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八妇女节的荐书。
本来是想写疫情之间在家读书的list,但发现每个书评都越写越多,只好单独拆出来了。正好是三八妇女节,这个书评也比较应景。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Thisisastoryaboutlostandfound」
用豆瓣上的短评来说,就是「所有人的婚前必读求生指南,又名“当你结婚对象要把你关到精神病院时你能怎么办”」
1.
爸爸是硅谷精英,在TED的演讲播放量排名第四;妈妈年纪轻轻,就拿下天才奖成为建筑师的先驱者;而“我”,是聪慧早熟的跳级学生。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一家人,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却长出了奇形怪状的苔藓。
我很喜欢母亲伯纳黛特这个角色。在别人眼中,她特立独行、举止怪异,是个不折不扣的危险人物--从来不参加女儿的家长会、永远和邻居剑拔弩张、把家事交付给印度的虚拟助手,和街上那些梳着可怕的小辫子肩膀上搭着一摞毯子的流浪汉叫作“兄弟”。最后和丈夫闹了矛盾、一气之下跑去南极探险.......
但其实往深挖掘,这是一个女人在艰难抵御成为母亲、成为妻子“客体化”的过程。
一开始是呕心沥血的作品被富人恶作剧毁掉,为了疗伤离开纽约逃到了西雅图本;想着在西雅图大师拳脚,结果却不断流产;好不容易生下了早产儿,又因为先天性心脏病而全心全意投入到了女儿的康复治疗......
本来伯纳黛特找到这个房子,是把它当作一块空白画布,想要在上面施展自己魔法的。结果,遇到这个情况,房子自然而然就荒废不管了......
坐在马桶上,上身弯成一个大写的“C”,往下一看,内裤上全是血。然后我又变成躲在艾尔吉怀里哭个不停的可怜女人......伤心欲绝的情况不过如此:医院的停车场,我坐在车里,所有的车窗都关得死死的。我还穿着病号服,双腿之间还有十几英寸长的护垫。
在这中间,艾尔吉更努力、更长时间地投入到工作,他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就是夫妻之间的良好配合」。同时,就像中国男人回家前要在停车场独自抽上一个小时的烟一样,艾尔吉为了早一个钟头出门,也开始做班车去上班(像他这种级别的微软高管一般都不坐班车)。
我的工作压力很大。有些时候的早上,我来到办公桌前,会觉得筋疲力尽,完全受够了伯纳黛特和她的口水。
我后来都开始坐微软班车去上班了,这样就有借口提前一个小时出门,躲开她早晨的咆哮了。
最后南极找到伯纳黛特,丈夫终于理解了伯纳黛特:
我只是个写代码的,我搞不明白艺术家的事情,到现在也不明白。
你知道吗,我都忘了,直到读了《艺坛》那篇文章才想起来,我们是用妈妈‘ 奖’的奖金买了直门那栋房子。我感觉那象征着伯纳黛特的希望和梦想,我们眼睁睁看着这房子越来越旧,越来越塌,其实就是她的希望和梦想在倒塌啊。”
在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伯纳黛特是一个小姑娘(比如这本书中第一人称的“女儿”,15岁的高中生比伊),但看了才发现伯纳黛特是一位50多岁的中年女人。
我很喜欢作者的叙述角度。就像学校里老师称呼家长都是“xx妈妈”、新闻里报道讴歌赞美“母亲”一样,这本书的书名完全可以叫做「比伊妈妈,你去哪儿」、「小比伊找妈妈」、「消失的母亲」、「我的天才老婆」......但没有,这本书就叫「伯纳黛特,你去哪儿」。作者赋予了伯纳黛特一个独立的人格。
人们不断写歌赋词美化「母亲」。因为父权社会需要赋予「母亲」一个充满爱的光辉形象,一个无私奉献自我的角色,一个不可挣脱的枷锁,来延续物种的繁衍文明的延续。于是在这过程中,女性不断被建构被客体化。
我记得前几年知乎有个特别火的匿名答案。有个女生本来不打算要孩子,拗不过夫家哀求还是生了。但生完后两手一撒啥都不管,不喂奶不把尿不哄睡不起夜,全部交给一直想要孩子的丈夫和婆婆。她只会在无聊的时候逗逗孩子捏捏脸蛋,只享受他的「可爱」。
这个答案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还被很多人质疑是写手。但不管怎么样,它之所以能拳王爆火,其实是在“丧偶式教育”的当下提出了一种身份转化的全新可能。它开始让男性去思考,女性在没有选择地称为“母亲”后,都付出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2.
整本书不断穿插着书信、邮件、便条、账单,这本十几万字的小说里轻车熟路地驾驭了多种题材,像是在看美剧剧本一样。
后来查了一下wikipedia,果然作者的父亲是电影剧本家,曾经创造过Batman的剧本写作。她本人在90年代也从事过编剧的职业,在洛杉矶编写过《艾伦秀》《周六夜现场》《发展受阻》等热门节目。然后到了年,她写了第一本小说《伯纳黛特,你要去哪》,一举登下纽约时报一整年的畅销榜。
字里行间都是绵里藏针的讽刺——「整本书把斯巴鲁,北脸,ElliotBay的集装箱码头和海鲜市场,微软,西雅图的天气和西雅图的交通黑了个遍」。
但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聪明通透的小姑娘,坐在草地上笑吟吟地吐槽。你不会觉得被冒犯到,反而想听听她古灵精怪的小脑袋里在想什么。
最后说下译者。我是冲着超~级~喜欢的天才译者何雨迦去看的,但看完后对翻译有一点失望。和她以前老练沉稳的风格都不太一样,这本书有点像欢脱的大学生接了第一份翻译兼职的即视感,还蹦出了几个很违和的中文网络流行语。后来看她在后记里说,果然是在尝试新的风格........
我是网络碎片文化的受害者,但也为碎片文化所迸发的语言新活力而欣喜(说实话:我觉得网络流行词汇使用得当的话,还是很有文学生命力的)。近几年的译作很少有机会试用最近五年甚至十年网络上出现的新词汇,而这本书恰恰是进行这个实践的好对象。
最后还是写在三八妇女节的一些话:
这几年女性从男权社会里苏醒过来后,又猝不及防地掉进了消费主义的陷阱。
今天打开电商app就是漫天粉红的买买买、对自己好点、
全体女生、直男斩、斩男杀.......但我们消费的到底是商品还是欲望?又如何在消费证明自己的存在?
希望每个女生都能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秩序,无关男朋友老公,也无关口红包包小裙子。
去读书、远游、认识世界,获得眼界与品格,再勇敢地去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