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之后肯定第一反应是,精神病的世界有什么好研究的。这个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历史的哲学问题。举一个例子,一开始人类认为世界是平的,后来知道地球是圆的,但是以为地球就是世界的中心。再后来,发现了太阳,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但是认为太阳就是世界的中心。再之后,发现太阳只是宇宙中众多恒星中的一个,之后就是银河系,宇宙之类的发现。但是,第一个说地球是圆的,第一个说地球围着太阳转的这些人,未免在当时不被说为精神病。我这里想说的并不是现在的精神病都病的有道理,而是每一种存在都有存在的道理。他们的世界可能不需要我们理解,但是需要我包容的去看待。
最近也读了一本关于精神病方面的访谈记录的书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并不是帮这本书在打广告,只是这本书中的几篇文章,我个人感觉有几篇文章还是有思考的乐趣的。在‘四维虫子’中,有几句话。1.“除了空间外,在时间轴上我们也是存在,只是必须遵从时间的规律。”2.“绝对四维生物可以先看到我们死亡,再看到我们出生,没有前后因果。其实这个我早就理解了: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这两句话有可能对我们这种三维生物无法理解四维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想到一点,我之前在一部电影中看过,时空穿梭我们可能理解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拿一张纸,之后用笔搓一个口,再把纸打开。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二维世界里的穿梭,同时我们也可以同样的等同于三维世界的空间穿梭。有可能到四维世界里就会理解时间穿梭。在我们做交易员的实践中,时间周期越长,越会看出大趋势。同时,在文章中也指出歌德的一句话“真理属于人类,谬论属于时代。”这句话也指出唯物主义的存在,但是我们现在发现的真理,是一种唯物主义还是唯心呢。比如在日心说出现的时代,地心说在人类心中是唯物论,而日心说在人类心中是唯心论。因为没有人去相信。但是,这种思维只是表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存在人类心中。但是唯物之所以是唯物主义是因为不是用人的内心表达出来的,而是物质时间实在存在的。但是世界观到底是人内心表达的东西,还是让人去了解并认知的东西。或许用东西这种词来形容世界观,并不恰当。在“真正的世界”中,有一句:“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疯了,其实是你疯。”这句话加上歌德的话,我个人理解真理和谬论是一种相对的存在。人类总是逃避自己不理解或者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不知道和不理解所以害怕,而又因为害怕不想去理解。但是总有一些科学家和思想家跨出当对于安全的思维区域,也许他们认为他们现在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事,也许他们也知道过年之后,这个结论也只够后人一笑,但是没有现阶段的结论,也有可能在后人看来是谬论的东西,正是后人得出他们那个时代真理的垫脚石。所以可以说,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谬论。可能我下这个结论过早也不成熟。在“永不停息的心脏”中有一句话:“有些现象,如果用已知的各种科学,各种知识都不能解释的话,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解释,不要看表面是否荒谬或者离奇,都要学会去尊重。因为那很可能就是真正的答案。”
有一朋友和我一起看完这本书,并提醒我,很多精神病患者可能犯了目的论的错误。我后来仔细研究来目的论,目的论本身不是错误的。我先介绍一下目的论,传统上目的论与哲学自然论(或偶然论)是对立的。例如,自然论者会认为人有眼睛所以人有视力,即所谓“形式决定功能”;相反,目的论者认为人有眼睛因为人需要视觉,即是所谓的“功能决定形式(来源维基百科)。亚里士多德对于目的论表示,“大自然里,生物的器官顺着功能而演变,功能不是顺着器官而来。”维基百科中对于目的论的介绍也指出:目的论认为事物的存在源于“最终目的”,这可分为两种:外在最终目的:某东西的存在目的是为了其他东西的福祉。例如,矿物质的存在注定是为了植物的生存,而植物的存在则注定是为了动物的生存。内在最终目的:某东西的存在目的,是为了自然而然达成完善自己这个目的。以上都是维基百科中对目的论的介绍,而在我看来,目的论本身没错,以为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认证了这一观点。但是精神病患者可能过于强调最终目的,从最终目的来回推现在的世界。换句话说,精神病人在心中已经有一个超自然或者一个比较在现在人看来天马行空的想法,而过于使用最终目的论来认证先有世界的某一些现象。而很多精神病患者的逻辑思维特别清楚,也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过于使用最终目的来论证自己认为和自己相信的东西。
最后以梵高的画作作为结尾,理解不了的人,可能无法懂得这幅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