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研究第二章方
TUhjnbcbe - 2021/2/23 1:30:00
北京医治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6.html
3.精神病学理论批判雅斯贝尔斯的方法论意识和规则成为他与同时代精神病学家争论的主题。在他说来,精神病理学是一门科学,它必须排除任何形式的“理论构成物”,同时必须克服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片面性,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其使命。雅斯贝尔斯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韦尼克的“脑神话学”、此在分析学等精神病学理论提出了系统批判。(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判雅斯贝尔斯对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进行了求实的批判,其要点与他的精神病理学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a)弗洛伊德是理解心理学家,其课题“不是因果说明,而是理解心理学”。因为“惟当某一全部可理解关系的躯体基础被认为是臂部瘫痪、意识混浊等现象的原因时,因果说明才能派上用场。”(b)弗洛伊德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指出了许多个别的可理解关系。他理解到被压抑的情绪如何在未被觉察的关系中重新表现为象征;他理解到建立在被压抑内驱力的反应图景,进而区别了首要的真正的心灵事件与次要的、仅仅作为象征的或升华的心灵事件。弗洛伊德详尽地解释了尼采的深层心理学说,深入到了未被觉察的心灵生活的深处,使之上升为意识。(c)正如E.布洛伊勒以批判的方式丰富了精神病学的认识一样,弗洛伊德也以批判的方式看到了精神病学的真实进步。但是,雅斯贝尔斯觉得弗洛伊德有原则性错误:(a)弗洛伊德混淆了可理解关系与因果关系,混淆了理解与说明,要求“漫无界限的可理解性”,以及将一个狭小范围内的有效事物普遍化,从而构成一种理论,即“关于全体心灵进程之原因的可理解关系理论”。然而,从理解心理学看,只有因果关系才是无限的,只有因果说明才导致理论;反之,可理解性是有限的,理解按其本性永远都不能导致理论。因为理解只能对某一个别心灵事件作出想象的解释,故这类个别解释当然不是“规则性”理论。(b)在众多案例中,弗洛伊德不是从事理解,不是把未被觉察的关系上升为意识,而是从事于外在于意识的关系的“似乎理解”。鉴于精神病学家所面对的急性精神病尽是些含糊不清、迷惑不解、能力缺陷或被确认为无意义的妄想观念,如果凭借“似乎理解”关系,从上述混乱状况中暂且刻画、整理出某些特征(例如,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内容),那么,这种认识看似也是一种进步。弗洛伊德学派的研究者们,如G.荣格以为在精神分裂症中揭示了这类“似乎理解关系”,但多半都是令人难以信服的。(c)弗洛伊德学说的错误在于他的理解的过分简单化。这种简单化倾向根源于他把可理解关系变为理论。但是,理论渗透“单一性”,理解则发现“多样性”。弗洛伊德认为,几乎一切心灵现象都可归结为“广义的性欲”,都可理解地追溯到一种独一无二的原初力量。尤其是,这种简单化倾向在他的学生们的著作中变得极其无聊。在此,理解心理学业已停滞不前。总而言之,弗洛伊德把理解关系误解为因果关系,认为所有心灵生活都是可确定的意义关系。与此相适应,他的精神分析把所有心灵生活与整体心灵进程的起因理论联系起来,他不仅把未被觉察的心灵现象抬高为无意识,而且尝试一种外在于意识的“似乎理解”。然而,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在下述三种心灵生活面前,理解必须停步:(1)先天性经验性格的现实;(2)器质性疾病;(3)精神病(尽管从基本症状上看,有许多可理解的特殊内容)。可是,精神分析在这些界限面前是盲目的,它试图理解一切。不仅如此,精神分析把一切心灵生活归因于“广义性欲”,把一切较高的生活目标归诸于“升华”,由此造成了对人的认识的贫乏。因此,像K.波普一样,雅斯贝尔斯最终也把精神分析称之为“伪科学”,因为其基本命题是不可确证的。由于此,任何对精神分析的科学性有兴趣的人都会像吸取催眠术中的科学真理一样来吸取精神分析中的科学成分,但他会谨慎地不把其重要性估计得过高。(2)韦尼克“脑神话学”批判C.韦尼克是精神病学理论中躯体派路线的主要代表。他把格里辛格的躯体病理学观点推至极端,创立了“精神形态学。”在他说来,精神病就是脑病,故完全可从脑颅事件去把握精神病。进言之,脑病就是“联合器官”的疾病;脑颅中联合通路的分离或松弛便是精神障碍的原因。解剖学上的纤维脱落与精神联想是相似的。脑结构与心灵活动要素息息相关,心灵即是脑的体现。从失语症学说出发,韦尼克把解剖学的大脑功能定位思想提升为包罗万象的说明理论。雅斯贝尔斯承认韦尼克的精神形态学理论适用于说明某些功能性精神障碍。但是,韦尼克热衷于机械类比,把这一理论推广到一切心灵生活,认为心灵即脑,这一理论也就失去了自身固有的意义,成为以偏概全的“模式”。科学领域里并没有绝对的前提。韦尼克过多地肯定精神病理学里的一些缺乏证明的东西,过分信任地把概括性的理论当成一种有关现实的绝对知识,过多地将未经反思的东西认为是普遍有效的东西,其结果丧失了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式,同时也丧失了哲学思维的真实性。哲学思维总是与盼望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这一思想分不开的。哲学思维如果生活在科学里,它就应打破科学里一再发生的独断主义。科学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打破教条,推翻绝对前提的过程。比如在精神病理学里,“精神病是脑病”这一19世纪的教条现在成问题了。当代精神病学恰恰由于放弃了这个束缚思想的教条,才逐渐展开了实际知识,以代替那种近乎神话式的虚构:精神病总是由完全还不知其为何物的某些大脑变化造成的。精神病理学研究工作的出发点,是要认识精神病与脑病的相关究竟有多大,从而学会不为先入为主的成见影响,精神病理学家没有固步自封,结果是大大扩大了关于人的心灵生活的实际知识。(3)此在分析学批判出于方法论立场,雅斯贝尔斯也批判了“此在分析学”。与雅斯贝尔斯不同,在此在分析学家们那里,生存分析不是一种哲学基本态度,而是一种科学方法。雅斯贝尔斯称赞此在观察方法的描述性成就,但他强调,人的全体和起源并不能成为精神病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只涉及人的特定的有限的方面,人的存在的全体纯然是哲学的主题。从理论上推导的所谓人类学的基本障碍是含糊不清的,并且其意义也是捉摸不透的。按照这种方式不会产生任何新的精神病理学知识。此在分析学混淆经验理论与哲学只会导致研究本身的毁灭。例如,A.施道尔希关于精神病世界解释的生存分析最终带来了十分平庸的结果。因此,雅斯贝尔斯也全面拒斥了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4.精神病理学与哲学的关系那么,雅斯贝尔斯究竟如何看待精神病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呢?较之前三版,第四版《普通精神病理学》已明显地贯穿着哲学,其中心问题之一便是精神病理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对于雅斯贝尔斯来说,所有精神病理学都可归结为一种哲学的基本态度。但是,哲学立场仅仅提供并划定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研究有它自己的自由。事实上,他把哲学置于精神病理学之外。他认为,在精神病理学研究中不允许有思辨。具体而言,精神病理学与哲学的关系表现在:(1)精神病理学是一门科学。因此,它必须具有普遍有效性、可证明性、方法论的明晰性和内容的可讨论性等特点。精神病理学必须建立在有意识的、可检验的方法基础上,并且始终把自身同人的单个对象而非人的全体联系起来。精神病理学的诸方法部分源于自然科学,部分源于精神科学。这些方法各有其对象和认识论意义。精神病理学导向不同平面的知识,在其总体性上,指向人的全体,但并不能达到人的全体。人的全体是哲学的特有对象。(2)哲学使精神病医生的生活严肃郑重,使精神病医生的研究方法有所指导。一个精神病学家,如果缺乏自觉的哲学意识,就会陷入自身狭隘的科学思维里。但是,把精神病学与哲学混为一谈,将导致科学与哲学的含混不清。(3)在精神病理学研究中,只有以哲学逻辑为基础,才能明晰地区分方法。惟有在哲学上有根据的主导思想的前提下,才能在精神病学中确立科学秩序。(4)科学精神病理学的产生前提是,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经验研究方法的心理学理解与作为哲学的生存澄明之间的界限。(5)惟当精神病理学把人作为命运(即作为生存与超越者的关系)让与哲学时,它在科学上才是正当的。因此,哲学的功能在于强调界限意识,为精神病理学创造空间、划定范围。为了使这一空间畅通无阻,精神病理学必须提防个别研究方法的任何绝对化。精神病理学不可奢求所谓人的全体知识。因为这类一元化的整体观、世界观或理论终究是披着自然科学或精神科学外衣的“永恒哲学”。因此,尽管精神病理学与哲学有着同一背景,但是原则上二者是分立的。由此可见,对于精神病理学而言,雅斯贝尔斯的理论贡献首先在于他明确划定了精神病学与哲学的范围和界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二者的辩证互动关系:相互规定、相互区分。雅斯贝尔斯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批判的方法论意识是科学精神病理学的前提。这一意识强调排除各种“存在教义学”,切忌把个别观察及其见解绝对化为一种普遍有效的说明模式。鉴于认识运动的曲折性、前进性,批判的方法论意识要求占有一切方法和观点,无论用生物学方法反对精神科学方法,抑或用脑颅观点反对心灵观点,还是用现象学反对疾病分类学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关键在于,这些方法和观点应在自身界限内保持纯洁性,应各行其道,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付诸应用。5.理解:再现和同感虽然精神病理学为了获得自身的明晰性需要哲学的范畴和方法。但哲学对它来说只具有否定作用,作为逻辑学哲学净化批判的能力。对于雅斯贝尔斯来说,理解的心理学不是借助于一种冷默的旁观的科学性的思维,而是借助于体验性的思维。理解心理学将心理学家作为理解和体验的个体一同带入心理学中。理解是理解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在讨论“理解”概念时,雅斯贝尔斯表述了现象学理解方法和心理学理解方法的基础:现象学静力学理解方法的基础是“再现”,心理学、发生学理解方法的基础是“同感”。现象学的静力学理解与某一外在对象的感性视知觉相联系。为此,心理学家必须尽可能训练其观察才能和“看见”能力,以准确观察和展现事物。但是,无论心理学家如何训练和加强自身的外感官能力,他也不能照相似地摄影、摹写客观事物。相反,心理学家的表象总是与事物的特定意义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按照狄尔泰、胡塞尔的说法,事物总是一个境遇,即知觉域。如果忽略这一点,那将曲解事物。那么,现象学再现是否意味着理解者一开始就必须放弃表面的、“主观的”意义关系呢?并非如此。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理解者所看见的现象本身必须带入精神领域;个别现象本身须由具有方法论意识的心理学家描述,即内在地塑造、复制。这不仅适用于那些已知思维、意志、知觉、记忆等正常心理现象,也适用于那些需要尽可能原原本本地复制、重现的妄想知觉、妄想念头等异常心灵现象。心灵本身从来不表现为对象,心理学家所了解的从来都只是关于个个心灵的表述。因此,一个敏锐的心理学家必须训练其“前表象能力”。至于一个心理学家应如何具体再现个体心灵生活,纯属主观生活经验内的事情。如何把现象学再现付诸实践,这方面,雅斯贝尔斯并未给予详细回答。当理解者从事再现、“看见”、“注视”时,他那里到底发生什么?在什么背景下,病人体验与理解者自身的意义、经验相吻合?精神病理学家如何看见病人告知的东西?凡此种种,均不甚清楚。对此,W?布兰肯布尔格写道:在雅斯贝尔斯那里,“方法论反思的间接性与交往的直接性之间并不十分吻合。很难说,临床实践仅仅关涉一种理解欲,而与基础性相互理解工作无关。至少是缺乏对可变前提的思考和自身了解的中介。在此,所有现象学直观都不是首先指向发生学心理学,而是指向业已蕴含在‘静力学’意义上的现象学。”按照齐美尔的观点,雅斯贝尔斯把理性理解与同感理解作一对比分析。在此,雅斯贝尔斯注意到“理性理解”的内容按照逻辑规则发生,即理解到动机逻辑上是手段-目的的关系,因此,在从事心理学理解时,理性理解便按心理-逻辑规则发生,即导致一种体验心理学。但是,雅斯贝尔斯认为,这类体验心理学作为科学仅仅存在于理想型关系形式中。显而易见,囿于康德、韦伯的方法论原则,雅斯贝尔斯仅限于对可理解关系的具体心灵体验作出方法论划分,而未及具体贯彻整体(完型)心理学。受康德、韦伯关于方法论著作的影响,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个别心灵事件时不是首先强调个体心灵结构,而是首先强调先验的、客观有效的理想型认识结构。只有理想型认识结构才是衡量具体的个体的心灵事件的尺度。可是,根据理想型尺度,我们如何把提那向来具体的个体的心灵事件呢?雅斯贝尔斯的回答是,我们通过心灵现象的那些客观表达形式(如“语言表达、书面作品、行为、生活态度等”)把握某一个别的心灵事件。但是,我们又如何把握具体的个体的心灵生活的主观症状(如情绪、情感活动、幻想、焦虑、忠诚、愉悦等)呢?雅斯贝尔斯把客观地可观察的客观症状与有待心理学理解的主观症状对照起来。对象不仅是感官可觉知的东西,也是与情绪特征相联系的东西:“重要的不是为感官所触及的纯粹感性物,而是为心灵所理解的心灵物即对他人的移情作用。”因此,心理学概念的实现手段是“体验”。心理学概念不是通过外感官可经验的知觉内容来实现自身,而是通过对“其他心灵的设身处地”,通过“同感”,通过“同感体验的比较、重复、检查等来实现自身。”一句话,我们知识的具体实现有赖于同感的理解的体验。与此相对照,雅斯贝尔斯认为,要想从纯粹主观的、同感的理解中“发展出一种心理科学”,还必须把这种理解建立在现象学的明晰概念基础上。换言之,发生学的同感理解应科学地奠基在“现象学再现”及其概念形态的静力学理解上。在此,雅斯贝尔斯已不再坚持静力学理解与发生学理解的严格区分。但在他那里,有一点依然不清楚:即通过现象学的明晰概念,纯粹主观的同感理解何以能够获得科学基础?换言之,通过心灵状态的明确概念就能使同感的心灵事件客观化吗?为了解答这一问题,雅斯贝尔斯除了从胡塞尔现象学和韦伯新康德主义中寻求理解概念的认识论基础,还从精神病理学的病例描述中论证理解概念的合法性。在病例描述中,理解的尺度便是最高的本真的“重新体验的可能性”、本真的共振、“共振可能性”等。但是,这种纯粹主观的“共振能力”是以日常经验为前提的。因此,精神病理学家应在日常生活和经验领域里,培植、磨练其“心灵的共振能力”。总之,在雅斯贝尔斯那里,主观理解是真正的认识方法,他把“同感”当作方法的组成部分,把明晰作为认识的根本,从而把心理学家当作重新体验的人带入认识领域。事实上,同感理解建立在至高的主观性前提上。雅斯贝尔斯通过把同感理解与现象学的明晰概念及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试图使理解概念摆脱其主观性,进而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但是,他对这方面的说明似乎缺乏可靠的理论反思。正如W.布兰肯布尔格指出:“这一‘心理学理解’以同感为前提,即‘我们’(心理健全的人的共同体)在一定内外状况中,能够感知‘相似的东西’,并且能够发生同感。但是,问题不在于我们能够同感他人所思、所觉、所望的东西以及他如何体验这些东西,而在于为什么这种同感恰恰是以这种方式而不是以别的方式发生。事实上,在同感情况下,这个‘为什么一问题’并非通过理性动机得到回答,而是通过理性理解和同感理解的部分同一化的可能性得到回答。”这也表明,在雅斯贝尔斯的方法论体系中,还没有明确形成“理解”概念,当然,应该承认,这个问题牵涉的困难是很多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研究第二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