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说,我们的精神构建在童年就已基本完成,以后漫长的岁月不过是这个结构的逐渐显现。在弗洛伊德之后,无数精神分析家进一步投身到儿童精神分析工作当中,将我们对人类的理解推进到人类精神家园的更深处……这其中的佼佼者有,温尼科特、多尔多、拉康……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主体,一个唯一的主体,他们需要倾听与交流。尊重儿童的真实状况和欲望,认识孩子的生存困难,了解孩子心理构建的关键阶段与问题,启发孩子的创造力,知道孩子如何融入生活。这是精神分析界对待儿童的基本精神。
同时,不要忘记,我们都曾经是孩子。过去塑造现在,理解儿童就是理解成人的过去,也是理解我们的现在。在精神分析的实践当中,即使我们接待的是一个成人,我们接待的也都是在这个成人心中的那个孩子。
因此,儿童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的必修课。
课程纲要儿童精神分析理论与应用(十五讲)
1.身体与语言
身体是鲜活的,是表达情感的,是无意识语言的表达。
2.主体与欲望
主体是先在的,是欲望的承载者,一个主体的诞生,是多个欲望的综合。
3.客体与现实
过渡客体是精神的也是现实的,是个体的,也是共享的。
4.自体与真实
自己的真实感觉如何总和为自体?一个主体如何在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