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对于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基线核心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较轻者长期缓解率更高。
一项发表于1月《精神分裂症研究》(PsychiatryRes.Jan30;(1-2):-32.)的研究显示,初发精神分裂症(FES)患者的基线核心症状严重程度可预测患者在日后实现症状缓解的可能性。
该研究由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CarloMarchesi博士及其同事所开展。研究者于年1月-年12月间招募了48名年龄≥17岁的受试者,均满足DSM-IV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首次因精神病发作而入院。研究者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症状严重度进行了评估,并使用了8个核心症状:妄想、幻觉、不同寻常的想法、概念紊乱、装相/作态、情感平淡、社交退缩及缺乏自发性。排除标准包括药物滥用、谵妄、精神发育迟滞、先前使用精神药物治疗及出院后中止治疗。
出院后,研究者每月对患者进行了访视,并收集到其精神状态、治疗依从性、药物治疗及药物非法使用的相关信息。年,受试者接受了精神状况的再评估。研究中,相关症状缓解的定义为PANSS量表条目得分≤3。
结果显示,在随访期内,48名受试者中的18人达到缓解,而30人未达到缓解。上述两组患者的病程无显著差异(16.0±4.8vs16.3±5.1年),而未缓解组受试者出现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病发作的次数(3.6±1.0)多于缓解组受试者(2.2±0.6)。
值得注意的是,缓解组患者的基线核心症状严重度显著低于未缓解组:
1、在不同寻常的想法、情感平淡及社交退缩方面,缓解组在基线时即≤3分的比例显著高于未缓解组;
2、基线时,部分患者的8个核心症状中有5个得分≤3,这些患者在缓解组与未缓解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和10%。
所有核心症状中,仅有社交退缩的严重度可预测长期预后。另外,核心症状与随访期内的缓解状况呈负相关(β=?2.1;wald=11.7;OR=0.11;CI95%=0.03–0.;p=0.),而性别、发病年龄、DUP及工作状态均对症状的长期缓解无显著影响。
研究者得到结论,对于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基线核心症状较轻,尤其是阴性症状较轻者实现长期症状缓解的可能性更高。该结果同时有助于精神分裂症缓解工作组(RemissioninSchizophreniaWorkingGroup)确定长期缓解可能性更高的患者亚组。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