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到年间,全球5-14岁儿童精神类疾病的疾病负担从排位第七上升到第二位,神经系统疾病则从第12位上升到第八位,可是我们还没有完全找到应付这些疾病快速上升的对策。”昨天,在上海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发展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给出的数据不由让人心里一惊。
由于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缺乏认知,绝大多数脑疾病都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要破解这一难题,医生们需要科学家首先从基础研究出发,摸清大脑的工作机制。同时,还需要配合药物研发、治疗手段创新等链条,这其中既需要临床医学、基础科研,也不能缺少医学影像学等学科。江帆坦言,这样一个跨学科的大合作很难实现,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队伍加入到上海脑科学的发展,她逐渐看到了希望。
脑科学的临床研究已经步入瓶颈,医生呼唤与多学科开展合作
大脑是最神秘莫测的研究领域之一。组成人脑的神经细胞数量上千亿,与银河系星体总数相当。再由它们组成的神经环路和网络,使人产生感觉、形成意识,拥有思维、记忆和认知能力。由于其高度的复杂性,江帆说:“如何做出精确诊断是医生们面对的最大困难。”
据悉,目前的脑疾病诊断多是以症状性诊断为主,医生往往只能“盲人摸象”,有时候甚至是猜测。“脑疾病在青少年中高发,可能与缺少户外活动、电子屏接触时间过长等生活方式相关,但我们缺少确切的科学论证。”江帆说,要找到病因,需要借助脑科学的基础研究结果。
而且,早发现早治疗在精神疾病领域更是重要。“尽早发现有助于医生从药物、行为以及家庭关系等多方面入手,及早干预,帮助孩子从病中恢复过来。”江帆说。
此外,让医生们感到更无奈的是,对病人甲有效的药物对病人乙可能是无效的,以抗抑郁药物欣百达为例,其在人群中的有效率仅为九分之一。
而基础科研可为临床研究找到更多的生物标志物;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辅助诊疗;药物基因组学可以帮助医生预测用药情况;纳米技术可提供新的给药方式;还有脑部电刺激、基因修饰等新型治疗方案等等。
病患大数据成为上海脑科学发展的大优势
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必然离不开共有的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在会上指出,数据是脑科学研究的基础,大样本数据库也成为各国脑科学计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发挥上海、长三角医院的优势和特长是一道难题。
“上海在神经科学和精神科学的临床医学上有很大的优势。”江帆说,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及三家医院每年共计可接纳的自闭症病例数可达例、多动症患者一万例、情绪障碍患者八千例。病例数量使欧美国家望尘莫及。同时,为保证数据质量,上医院内部建立标准化数据库,采集病患的遗传数据、影像学数据、临床表征数据等。据悉,这一数据库规划将打通13家医院的临床数据资料,并将对接张江基因数据库共享平台。
“下一步,我医院加入数据库建设之中。”江帆说。不过数据的共享与使用、隐私安全与保护等问题仍然需要从更大层面予以监管与规范。
从临床到影像设备,由脑科学带来的突破终将造福病患
眼下,上海交大医学院已经开始与各类机构开展跨界合作。他们把临床上遇到的难题提炼为具体的科研问题,而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非人灵长类平台将就开展基础研究并建立动物模型,最终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
“我们的设想是,以项目为引领,推动临床问题在基础科研上得以解决,并最终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江帆说,受推动的将包括新药研发、医学影像设备等在内的多个产业端,最终获益的还将是病人。以医学影像设备为例,医学院与上海交大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原来要45分钟才能完成的多模态脑成像技术现在只需五分钟,甚至还能从分子层面看到更细微的代谢图像。
“有些隐藏的病灶很难发现,但医生可以通过病灶的代谢差异来找到它们。”江帆说。这就是医学和工程学跨界发展的产物。
未来,在脑科学的大平台下,这样的合作还将更多。
编辑:金小莫
本帐号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