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房日记1
“疯子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可是他们被另类的眼光审视对待,没人能真正倾听、尊重他们的感觉,他们失去健康、自由、尊严,就该被不平等对待,更妄谈关怀爱护。”
我到医院工作已两月有余,因为工作部门的区别,很少接触临床实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到各病区及病房认真体验过。今天算是第一次,对比一下前面那段“飞越疯人院”的话,感受到文明的确在进步。医院的精神病人获得的医疗护理至少是被平等对待,至少是被真正关怀爱护。不过,医院的条件所限,在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是需要有一颗大心脏才能安安心心胜任这份工作。如果缺少专业的敬业精神的支撑,大概在这个岗位上是呆不住好长时间的。在这个特殊的所谓医学领域,久病成良医转换成了久病成庸医,越久病越糊涂。医术精湛也变得无厘头,很可能医术越精湛越没有效果,因为这些功能上、思想上的问题压根就不是“术”所能把控,只要是真正达到了什么什么症的严重程度,就一定成了反习惯,越不想失眠就一定会失眠更严重,“术”越精,离“道”会越远,这大概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意罢。
我学习了十余年的心理学,曾经读过和亲眼见过很多通过非生物医学模式的心理疗法治愈了的精神病人。然而,对于目前国内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治疗精神病的成功案例据说还没有。当然,也许是标准不一样,前者是指完全摆脱药物控制而跟正常生活的正常人的标准,而后者是依靠药物控制症状的标准。由此,本是“一家人”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两个职业却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竟然有点水火不容。一个拥有话语权却羞言疗效,一个因《精神卫生法》而失去了很多话语权却总是试图大谈特谈诸多成功的个案。例如,江西余干公安民警袁运录从自己多年患抑郁症、口吃的经历中走出来之后,创立了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河理论”,万物皆空,唯有因果不空,将标靶直指各种精神病和心理病的病因,让病人直击问题的真相,从而获得领悟、解脱。他在《中国心理与健康》杂志、中华网、凤凰新闻、知乎等媒体发表数千篇社会心理研究和实践文章,并接受过数十万人次心理困扰者的求助和咨询,让成千上万精神病患者重新找回了做人的尊严。其中包括不少重度抑郁症、强迫症、失眠症、焦虑症、口吃等,医院给诊断后治疗了多年而未果,患者在绝望中前来求助的,基本上都是提供义务帮助,其自己声称已经做成文字的成功个案有近千例。重庆朱美云心理咨询所所长朱美云在自己多年心理咨询实践基础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创立了点通心理治疗学,他现在已经将自己咨询成功的个案整理成65本集子,有一万多页,就摆在其咨询所的陈列室里,任何人都可以亲临查证。地址就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正街2-28号4单元9-2#。然而,中国真正有效的符合社会大众需求的心理咨询还离我们较远,这个职业是绝对不可能几个月速成得了的,台上的讲课的专家大都没能力做个案,而且他们讲的那一套西方心理学往往并不接中国人心理病或精神病之地气,有很多内容甚至是有*的,出自于大学里做研究而由国家花巨资引进的诸多西方心理学玩意并不能真正对国人有帮助。因为心理咨询的灵*不是讲大道理,而是接地气!当那些长期真正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并积累了丰富成功经验的人们来开始传授和培训时,学习者才可能真正学到实战的本领。当一大批有实战本领的心理咨询师活跃在中国各地时,中国的心理咨询才算是真正落到了实处。
然而,现如今也许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严重精神病患者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医院理所当然成为这个社会问题的买单一方,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由派出所强行送来的,医院的主要功能似乎成了维护社会治安。的确,医院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的功劳是大大的,至于疗效,这似乎成为禁区,没法统计。医院的医生被诟病多多,医院和医生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迄今为止,将来大概也不可能会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后天发生的精神病是遗传、器质直接导致的因,也不大可能生产具有真正治疗意义的精神病的药,只是在这样一种生物医学模式运行下的医院,医生们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一方面被社会强烈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