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精神分裂症大剂量药物还需加量,未来可
TUhjnbcbe - 2021/6/19 12:06:00
药物作为精神疾病的第一治疗选择,所起到的疗效的确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会涉及到耐药性的问题——患者会对药物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以致于需要更大的剂量或者联合用药,而这种大剂量的用药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一)加大服药量、多种药物联合用药——权宜之计,需担心药物无效的问题以往对于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医院采用的方案多以加大服药量、多种药物联合用药来暂时控制病情,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策,并不能稳定的控制患者病情。当病情再次复发时,又需要服用更大剂量的药物,长此以往只会如同无底洞一般无限循环,才能勉强控制病情,而当这个值不断的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药物几乎失去效果。除此之外,精神症状的持续存在所引起的持续精神兴奋,具有“神经*性”作用,即只要病人存在症状,哪怕是一项症状,如幻觉或行为反常或自笑等,只要有一项不消失,它就起到侵蚀、破坏神经细胞的作用,其原理可能是由于病理存在,神经递质就会持续异常亢进,神经突触不断形成与破裂,慢慢地影响到细胞膜功能与结构,使之疲劳、变性,直到破坏,逐步从功能异常变为结构异常,从功能性疾病变为器质性疾病,导致为慢性、进行性、难治性结局。所以精神疾病如果治疗不彻底,几乎都会成为慢性、难治性疾病。(二)加大服药量、多种药物联合用药——副作用多一方面,大剂量的药物虽然可以提高疗效,但是药物副作用也来得快且多,这让患者十分痛苦。另一方面,长期大量服药对患者大脑也是有影响的:1、脑体积下降自影像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以来,通过对大脑的研究发现,精神疾病患者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和脑区体积异常相关。患者皮质及皮质下多个脑区的体积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包括前扣带回皮质、岛叶、海马及丘脑等。2、对脑结构的影响多项研究重复显示,随着抗精神疾病药物使用时长及累积剂量的增加,患者的灰质体积呈现广泛下降,使用氯氮平的患者中,灰质体积下降较为明显,同时,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及颞叶皮质显著更薄。3、对脑功能的影响相比于脑结构,抗精神疾病药物影响脑功能则更为明显,长期使用抗精神疾病药物易造成多巴胺超敏状态,迟发性运动障碍(TD)也是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的不良后果,其每年发病率约为3%-5%。全球范围内使用抗精神疾病药物的患者中,TD的平均患病率约为25%。患者如果一味继续服用大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只会放大以上三点危害,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为了精神疾病患者一生考虑,究竟怎样做才是减少疾病对患者的伤害呢?家属可以尝试选择精神外科手术来治疗。所谓的精神外科手术也就是如今的第五代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针对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无法忍受药物副作用,病情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脑立体定向技术可以直接针对引发患者精神症状的神经核团进行靶向的多靶点神经调控,平衡神经核团的递质分泌,从而控制或消除精神症状,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延缓精神衰退。对患者术后智力和记忆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患者智力、记忆测试分值均有一定程度提高,这可能与患者精神症状缓解,注意力及合作程度改善有关。最后,我院脑科主任任廷文提醒,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同药物治疗一样,都是一种治疗措施。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家属都不必过度担心和猜测。我们医护人员也会根据患者情况,竭尽所能地保护患者的手术安全、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神分裂症大剂量药物还需加量,未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