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的检查和诊断是一门实践技能,需要在有经验的临床医生督导下,经过不断练习才能掌握。同时,要做好精神症状的检查与诊断,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和对病人宽容接纳的人文主义态度。
一、首先要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在精神科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尤为重要。由于缺乏可靠的客观诊断指标,精神科临床诊断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完整、真实的病史和全面、有效的精神检查,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状况缺乏充分的自知力,对精神科治疗采取排斥甚至拒绝态度。而彼此信任、支持性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患者进入并保持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的家人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也会帮助形成广泛的治疗联盟,提高医疗依从性。几乎所有的精神疾患都会损坏患者的人际关系,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为了患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范本,让患者在同医生的交往中学会人际交往的一般准则,学会与他人沟通,培养信任感。因此,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一种治疗关系。
精神障碍以精神功能损害和行为异常为表现,造成精神痛苦或社会功能下降。由于目前缺乏实验室检查手段对精神障碍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估,精神科医生发成为患者精神痛苦的间接感受者和行为异常的直接观察者。可以说精神科医生本身就是最可靠的的诊断工具,也是最为有效的治疗工具;而发挥其诊断和治疗功效,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来实现的。
二、精神检查中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对精神病人进行精神状况检查,也就是医生与患者晤谈、面谈检查或接谈,这里我们统一用面谈检查。与其他临床学科不同,精神科医生与患者见面交谈,不仅要收集信息以便明确诊断,同时也意味着治疗的开始。大体上来说,面谈检查的目的包括
①获取必要信息以便确立诊断;
②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了解病人:
③了解病人所处的环境;
④形成良好的医患治疗关系;
⑤向病人进行初步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
三、面谈检查的步骤
(一)开始
病人是带着各种各样心情走进精神科的。多半是恐惧,掺杂着对精神病院种种不良的想象;或是无奈,或是亲友的哀求、威胁甚至强迫之下就诊于精神科的;很多人都会有羞耻心理,由于社会的偏见(这种偏见古今中外概莫能免)而感到自己患了“不体面"的病,因此向精神科医生求助,即使迫不得已,也难免惶惑不安。面谈检查的开始,精神科医生的首要任务是让就诊者先放松下来。注意以下内容:
①不受干扰的环境面谈检查的环境应该安静。理想的状况是只有检查者和被检查者两人。谈话的内容保证无外人听见,使病人感到自己的隐私受到尊重,交谈被频繁打断(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电话及其他通讯工具),会令受检查者不安。
②落座。条件允许的话,病室内应在医生座位旁不同距离放置数把椅子,由就诊者自行挑选座位,就诊者自然会挑选令自己舒展的位子,而检查者也可据此猜测就诊者是处于排斥、防备还是接受的心理状态。
③自我介绍与称谓对于初次就诊者,检查者必须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状况,如自己的工作经验、专长等,为医患关系定下一个平等的基调。同时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份,确定对患者的称谓。最好的办法是询问患者希望医生怎么称呼。礼貌是谁都需要的,即使是精神障碍患者。
采取上述步骤后如能令病人放松,医生就应该开始与病人寒暄,了解病人一般状况和就医的主要问题。如果病人仍显得紧张,检查者就应仔细了解情况,发现导致病人紧张原因。
如果病人在最初接触时显得迷惑混乱,医生应考虑到病人是否处于焦虑状态,意识障碍状态、智力低下或痴呆。如果确认病人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或意识障碍,就应该考虑向知情者询问病史,同时使用其他方式完成对病人的精神检查
(二)深入
最初的一般性接触结束后,面谈检查逐渐转入实质性内容。检查者希望了解就诊者的精神状况,都存在那些精神症状,精神症状的起因和演变等。在深入交谈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①以开放性交谈为主对于神志清楚、合作者可以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感到不舒服吗?""你的心情怎么样?”"这种不舒服是怎么发生的?"你能不能比较详细谈谈你的病情?"与封闭式问题相比(病人对这样的问题只能以"是“"或"否"来回答,如“你最近是不是经常失眠?”。开放式交谈可以启发病人自己的内心体验,在此阶段,通过与病人交谈可以了解其主要的病态体验及其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掌握病人的表情、情绪变化,以及相应出现的
异常姿势、动作、行为和意向要求。
②主导谈话在谈话进行过程中,检查者不但要尽量病人感到轻松自然,还应该主导谈话,使病人集中在相关的话题上,不能过多纠缠于细枝末节,避免导致头绪不清,如果确有必要,医生可以打断病人的谈话,直接询问关键性问题,但这种方式尽量少用。也可以使用某些技巧,引导病人略去枝蔓,开掘要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