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因素及外周生物标记物伞状
TUhjnbcbe - 2021/6/23 15:32:00
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

核心发现

本项伞状综述显示,童年期负性事件及使用大麻与罹患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显著相关,且证据较确凿。

此外,证据较强的高危因素或生物标记物还包括成年期应激事件、母亲产科并发症、血清叶酸水平低。

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约为千分之四,通常起病于青少年期及成年早期,不仅具有很高的致残性,患者过早死亡的风险也远高于一般人群:年轻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率更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血管代谢疾病逐渐成为这一群体的头号杀手。

过去二十五年间,探讨精神分裂症环境高危因素的观察性研究呈井喷之势。尽管研究者怀疑,很多因素与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病风险的升高相关,但真正拥有高质量证据者寥寥无几。此外,既往研究还存在信度及潜在偏倚方面的顾虑,致使结果存疑。

研究简介

日前,来自希腊、巴西、英国、荷兰、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的研究者合作开展了一项伞状综述(umbrellareview),即「针对综述的综述」,对那些纳入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及孟德尔随机化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估,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的高危因素及外周生物标记物。除了针对单个meta分析计算了汇总效应量及95%置信区间外,研究者还评估了小研究效应(small-studyeffects)及过度显著性偏倚(excesssignificancebias)。

本项研究中,相关性证据的流行病学信度由高至低分别为:

令人信服(Convincing):病例数>,相关性具有高度的显著性(随机效应模型p值10-6),无小研究效应或过度显著性偏倚的证据,95%置信区间均落在有效一侧,研究异质性不高(I%)。

高度提示性(Highlysuggestive):病例数>,相关性具有高度的显著性(随机效应模型p值10-6),规模最大的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提示性(Suggestive):病例数>,随机效应模型p值0.。

弱(Weak):其他p0.05的证据。

研究者对各候选高危因素及生物标记物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证据进行了分级。本项伞状综述于年12月30日在线发表于ActaPsychiatrScand(影响因子6.)。

研究结果

本次回顾共纳入了41项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共98项相关性。其中,62项相关性具有名义上的统计学意义(P<0.05),72项存在高或非常高的研究间异质性,13项存在小研究效应的证据,18项存在过度显著性偏倚,11项相关性的病例数>。

基于现有证据,相关性证据信度较高的因素如下:

令人信服:母亲产科并发症。

高度提示性:成年期应激事件,童年期负性事件(躯体及心理),使用大麻,血清叶酸水平低。

提示性:博那病*(BDV)感染,血清IL-6水平高,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低,吸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父亲年龄大(>35岁),居住地高度城市化。

弱:51个因素(略)

此外,仅纳入前瞻性研究的敏感性分析中,大麻使用与童年期负性事件的证据分级仍为高度提示性,而成年期应激事件、产科并发症及血清叶酸水平低则无前瞻性研究证据。

结论

同样是p<0.05,证据效力及信度相差很大。本项文献回顾显示,大量高危因素与生物标记物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但其中仅有童年期负性事件及使用大麻真正称得上是证据确凿,与罹患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关系密切;成年期应激事件、母亲产科并发症、血清叶酸水平低同样具有较高的流行病学信度,但尚未经过前瞻性研究的考验。

幸运的是,儿童期虐待及大麻使用均属于潜在可变的因素,改善上述两点有望减少精神分裂症病例。然而,人们仍需开展随机化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其因果关系。

文献索引:BelbasisL,etal.Riskfactorsandperipheralbiomarkersforschizophreniaspectrumdisorders:anumbrellareviewofmeta-analyses.ActaPsychiatrScand.Dec30.doi:10./acps..[Epubaheadofprint]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因素及外周生物标记物伞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