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恭城3岁小孩遇害,凶手曾患精神病出院仅两
TUhjnbcbe - 2021/6/3 23:46:00
摘要


  10月10日,恭城栗木镇发生一起杀人案,40多岁的男子卢某持刀将一名3岁男孩砍死。事情过去已经快半个月了,凶手卢某被有关单位送往柳州进行精神疾病鉴定,目前尚未有进一步的消息。而更可怕的是,全市重型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数应该在4万人以上,但实际上超过三分之二的病人处于“脱管状态”。

3岁男孩莫名遇害


  年10月10日中午,恭城栗木镇大营村委涧口村一名3岁9个月大的儿子随奶奶到朋友家玩耍。


  谁也不会想到,一名40多岁的男子突然拿着菜刀闯入,朝着里屋角落的小孩子无情猛砍。在场的3名老人上前制止,被男子无情砍伤在地,而孩子最终被当场砍死。


  10月16日,记者来到男孩的家。男孩的父亲卢建清说,自己原来有一儿一女,去年盖起了新楼房,原本一个幸福的家庭,却被那个本毫不相干的人害得支离破碎。

凶手曾是精神病患


  那个本不相干的人,指的就是凶手卢某。


  虽然是同村人,但卢建清和他并没有什么交往,冤仇更加无从谈起。


  但卢某在村里的确是个话题人物。村民们一致认为,卢某是个精神病人。


  多位村民告诉记者,这已不是卢某第一次犯事。


  大约十年前,卢民用刀砍伤同村人的手臂,伤者觉得莫名其妙。


  七八年前,他用长竹签戳瞎邻村一名女孩的眼睛,女孩甚感无辜,卢民为此被判刑五年。


  去年底,他又用刀砍伤村民的一只耳朵,之后被有关部医院治疗。


  而这次的事,离他出院仅两个月。

人出院了,隐患却在放大


  7月21日,栗木镇*府有关部门人员同卢某家属代表一起,医院办理出院手续,将卢某接回家中。

(卢某的家)


  那次入院,是因为卢某无缘无故砍掉同村一名男子的耳朵,事后栗木镇派出所、民*办及卫生院工作人员将他送医院强制治疗。


  让遇害男孩家人想不明白的是,卢某康复了吗?怎么就出院了?


  对此,栗木镇*府负责宣传部工作的莫前光称,今年7月初,医院多次通知*府部门,说病人好转,要求办理出院手续。


  医院有关负责人解释,每一个患者出院之前,他们都会对病人做一个科学评估,既然通知出院,说明病人已经达到相关条件。但该负责任人同时表示,“由于精神病复发率高,出院并不意味完全康复,接下来需要对病人的跟踪康复治疗。”


  但就采访的情况来看,卢某这个曾屡次“伤人”的病人,在酿造悲剧的前80天,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村里的干部表示,卢某出院后,他只是按照以往要求,每个月对村里特殊人群进行一次简单查看。而卢某家唯一没有远嫁的姐姐也表示,弟弟回家后,家里人以为他病好了,两个多月时间里,家人只去过弟弟那一两次。


  事发后大家发现,医院开的药,卢某放在家里没有吃。

凶案戳中社会的痛处


  恭城这起凶案发生在10月10日,恰逢第2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悲剧给当前日渐凸显的精神疾病问题,留下一个沉重的注脚。


  据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周云介绍,目前登记在册的重型精神障碍患者有1.万个。“实际上,桂林的这类病人远不止这样的数字。”周云称,上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万人,而一般理论上重型精神病患者的比例为1%,按此计算,全市重型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数应该在4万人以上,也就是说,实际上超过三分之二的病人处于“脱管状态”。


  与患者人数像不适应的,是医疗资源的匮乏。


  “目前,桂林医院也就医院一家。”周云介绍,医院编制的床位共有张,而实际上因为患者众多,目前接纳的人数在人以上,全是重型病人,已是超负荷运转。而除平乐外,桂林市其他各县没有一名精神病专科医生。


  周云认为,精神病人看护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仅医院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动员各方社会资源。要在家庭、社区、社会等多重维度以及治安、司法、救助、医疗等多重领域中建构起精神病治理网络。*府尤其应加大对农村精神病患者和贫困精神病患者的救助力度。


  卢某以残酷的方式,直击了社会的痛处。或许,抚慰疼痛最好的方式,便是全社会更加以重视,努力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这恐怕也是卢建清和他的家人这样的受害者们最大的愿望。

《桂林晚报》记者杨亚 文/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恭城3岁小孩遇害,凶手曾患精神病出院仅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