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潜伏期和成形期。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婴儿及童年时代整个成长过程,在那时,并未显现出发病的迹象,那么,什么样的现象可以来描述潜伏期呢?
一个男孩子自幼就被父母灌输“内我是危险东西”的观念,因此他从来不去碰触内心世界,甚至当他有机会面对自己的内在时,周围人便告诉他:“你想太多了,你该去打球,外向一点,去发展你的人际关系。”以至于他一直没能好好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的主要人格是围绕着“我很虚弱、没有能力”的观念打转—一在这里,所谓的潜伏期,便是把他自己不愿意面对的观念或信念推挤到次人格的过程,而次人格又跟儿童“英雄式的幻想”有关,比如,英雄式的卡通最受孩子们欢迎,不管是蜘蛛人、超人、蝙蝠侠、外星人或哈利波特,所有孩子内心都喜欢神话故事里强而有力的生灵,潜意识里崇拜那种感觉。
因此,在潜伏期时,他交替式地在两个人格之间飘浮,他的父母会觉得,这个孩子特别乖巧听话、内向寡言、但有时行为又显得相当不合理、会突然大发脾气、霸道而脾气坏,常常心不在焉、有听没有懂。大家都没有发现,其实他已在两个人格里游移不定了。直到有一天,次人格终于成形,接下来就是所谓的第二阶段:急性发作期。
精神分裂病人的急性发作期,多在十六七岁的年纪,这时候可能伴随着情感的挫折,比如一段失败的爱情,甚至爱情还没开始,刚起个头就产生这个现象了;或是面对沉重的学业竞争(尤其父母是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面对加诸成人身上的就业压力、成就感的压力、自我表现的压力,等等。当这样的压力施加在主人格身上,主人格开始遭遇到一种无力感、脆弱感,被一种强而有力的核心信念所占据:“我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以应付这些事情、是个很糟糕的人。”这种阻碍性的信念,阻止了主人格建立自己的力量。
这时候,主人格可说是面临危机了,外在的压力被夸大性地放大,内在的自我支持力(即所谓的抗压性或挫折忍受力)又不足,于是转而向次人格发出求助的讯号。主人格与次人格的互动,意味着两者之间的交缠,那是动力学
的过程(“内我”对此再清楚不过了)。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内在的对话”呢?这就是“一个人长期拒绝面对自己内心世界”所产生的现象。
次人格可分作好几类,有一类会以“幻听”的形式出现,告诉主人格,“其实你是来自某个星球的伟大人物”“你是齐天大圣来投胎的”“你是李小龙转世”………诸如此类,借由孩童英雄式的幻想,试图给予主人格一种安慰、支持力及力量感(这时主人格会出现一种自我满足式的傻笑)。有一类次人格则是落井下石型的(这也反映出父母的教育方式多半是批判式和指责式的),以负面的方式来批判主人格,“你真是笨、没有用,从小到大都是弱者”等(这时主人格会现出痛苦的表情)。
混乱期:“次人格”担任主角急性期发作时,接着会进入“混乱期”,即主人格退位,让次人格担任主角。本来是主人格当家,次人格以幻听的形式干扰他,比如,主人格上学或工作时,次人格则在他耳边说长道短,侵扰其日常生活。这时,我们可能看到主人格被次人格强烈影响,会自言自语、失神,或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面,导致成绩大幅下降。当主人格愈来愈无法应付现实压力时,便开始撤退,换次人格出面;一旦次人格上场,便直接宣称自己是“来自某星球的王子”或“某某神明转世”了——亦即潜意识所压抑的“好的自己(即过去人格内潜藏的、自大的不成熟部分)”,这时家人会发现病人完全变了一个人,出现夸大妄想或怪异妄想。
但潜意识所压抑的,不只如此,也有所谓“坏的自己(即人格内潜藏的、压抑的、不为自己及外界接纳的黑暗部分”。当“混乱期”一来,次人格出现时,似乎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也可能变成“魔”——那是原来主人格对“哪魔”或“魔*”的投射或幻想,在天主教里面被称为“附魔”,民间信仰则称之为冤亲债主的“附身”。还是上述那个男孩,他平日觉得自己很虚弱、泪丧,性生活十分糟糕,在别人面前无法侃侃而谈;但次人格完全主导他的身体时,他可以从二楼跳下而完全不会受伤,性能力变强了,可以同时有多位性伴侣。从身心员的观点来看,有些压抑的负面能量形成次人格,仿佛“被魔附身”,其能量力大无比,说穿了,就是随着一个人对“邪魔”的信念而形成的:次人格随着“自己强而有力”的信念,汲取内在的力量,有时表现出超凡的能力并不足为奇。
“急性混乱期”是不完整的次人格所形成的现象,他没办法拥有良好的现实感,“牛皮吹久了总是会破”,由于缺乏与旁人正常沟通的生存能力,表现总是幼稚、混乱,一看就知道那是无法在现实生活当中执行的状态。在这个阶段,不管病人是否被强制住院、施以药物,当次人格慢慢退隐到背后时,便进入了“部分缓解期”。到了这个时期,此一人格可能会被引导去面对下述问题:“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到底有没有病?为什么我有这个次人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