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国不应给越南扮委屈机会
舆论战打不赢妄谈和平
原标题:中国不应给越南扮委屈机会
核心提示:如果连舆论战都打不赢,那将妄谈和平。
孙小迎(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
自5月初以来,围绕中国在我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立下的第一个钻井平台981钻井平台,越南实施了一系列重口味的动作,包括在反华暴乱中残酷杀害4名和打伤300多名中国公民。同时,越南竟然还率先挑起了以小欺大的舆论战,极力回避残害中国公民生命的恶行,不停地到处喧嚣:越南的小船在中建岛981平台周围受到了中国大船的攻击,以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
其实,在争夺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上,越南早就有既定的舆论战计划。在上世纪90年代,越南海洋战略初创时期,就有了占有东海的*沙和长沙群岛(即我国南海的西沙和南沙群岛),并将其纳入祖国的领土的既定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越南前部长会议边界委员会主任刘文利认为,当今普遍承认的观点是:一国对某无主领土拥有主权就必须表现出其作为该领土主人的决心,而且反应必须及时,抗议必须强烈,而且必须有足够的密度。可以这么说,刘文利的舆论战构想和实施,贯穿到了今天。
其实,这种强烈的高密度的反应,不仅仅体现在中建岛的981钻井平台。在过去的20多年中,南海作业的中国渔民能够感受到越南在争夺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上的强悍。
毋庸讳言,清末中法(安南)划界时,法国殖民者发现和总结的,用强硬态度对付中国人,就可以在中国攫取更多利益的经验和行为方式,对越南作为该领土主人的决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譬如,在法国民间,探险家们认为吞并容易也合法只能用使一切服从于我们的利益需要和服从于我们对安南的保护结果的坚定意志来对抗那些(中国的)证据;在法国官方,我们按我们的意愿确立我们的边界线将不会遇到大的困难,特别是如果(法兰西)共和国*府显出对此十分坚决时(引自1893年4月25日和5月11日法驻华公使李梅给外长德维尔函)。越南认为,这一方式至少在历史上是奏效的。
就像此次被越南邀请采访中建岛撞船事件和落水的越南渔民一样,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各国媒体数次被邀请采访越南被抓扣渔民的惨状。然而,广西的船长和渔民告诉笔者,他们已经挨了不止一枪,而且曾在越南的监狱里被饿饭。另一方面,且不说越南在中建岛附近冲、闯、撞中国公务船1000多次,仅就惨状而言,刚刚过去20多天的打、砸、抢、烧、杀反华暴乱事件,几乎就已经在越南和国外媒体上销声匿迹,这不能不说越南外交舆论战的攻防转换能力甚是了得。
用公审两位不谙世事中途加入暴乱的年轻人,甚至连法律程序都未走完(时间太短),来掩盖和平息杀害中国公民的严重罪行,将国际社会的视线统统转向所谓的大欺小的中建岛981钻井平台事件,越南确实算得很精,也确实很有经验。
综上所述,越南舆论战的能力不可小觑。在此,笔者想起研究甲午战争的澳籍学者雪珥的感慨: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但西方为何反而同情日本?因为他们认为,日本打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的胜利。一言以蔽之,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就赢了舆论战。这个教训值得汲取。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屑于在别人家门口撒泼打赖数落不是的,正如《战国策魏策》中的唐睢不屑于庸夫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一样。
虽然中国的战国时代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但当下世界所奉行的还是丛林法则。别人挑起了舆论战,我们就必须勇敢应战,用当下的规则应战。譬如,越南放纵反华暴乱,残酷杀害4名中国公民,就不应该给其机会把自己打扮成受委屈状,等等。
笔者最后只想说,如果连舆论战都打不赢,那将妄谈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