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峰: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市医保工作的
一、开展“三大行动”,实现贫困人员参保全覆盖
实现贫困人员全部参保是医保扶贫工作的底线,也是落实扶贫*策的基础和前提。医保部门不仅承担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脱贫任务,还承担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的行业扶贫任务。为此,我们开展了“三大行动”,确保贫困人员%全参保。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全面摸清人员底数。加强与市扶贫办、民*局等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动态更新机制,每月进行贫困人员信息交换,及时掌握、更新全市应参保人员底数,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二是逐户逐人排查,实施精准参保行动。及时与全市医保信息系统精准比对,建立“未参保贫困人员数据库”,逐户逐人排查未参保原因,加强跟踪
一是实行多重保障,筑牢防贫返贫防线。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机构减免、商业特惠保险、医疗再救助的六重保障,确保*策范围内个人负担比例控制在10%以内。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最大程度减轻就医负担。二是加大*策倾斜,筑牢大病保险防线。贫困人员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比普通居民低50%,报销比例比普通居民提高10%,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三是强化托底功能,筑牢医疗救助防线。对贫困人员经过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后的自付部分,由医疗救助金救助70%,每年度限额1.5万元,并全面实施贫困人员再救助制度,救助比例达到70%,显著减轻了贫困人员医疗负担。
一是优化办理流程,落实四类贫困人员参保补贴。改进贫困人员参保补贴流程,不再采取先缴费后返还的方式,对特困人员直接由医疗救助金代缴。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对象只缴差额部分。、年全市共发放参保补贴万元。对年未享受参保补贴的贫困人员,主动承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3万多名贫困人员发放参保补贴。二是开展大数据比对,全覆盖筛查待遇落实情况。通过医保大数据比对,全面梳理年、年贫困人员待遇落实情况,全部落实大病保险补偿倾斜*策,无缝隙开展医疗救助和再救助,对因账户错误或行动不便等原因不能领取救助款的,由帮扶人把救助款送到贫困人员手中,打通待遇落实“最后一公里”。、两年全市共支付医疗救助金2.59亿元。三是主动办上门办,多举措开展门诊慢性病鉴定。对贫困人员办理门诊慢性病由依申请办理改为主动办、上门办、帮办代办。通过大数据筛查和入户核查等方式,对疑似慢性病患者,采取网上病历审核、现场集中审核、专家入户审核等方式,实现了贫困人员门诊慢性病待遇应享尽享。共为2.54万人办理门诊慢性病待遇,为3.92万人办理“两病”门诊待遇。
四、创新“三大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鲁网记者提问:
请问贫困人员能够享受到哪些医保扶贫待遇?
张金峰:
为减轻贫困人员的就医负担,我们从参保和就医两个方面制定倾斜*策,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机构减免、商业特惠保险、医疗再救助的六重医疗保障体系,确保贫困人员个人负担医疗费控制在10%以内。一是对贫困人员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贴。其中对特困人员给予全额补贴,对建档立卡人员、低保人员给予定额补贴。年享受参保补贴17.84万人,支付万元。二是居民大病保险*策向贫困人员倾斜。对贫困人员,大病保险起付线比普通居民减半,降至元,取消封顶线,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最高达到85%;使用大病保险特效药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80%,最高可报销40万元;三是开展医疗救助。对贫困人员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救助70%,每年限额1.5万元。四是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制度。对贫困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机构减免、商业特惠保险“五重保障”报销后个人承担的部分,超过元以上再救助70%。
大众网记者提问:
刚才您提到了贫困人员就医“一站式”结算,请具体介绍一下“一站式”结算的情况。
张金峰:
在开展“一站式”结算之前,贫困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分别到医保、医院、保险公司三个地方进行报销,其中医保部门负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再救助,医院负责费用减免,保险公司负责商业特惠保险,这样造成贫困人员多方跑腿,耗时长、资金垫付压力大、非常不方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在年在省内率先实现了贫困人员六重保障的“一站式”结算,做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贫困人员出院时只需要拿个人负担的部分。年,全市共“一站式”结算24.64万人次,结算金额8.13亿元,极大方便了贫困人员看病就医。
聊城日报记者提问:
贫困人员中有很多是慢性病患者,从刚才介绍的情况来看,医保部门为解决贫困人员的慢性病门诊问题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能否介绍一下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张金峰:
为保证贫困人员享受医保门诊慢性病待遇,我们主动作为,对贫困人员进行慢性病筛查,并改进门诊慢性病鉴定方式,提高鉴定的工作效率。一是简化申报材料,对不能提供二级及以上住院病历的,只提供能反映真实病情的相关检查报告即可;在办理方式上,由参保人申请办理改为医保部门、帮扶人主动通知办理,随时受理、随时鉴定,提高办理效率。二是开展大数据筛查和入户核查,筛查出疑似慢性病患者,然后由帮扶人、家庭签约医生入户核实,帮助其申办慢性病。三是在鉴定方式上提高效率,对本地住院的,由专家在网上审核电子病历,不让群众多跑腿;对在外地住过院的,审核外地纸质病历;对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或患有精神病的,组织医疗专家上门鉴定,保障符合条件的患者都能享受到门诊慢性病报销待遇。
END
主办
聊城市医疗保障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