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研究
《当代文坛》年4期
聚焦当代文学
荟萃文坛名家
作家
GEFI
研究
格非专辑
当代小说:从精神病理学的方向看——由格非《傻瓜的诗篇》说开去
张清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当代小说与精神病理学有密切的关联,小说在某种层面成为了“精神现象学”(病理学)的例证。很多作家的创作都可以印证,格非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的很多小说走进内心世界,探询隐秘的精神世界,通过小说叙述,达到精神治疗。这其中以《傻瓜的诗篇》最为典型,《傻瓜的诗篇》提出了一个十足的弗洛伊德主义主题,即关于精神病的发病机理与治愈手段,同时小说还讨论了另一个特别重要的精神现象学和哲学的命题,即精神分裂与诗歌思维之间的隐秘关系。《傻瓜的诗篇》是作为精神病学的“元小说”,揭示出了诗歌写作是一个精神现象学的问题,它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关键词:
当代小说;精神病理学;格非;《傻瓜的诗篇》
我不是精神分析学家,也不是江湖术士,但是非常有兴趣讨论“作为精神现象学的文学”的问题。文学研究就是打开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的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实就是说很多东西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能言说、言不及义、言过其实,都是差不多的道理。老子又说:“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是有了语言、词语、名称,万物获得了命名。在没有语言之前,是世界的本源。有了语言是人类对万物进行认知、命名、指涉,所以人类是语言的动物。老子还说:“故常有,欲观其徼。”万物是存在的,是作为表象的“有”,借此可以观察其微妙的差别——“徼”。还要知道“常无”,世界的本体是“空”和“无”。按照佛家的说法是“色”和“空”,“色”是万象,“空”是本然;按照道家的说法是“有”和“无”,万物是“有”,终极是“无”;按照《红楼梦》里的说法是“好”和“了”,“好”是过程、表象,“了”是结果、本然。老子的话要让我们知道,关于本体、认识、语言,这里面有若干层次的转换关系和不对等关系,我们知道所有言说的局限性,“此二者同谓之玄”。你要知道“常无”,又要知道“常有”,这就是“玄”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你就有了打开世界探究其无限奥秘的钥匙。从这里出发,我们所有的谈论都是有局限的,接下来讨论的也是如此。
小说会成为“精神现象学”(病理学)的例证吗?答案是肯定的。当代文学中有大量描写人的精神状态的畸形,甚至是性的变态。如何来解读这些现象,这是具体原因。大的原因是,现代小说是探求人的心理的内部秘密的,用昆德拉的话说:“发现唯有小说能够发现的东西,是小说唯一存在的理由。”如今有太多的认知方法和表现载体,有电视、电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