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搜索了MEDLINE、EMBASE和PsycINFO截止到年6月30日的相关文献,使用盲法、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18种抗精神病药和安慰剂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者还进行了频繁的随机效应网络荟萃分析,以探讨治疗引起的体重、BM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使用回归分析来检查代谢变化与年龄、性别、种族、基线体重和基线代谢参数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估计症状严重程度变化与代谢参数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代谢变化与精神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检索到的篇文献中,有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包括例患者。药物包括氨磺必利,阿立哌唑,阿塞那平,依匹哌唑,卡利拉嗪,氯氮平,氟哌噻吨,氟奋乃静,氟哌啶醇,伊潘立酮,鲁拉西酮,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帕利哌酮,舍吲哚,齐拉西酮和佐替平。平均年龄为35.03岁(SD6.05),人中有人(57.50%)是男性,例(42.5%)女性,报告种族的人中有人(63.56%)是白人,人(36.44%)是非白人。治疗时间为2-13周(中位数为6周[IQR6-8])。图1体重、BMI、总胆固醇、LDL胆固醇、HDL胆固醇、甘油三酸酯和葡萄糖的网络图
对于体重变化,有83项研究比较了18种不同的抗精神病药(例)与安慰剂(例)。与安慰剂相比,没有发现齐拉西酮,氟哌啶醇,氟奋乃静,阿立哌唑,鲁拉西酮,卡利拉嗪,氨磺必利或氟哌噻吨使体重增加的证据。体重增加的平均差异从氟哌啶醇组-0.23kg(95%CI-0.83-0.36)到氯氮平组3.01kg(1.78-4.24)。对于BMI的变化,有22项研究比较了9种不同的抗精神病药(例)与安慰剂(例)。与安慰剂相比,氟哌啶醇或阿立哌唑未观察到BMI的变化。按照BMI变化排名,从氟哌啶醇-0.25kg/m2(-0.68-0.17)到奥氮平1.07kg/m2(0.90-1.25)不等。对于总胆固醇的变化,有36项研究比较了14种不同的抗精神病药(例)和安慰剂(例)。与安慰剂相比,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伊潘立酮,卡利拉嗪,舍吲哚,齐拉西酮,鲁拉西酮,依匹哌唑,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帕利哌酮,氟哌啶醇和氨磺必利的总胆固醇变化。喹硫平,奥氮平和氯氮平的总胆固醇升高。总胆固醇变化排名从卡利拉嗪-0.09mmol/L(-0.24-0.07)到氯氮平0.56mmol/L(0.26-0.86)。对于LDL胆固醇的变化,有24项研究比较了9种不同的抗精神病药(例)与安慰剂(例)。与安慰剂相比,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齐拉西酮,卢拉西酮,利培酮和帕利哌酮,阿立哌唑和依匹哌唑会改变LDL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从卡利拉嗪-0.13mmol/L(-0.21--0.05)到奥氮平0.20mmol/L(0.14-0.26)。对于HDL胆固醇的变化,有22项研究比较了十种不同的抗精神病药(例患者)和安慰剂(例患者)。与安慰剂相比,没有发现氨磺必利,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和帕利哌酮,鲁拉西酮,卡利拉嗪或齐拉西酮引起HDL胆固醇变化的强有力证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排名从依匹哌唑0.05mmol/L(0.00-0.10)到氨磺必利-0.10mmol/L(-0.33-0.14)。对于甘油三酸酯的变化,有34项研究比较了15种不同的抗精神病药(例)与安慰剂(例)。与安慰剂相比,没有发现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依匹哌唑,鲁拉西酮,舍吲哚,卡利拉嗪,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帕利哌酮,氨磺必利,氟哌啶醇和伊潘立酮会改变甘油三酸酯的浓度。甘油三酯变化排名从依匹哌唑-0.01mmol/L(-0.10-0.08)到氯氮平0.98mmol/L(0.48-1.49)。对于空腹血糖的变化,有37项研究比较了16种不同的抗精神病药(例患者)和安慰剂(例患者)。与安慰剂相比,没有发现氨磺必利,阿塞那平,舍吲哚,齐拉西酮,依匹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和帕利哌酮,阿立哌唑,氟哌啶醇,卡利拉嗪和伊潘立酮的血糖浓度变化明显证据。葡萄糖水平变化从鲁拉西酮-0.29mmol/L(-0.55--0.03)到氯氮平1.05mmol/L(0.41-1.70)。图2抗精神病药与安慰剂比较的森林图图3根据体重、BMI和代谢参数的相关变化程度排名的抗精神病药物热图
较高的基线体重(p=0.)和男性性别(p=0.)可以预测血糖的增加。与白种人相比,非白种人的总胆固醇升高幅度更大(p=0.)。症状严重程度的改善与体重增加(r=0.36,p=0.)、BMI(r=0.84,p0.)、总胆固醇(r=0.31,p=0.)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r=0.42,p=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5,p=0.)降低有关。结论
综上所述,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谢副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奥氮平和氯氮平的不良反应最严重。阿立哌唑、依匹哌唑、卡利拉嗪、鲁拉西酮、齐拉西酮与最佳代谢结果相关,对于那些代谢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患者,这些药物被认为是最安全的选择。但是,在决定优先使用代谢副作用较少的抗精神病药物时,应考虑到临床改善与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相关。研究发现基线体重增加、男性和非白人是抗精神药物引起的代谢紊乱的潜在危险因素,而精神病理学的改善与代谢紊乱相关。应更新治疗指南,以反映代谢风险的差异,但治疗干预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患者、护理人员和临床医生的临床环境和偏好。参考文献PillingerT,McCutcheonRA,VanoL,etal.Comparativeeffectsof18antipsychoticsonmetabolicfunctionin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predictorsofmetabolicdysregulation,andassociationwithpsychopathology:asystematicreviewandnetworkmeta-analysis[J].TheLancetPsychiatry,.
推荐阅读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20年来发生了什么变化?「临床研究」
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处方模式「研究速递」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