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具有抵御体内存在或外来细菌侵袭的功能,可发挥免疫作用,有“人体卫士”之称。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当白细胞减少时,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增加,有时应用抗菌药物也不能有效控制感染,严重者会因白细胞极度减少而导致败血症发生,威胁患者生命。药物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是白细胞减少症的常见病因。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通常将其减低的临界值定为(4~2.5)×10^9/L,低于2.5×10^9/L肯定异常。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占50%~70%,粒细胞减少症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粒细胞缺乏症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粒细胞缺乏症会导致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有哪些?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有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第一代长效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帕利哌酮、舍吲哚、洛沙平、阿塞那平、鲁拉西酮、布南色林、佐替平、伊潘立酮、哌罗匹隆、长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对白/粒细胞的影响几乎所有抗精神病药物对造血系统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严重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属特异性免疫反应,多发生在治疗的头6~12周,危险因素为高龄、白/粒细胞基数偏低或伴有其他疾病等,病前可有躯体不适,咽部疼痛和不明原因的发热。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时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一用药时更高。其中,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主要以氯丙嗪居多,对于舒必利、氟哌啶醇也有相关病例报道。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主要以氯氮平、利培酮居多,喹硫平、奥氮平等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也均收到相关病例报告。
相关报道显示,此类药品引起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时,细胞计数下降较快,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后果。
氯氮平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3%,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为0.7%。氯氮平是第一个上市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因其存在粒细胞缺乏症的严重不良反应,国内外对该药的使用进行了限制,如要求治疗前6个月内每1~2周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之后定期检查。
对白/粒细胞降低的治疗处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血常规,特别注意观察白细胞的数量,如果其发生减少应及时处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大多可自行恢复,但当白细胞减少至3.0×10^9/L以下或粒细胞在1.5×10^9/L以下时应及时停药,视情况联合使用合适的升白细胞药物或抗菌药物。常用的升白细胞药物:(1)利血生20mg/次,3次/d;(2)维生素Bmg/次,3次/d;(3)叶酸20mg/次,3次/d;(4)鲨肝醇50mg/次,3次/d;(5)碳酸锂0.25mg/次,3次/d。经及时处理,白细胞一般多于1~2周内恢复。
服用氯氮平的处理方法在应用氯氮平治疗前必须进行一般躯体健康状况评估及全血细胞监测,正常后方可使用。多数粒细胞缺乏(75%~90%)发生在治疗的前18周内,所以这期间需要每周查血一次,此后直至治疗的第52周,每两周查血一次,血象稳定后,每月复查一次。
如果白细胞连续3周下降,或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症,至少应每周查血二次。如果出现感染症状,如咽痛或发热,应立即查血。如白细胞降至(3.0~3.5)×10^9/L时,每周查两次血象;当降至(2.0~3.0)×10^9/L时,每天查一次血象;当降至2.0×10^9/L以下时,除每天查血一次血象外,还要查骨髓象。当白细胞降至(3.0~3.5)×10^9/L时,仍可用氯氮平;当降至(2.0~3.0)×10^9/L时,停用氯氮平,待恢复正常时还可用氯氮平;当降至2.0×10^9/L以下时,停用氯氮平,即使将来恢复正常,也不可再用氯氮平。如何做好监护工作?粒细胞缺乏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粒细胞缺乏而继发感染引起死亡的病例并不少见。因此,临床在使用可能导致粒细胞缺乏的药物时应定期监测患者血象,重点监护有高危因素患者,合理选用药物,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以更好的预防、发现并及时处理该类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对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要定期检查血象,凡遇不明原因发热、周身不适或咽部疼痛者,应考虑可能与用药有关,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救治。应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有骨髓抑制或白细胞减少者禁用或慎用此类药品。药师在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应加强用药监护,进行必要的监测。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在用药前、治疗中及停药后监测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确保用药安全。应与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员充分沟通药品存在的风险,指导患者正确、合理用药。提醒患者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