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病(精神分裂症)
癫病是脑神和脏神功能失调的一种精神疾病。多由禀赋不足、七情内伤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痰结血瘀,蒙塞心神,神明失用而成。临床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妄见妄闻,哭笑无常等症状为特征。西医学中的精神分裂症的偏执型与单纯型、心境障碍抑郁症及恶劣心境障碍参照本病辨证论治。诊断依据
1、有精神抑郁,多疑多虑,或焦急胆怯,自语少动,或悲郁善哭,呆痴等性格和行为异常表现。
2、多有情志刺激、意欲不遂等诱发因素。
3、有癫病的家族史。
4、排除药物原因导致者。
5、头颅CT及其他辅助检查无异常发现。
鉴别要点
1、郁病多以易善哭,胸胁胀痛,喉中如有异物,失眠等症,以自我感觉异常,自制力差为主要表现。癫病一般已失自制力,临床多以性格和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
2、痴病以智能活动障碍为突出表现,以神情呆滞,愚笨迟钝为主要证候特征,其部分症状可自制。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证候特征:癫病的证候特征为神情郁闷,沉默痴呆,自笑自语,语无伦次,秽洁不知,不知羞耻,积年累月不愈。
(2)辨病位:癫病是脑神与脏神功能严重失调的一类疾病,病位多涉及心、肝、脾、肾。病位在心者,自言自语自笑,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夜寐多梦,如人将捕之;病位在肝者,情绪不稳,喜怒无常,时而抑郁,时而刚暴,甚则冲动毁物,外跑伤人,骂詈狂叫,不避亲疏,其势凶狠;病位在脾者,病程日久,面色白,自言自语,肢体倦怠,喜静恶动,生活懒散;病位在肾者,记忆大减,无高级意向要求,独居一处,喜静恶动,怕见生人,易惊胆怯,甚则秽洁不知,不知冷热,低声自语,时而自笑。
(3)辨别病性:癫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初期为邪实,中期为虚实夹杂,后期以虚为主。邪实即气滞,痰盛,血瘀;正虚即气、血、津液亏虚,脑神脏神功能下降。
2、治疗原则初期多以邪实为主,应用理气开郁,化痰开窍之法;中期以虚实夹杂居多,治疗当扶正祛邪;后期多正虚,应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法。
3、分证论治
(1)痰气郁结
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呆痴,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喜怒无常,胸闷叹息,忧虑多疑,不思饮食,或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
理气解郁,化痰开窍。
顺气豁痰汤加减。药用半夏10g,陈皮9g,胆南星10g,茯苓15g,川贝母、竹沥、枳实、木香、香附、菖蒲、郁金、远志各10g。
(2)气虚痰结
癫病日久,神情淡漠,不动不语,甚则呆若木鸡,目瞪若愚,傻笑自语,思维混乱,甚则妄见、妄
五、自责自罪,面色萎*,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舌淡,脉浮数细弱。
益气健脾,涤痰开窍。
方药)涤痰汤合四君子汤。药用*参、茯苓各15g,白术、清半夏各10g、陈皮9g,胆南星、枳实、竹茹、石菖蒲、郁金各10g,炙甘草6g。
(3)心脾两虚
癫病迁延日久,面色苍白无华,少动懒言,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意志衰退,妄想妄见妄闻,夜寐多梦,不饮食,便溏,舌质淡,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养心汤化裁。药用人参、炙*芪各18g,酸枣仁、茯苓各15g,当归、川芎、炙远志、柏子仁、五味子各10g,肉桂、甘草各6g。
4、针灸疗法合作者辨证取穴肝俞、脾俞、神门、人中、百会、内关、间使、足三里、涌泉、翳风等,可分组选用。一般实证泻法,虚实夹杂宜平补平泻,虚证补法,且可加灸。
5、精神疗法
与病人交谈,尽可能寻找发病根源,从而避免不利的环境刺激,理解、关心、劝导、鼓励病人,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
对于癫病患者有性格和行为异常表现,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怀,部分病人还可适当心理调护,切不可责备。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对重证患者要给予专人看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预防与康复
有劳有逸,作好心理调护,保持心情舒畅,保障正常的睡眠时间,避免不良刺激,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对性格内向的人,尤其是有癫病家族史者更应警惕。
康复阶段的核心问题是防止癫狂病复发,不歧视病人,避免矛盾性刺激,注意观察睡眠状况,情绪变化,大便是否通畅,有无突然“走神”,若有复发的预兆应及时的治疗。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