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重性的精神障碍,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危害。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一般采取综合干预模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精神康复、健康教育等。
经过科学系统治疗,超过六成患者可以达到‘临床痊愈状态’,即症状消失、对疾病有认识能力,能够安排自身事务、能胜任自己角色相对应的工作和学习,从而回归社会。但能否痊愈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病程、治疗时机、治疗反应、病前的性格、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除了这些一个经验丰富的精神专科医生也至关重要。
现实生活中,由于部分患者缺乏自知力,不会主动求医,家人常存在羞耻感,往往讳疾忌医,因而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疾病具有就诊率低、依从性差、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医院、医院、医院
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最大可能避免以上悲剧的发生。精神科专家提醒,早期识别精神病人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即意志行为方面、情感与交流方面以及个性任何一个方面发生显著改变,就应该留意是否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医院进行咨询、检查和诊治。
精神疾病患者是疾病受害者,社会应尊重和接纳
药物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精神病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一代主要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第二代主要有奥氮平、利培酮等。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在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等方面副作用相对较少,目前临床上以第二代药物治疗为主,有多种剂型可供选择,其中口崩片剂型能在口中快速崩解,可以很好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较少漏服。——具体怎么服用药物,根据病情决定,病情不同,服药剂量和时间不同。
精神病人的康复,离不开家属的支持与陪伴
所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又可分为原研药物和非原研药物,两者有效化学成分相同,但是否能持续稳定地发挥药效与药品使用的辅料及制作工艺密切相关,因此理论上说药效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无论是采用何种药物治疗,最大难点都是依从性差、复发率高。
医生最不喜欢不听话的病人——没有之一
患者缺乏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差,加上一些家属监管不力,同时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不遵医嘱服药,自行停药、减药,导致患者治疗不彻底,久而久之,病情迁延不愈或复发,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
专家表示,要想改善这种情况,临床医生也需改进医疗服务,进一步优化治疗手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