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谱系障碍的治疗与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家庭支持等多个因素有关,其干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心理、物理及精神康复等综合治疗。
其中药物干预在精神分裂谱系障碍的治疗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求诊患者中很多都会持续接受药物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家属也许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生病了一定需要吃药吗?为什么药物吃了那么久还是没有变化?会不会出现副作用?出现副作用了我需要立刻停药吗......如果你也遇到了关于抗精神病药物的这些问题,就跟随小编脚步一起看下去吧!
01
为什么药物治疗如此重要
精神科用于对症治疗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障碍为主的一大类药物称为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剂量下,能有效地控制首发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如精神运动兴奋、幻觉、妄想、敌对情绪、异常行为等。有些患者同时会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对症处理其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以下的表格列出了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和治疗其他症状的药物:
可能的好处例子抗精神病药物低剂量药物可能就能减轻症状再普乐、安律凡、维思通、思瑞康、氯氮平、芮达、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奥氟合剂、三氟拉嗪、齐拉西酮心境稳定剂治疗极端化情绪问题,如狂躁、抑郁丙戊酸钠、锂剂、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抗焦虑药减轻焦虑和激越阿普唑仑、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安泰乐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精力不足、食欲不佳、睡眠障碍和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安非他酮、米氮平、去甲文拉法辛
抗胆碱能药治疗一些药物副作用,如坐立不安、肌肉痉挛苯甲托品、苯海拉明、安坦02
关于服药,如何做一个明智的决定
参
考
做
法
1
00
患者及其家属和处方医生一起了解药物的特点,知晓如何在潜在风险基础上做出药物选择的决定。
2
00
患者要积极参与决策过程。
3
00
定期和处方医生讨论自己近来的身心状况,以便双方共同找到最佳药物。
决定服药之后,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因人而异: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都不一样,有些人可能需要更大的剂量或换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才能得到最佳疗效;
??坚持服药:最好在症状消失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减少复发的可能;
??治疗依从:服药的依从性对于精神分裂谱系障碍的治疗非常重要。虽然每年、每天坚持服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并且家属和患者都受其困扰,但是家属要去保证患者能按时按量服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因为一旦发生漏服就可能有复发的风险。比如,在短时间内漏了一顿的药并没有太明显的反应,但是如果变成习惯、渐渐漏多了,潜在的复发风险就会变大。
服药小窍门:
*每天都要在同一时间段内吃药
*把吃药当作每天的例行公事,就像刷牙一样
*借助其他工具来提醒服药,如:日历、便利贴、药盒、手机的提醒功能等
*不断提醒自己吃药有哪些好处,明确吃药的原因
*请处方医生精简用药方案
用药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好处,但同时药物治疗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我们总是要花心思记得吃药,不断服药让我们感觉自己像是“异类”,存在病耻感,药物可能会有副作用......
03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及其应对
精神科医生说:
不同的药物会有不同的副作用,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碰到相同的副作用。同时,许多副作用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另外,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也有一定联系,如奥氮平对于幻觉、妄想疗效排在抗精神病药物前三位,可能副反应较其他药物也更明显;而如果药物的副反应不明显,其疗效往往也比较温和。
当药物的剂量刚刚好在患者所能耐受的范围内,患者可能会体会到药物副作用反应,但往往此时疗效和药量为最佳。因此,家属一旦看到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不需要过分紧张,因为这可能正是药物在起效的一种现象,当患者的副反应过度到镇静期时,可寻求医生再调整用药。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
*体重增加*困倦
*坐立不安*口干
*视物模糊*便秘
*血糖增加*发抖
针对以上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小编咨询了精神科医生之后,就其中两点常被问到的副反应来做个解释和科普:
体重、食欲增加: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来说,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的药物有:奥氮平(首位)、氯氮平、奎硫平、帕立哌酮;处方医生在用药时会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具体患者的不同情况来权衡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手抖脚抖、身体发抖:是常见的抗精神疾病药物副反应,称作“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常见的症状有帕金森综合症样改变,如出现肌肉震颤、动作迟缓等。症状出现时,我们首先需要去判断该反应是否完全与药物相关,药物可能会导致药源性焦虑,如坐立不安,静坐不能,有些药物还导致药源性抑郁,如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若是药物所带来的反应,处方医生在用药方面可作调整,如抗胆碱能的药物可缓解上述部分症状。
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时,家人应该怎么办?
1
调整心态:药物副作用反应不是洪水猛兽。家属要稳定情绪,才能较好地观察、记录,以正确的交流方式去了解患者的情况;同时,作为家属要尝试接受患者的这些反应,忌频繁地提醒、责备等;
2
观察并记录:以适当的方式询问患者的感受、症状,记录副作用的表现、程度、时长、频率、有无规律(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将这些消息准确描述清楚并记录,并在复诊时给精神科医生看;
3
判断该反应是否真的受药物影响:分析背后的原因,是症状本身所具备?还是症状在病前本身就存在?还是药物副作用?
4
复诊时询问医生,并与医生沟通、讨论:除了第三点中的猜测预判之外,更准确的判断还是需要与医生一齐讨论后得出。
相信看完这篇科普小知识的你,对精神分裂谱系障碍患者“该不该吃药”“该不该停药”等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如果对于这部分内容存在疑问或者是想法,欢迎与我们进行更多的探讨!
文稿:郭诗瑜实习心理师
编辑:郭诗瑜实习心理师
校对、审核:吴秋霞精神科医师;郝小玉心理治疗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