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精神病人思维广,弱者儿童欢乐多
TUhjnbcbe - 2021/6/5 11:30:00

科学是迷信么?

很多精分科的朋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1、科学不仅仅是迷信这么简单,它抹杀了人类的想象力。科学就是对人类最大的犯罪!

2、科学就是:科幻的学说!科学在针对某些问题上就是虚伪的!

3、你成功了,你就很科学。对于科学的盲目信任,亦是迷信。

4、科学解释不了就说是迷信,我认为科学本身就是迷信。人眼看不见X光,可是X光存在,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科学发现不了的,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5、因为科学家也会迷信,所以迷信科学就是最大的迷信!

但请容我说句不客气的话

一个接受过正规教育和科学训练,年满13岁(也有读者提意见,认为应该放宽到15岁)的人如果说出“迷信科学”这样的话,几乎等同于脑残。

本来嘛,按一般逻辑来讲,“科学和迷信”,怎么看就都像是截然相反的东西。

如果你非要说“科学就是迷信”,那我只能回你一句“健康就是一种病”。

科学如果是迷信,健康就是一种病

先别急着呵呵我

我能证明我自己的哇~

语言逻辑的毛病

这个问题么,我很喜欢的一位教授,嗯,清华的赵南元就能帮我解释了。

他是这么说的:

迷信是没有理由的相信,而科学恰恰是追寻理由的地方。

科学把道理讲得如此明白,让你觉得不相信就未免太傻。

所以“迷信科学”或是“科学迷信”就像“方的圆”或“圆的方”一样,是自相矛盾不能成立的概念。

我觉得吧,有些人之所以会存在这种逻辑混乱,是因为我们从小在这方面进行的训练比较少。

咱们传统文化里面比较缺乏的,就是古希腊那样严谨的哲学逻辑,所以给某些人钻了空子,如果我们从小进行一些逻辑方面的训练,至少从文字上就不会出现这种荒诞的提法。

所谓“科学主义”的真相揭秘

那么,所谓的“科学主义”讲的又是什么呢?

学术界是这么说的↓↓↓

人文主义者臆造出来的概念,实际上在科学界不曾有过“科学主义”这种存在。

现代社会经常提“科学主义”的人,一般被认为是不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所谓“人文主义者”。

那人文主义者为什么要臆造出这个玩意儿呢?

这个问题有意思。

因为人家想当然地觉得:科学需要人文的指导,而人文么,是可以唯心的,所以科学就应该脱离自然研究的范畴。

事实上,科学本身就最具有人文精神,脱离科学而妄谈人文,结局必定是反科学。

我喜欢的赵南元教授又来一针见血了:

“反科学的势力公开站出来宣扬反科学多有不便,还需要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反对科学主义”就成了反科学的一顶隐身帽。

反科学“文化人”在学术上无所建树,拿不出过硬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只能靠扣帽子、打棍子的非学术方法来对付批评者。

所谓“科学主义”就是反科学势力用来对付批评者的一顶大帽子。遇到与他们观点不同的人,不需要任何符合学术规范的论证,只需给对方扣上“科学主义”的大帽子,就可以得胜回朝了,实在是方便得很。

所谓“科学主义”,如果存在的话,也只是哲学史(而不是科学史)上的一个流派,是某些哲学家对科学的看法而已,与科学本身并无关系,与科学家也没有关系。如果有谁真的要反对“科学主义”的话,应该到哲学家中去寻找科学主义者,而不应把矛头对准科技界。

把“科学主义”说成是科技人员乃至热爱科学的公众的“缺省配置”,视广大科技人员如“敌占区”,向公众散布妖魔化科学的言论,当然不是反对什么“科学主义”,而是地地道道的反科学。”

回击地很是漂亮

著名科学家赵南元教授

科学不崇拜权威,只重视证据

温伯格在《湖畔遐思:宇宙和现实世界》中做如下阐述:

在科学上我们也有我们的伟人,如爱因斯坦,他毫无疑问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但我们并不会将他们视为永远正确的圣人。

这个世界需要有偶像,但圣人可以少些。

所有的科学家都承认科学不是万能,有其局限性,不能包打一切。

所以,“迷信科学”本身,就是一个荒诞可笑的伪命题,任何一个稍有基本逻辑判断力的人都不会相信这种幼稚、荒唐的*话。

科学本身是不是最值得“信赖”呢?

那我们得先明白一个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是方法体系,不代表知识主体。科学不与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划等号,科学理论在科学体系中不占主体地位。

不懂的话

让我举个栗子

举例

好比,地球上有几百万种动物,老虎是动物的代表性物种,如果你说动物等于老虎,那就错误了。

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科学就相当于数学(当然,科学不是数学),某一个数学公理被证明具有局限性,被“否认”(其实,是修正)了,

然而,你可以否认数学本身吗?

科学呢

它不追求终极真理

它只是

在不断地向着真理接近

科学呢

也不是什么信仰

它只是教你

“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科学可以被推翻么?

不会!

保守点讲

不完全会!

人家只能被修正!!

首先,我得承认,科学它不是真理,谨慎点说,目前的科学理论并非能够完全的描述现实,连有些极端唯物主义者认为的无限贴近现实都算不上。但那种普通意义上的“科学被推翻”,依然不会成立——科学理论,可以被更新、补充扩展,但不会被完全推翻。

但科学与玄学、神学有着本质的不同:科学通过预测现象、重复现象来证明自己,它使人制造无数预知的、可控的、重复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或者说应用与产品,它们会一直存在不变。

比如牛顿力学定律(也包括其他任何科学理论),它有被推翻过么?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被“推翻”。虽然人家有局限性,但只会在适用范围上被修正。

科学对待经典著作:漠视

科学是理性的产物,迷信是放弃理性,迷而信之。

不少迷信的信徒就是模糊了科学与迷信的界线,而上当的。

你看人家宗教,就不允许批判经典著作,认为自己是宇宙最高真理,如《古兰经》,一个字不能动。

但科学不一样,它允许对本身一切理论的质疑和推翻,更不会自吹自擂“大智慧”“最高真理”“永远正确”。

再举个例子

举例

科学对待经典著作毫无热衷,现代人写生物学论文,基本不会引用《物种起源》这样的经典作为证据,而是直接用DNA的实验数据。

一个有良心的科学家,仅仅用一分钟就推翻自己几十年所坚守的知识,霍金在世界第七次万有引力大会上就否认了自己以前提出的黑洞信息丢失理论。

但换了宗教徒,估计就不敢了。

勇于质疑自己的“宇宙之王”:斯蒂芬.霍金

“一切皆有可能”违背科学精神

人们常说

“一切皆有可能”

但从科学精神来讲

它不科学

为啥呢?

因为你这假设建立在不需要证据的基础之上

你是凭着无限的自信来支撑这种想法的

这里说道说道转基因食品

举例

关于转基因食品,有一个普遍现象,民众一看见转基因的新闻报道,往往是一窝蜂的辱骂。

艾玛,只要是替转基因技术辩论的科学家,没有不被骂的,对于反转的人群来说,“我心里看见转基因就是不痛快”就是认知事物的最高判断准则,而不是去探寻事物的真相。

实际上,这种愚昧心态也是迷信者们的共同准则。他们唯一的武器就是“一切皆有可能”:“专家不吃上三百年,我们就不吃。”

——实际上,即使专家真吃上三百年,他们依然是不会吃的。

按照“一切皆有可能”,他们会觉得,即使是吃三百年没有发现危害,保不准吃五百年不会有害。

一个严肃的科学家绝对不会在任何观点上轻而易举的下结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他们会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实验来证明观点,在不擅长的领域,也会多思考、多听取其他专家的意见或者保持观望也是不错的选择。

科学家做实验

迷信者只需要“信”就可以了

在一次午餐中,有人向物理学家罗伯特·W·伍德祝酒时说:“为物理学和玄学干杯!”

然后他说了一段话,大致意思是酱紫的↓↓

如果

一个物理学家有了一种思想,那么,他想得越深刻,就越想更深入地了解这种思想。

他得查阅科学文献,然后建立自己的理论。

有了理论,他就到实验室,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思想。

在经过严格实验后工作结束时,却发现这个思想毫无价值。

这时,物理学家就将其抛弃一旁,让自己的头脑从杂乱的错误中解脱出来,转而去做其他事情。

最后他下结论:物理学和玄学间的区别并不在于一类实践者比另一类实践者更聪明,而在于玄学家没有实验室。

所以如果下次还有人跟你讲

“不要迷信科学”

或是

“科学就是迷信”的

你就可以回一句:

“精神病人思维广,弱者儿童欢乐多。”

作者:怀疑探索者

素材来源:科学公园

猜你喜欢

O孩子生命垂危,父母却只围圈祈祷抹膏油......

O伦敦一高楼被大火吞噬,已造成数人遇难!发生火灾时这些你该知道

O“死也要拉个年轻的垫背!”老人跳河民警施救反被勒脖,但他说:下次我还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神病人思维广,弱者儿童欢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