智的做法——立即对美国投降。
他们撺掇天皇录制了“玉音广播”,准备在合适的时机播放出去。
然而事情突然败露,激发了不甘去死的主战派的愤怒,他们闯入皇宫,四处搜找录音机,哄骗和夺取了近卫部队的指挥权,杀死了师团中将,企图“清君侧”。
民间也出现了闹事者,在横滨警备队长佐佐木武雄的煽动下,两卡车日本兵冲向东京,他们在总统官邸点了火,四处砍杀,然后驱车去追杀在别墅的铃木贯太郎,可惜“鬼贯”极为机敏,跳窗而走。
然后“宫城事件”在彻夜的闹剧中收场,里面的政变军人选择了自杀。外面的佐佐木武雄什么浪花也没翻起来。很快裕仁的录音被放出,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所以,与其说是原子弹吓得日本投降,倒不如说是苏联的出兵毁灭了日本最后的希望,在无棋可走的情况下,他们除了对美国投降还能怎样呢?
实际上,就算美军真的强攻日本,日本的反抗很可能也是一摊脓包,并不会比那“八十万关东军”表现得好多少。
日本的岛内民众尽管被军国主义政府煽动,但这其实是表象。
依然有很多不愿送死打仗的人,比如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父亲,别人拉他上战场,他怂包一样哭哭哭,于是别人一脚踢了个“滚!”他便高高兴兴回家喝起了小酒庆祝。
有日本人的回忆录表示,当时对前途是惶恐的,军队把人拉到街上组织训练,要他们拿着竹刀竹枪练习杀美国人,但连负责训练的人都悄悄地说:“不过是应付罢了,天气太热的话你们就回家歇着吧……”
人们都没有见过战争,没见过子弹横飞的场景,只见过美国飞机的轰炸,他们最大的担忧是政府宣传中的外国人,那些外国人会吃人,会糟蹋大姑娘,会杀死所有的日本人,所以,要奋战到底。
这种没经历过战争的脓包民众,哪怕被军国主义洗脑,其实也不会有太多的战斗力。
后世日本在“战争舆论”上投入了相当的资源,想尽办法制造了一些虚假的二战印象,例如将自己粉刷为“战争受害者”,或者突出“原爆危害”,要么就是展现战争时日本人民过的多么凄惨……
这些舆论渲染对后世影响很大,甚至影响了很多国人,以为日本人在战争末期过的真的很惨。
如果我告诉你,日本本土终战前还能买到糖果,凭票做西装,有自来水供应,有轨道电车,人们可以点着电灯在家里做手工,连银行都没关门呢?
他们将吃稀粥,啃咸菜,在屋前屋后种萝卜,晚上到院子里搭棚躲轰炸的日子说成是“世间之绝惨状”。
直到盟军真正登陆本土前,日本人的生活其实都没那么差,至少他们只需要时不时躲避防空,而不必担心会有侵略军突然包围城市,用坦克撞碎房屋,拿大炮反复犁地,然后奸淫掳掠屠城的惨状。
你相信吗?至今还有日本老百姓在血泪控诉“凶残的杜立特空袭”,这很让人无语。
没有真正见识到战争灾害的日本老百姓,除了一点饥饿和轰炸,对战争其实是没有直观印象的。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政府稍微可以不断报纸胜利,配信抗战,甚至能轻易鼓动人民“一亿玉碎”的原因。
没见识过,所以无知。无知,所以无畏。
所以,别看日本当时的社会表现得群情激愤磨刀霍霍,仿佛米英鬼畜一上岸就要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说不得一开战就变成土鸡瓦狗。
不然真觉得日本老百姓都是顺民,天皇一说投降就投降了?
真实情况是,大部分的日本人,包括一些日军,都在投降那天“松了一口气”,还“觉得终于结束了。”
你觉得他们在哭,说不定有些人是在喜极而泣哩!
后来倒是也出了“上野公园事件”、“厚木航空队事件”、“军校生占领电台事件”,那个佐佐木武雄也一直在流窜煽动造反,可日本平民早已经受够了战争,他们应者寥寥。
其实当时日本政府已经没有粮了,再撑两个月饥荒必定会到来。历史上的日本也在美军占领后马上爆发了饥荒,还是麦克阿瑟紧急朝杜鲁门要粮才渡过难关。
年买粗点心的日本小孩
说到底,军国主义法西斯的战争是一条必然的败亡之径,短期内它为国民争取到甜头,会迎来疯狂的高潮,可长期下去,没人再受得了这种抑郁和高压,更不愿同军国主义疯子们陪葬。
总之,除了那点催化促进作用,原子弹跟日本的投降没有多少关系。即便美国不甩那两颗原子弹,日本也一样会迎来注定的、悲惨的败亡结局。
所以我一直说,日本拿两座城就换取了投降,真的是太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