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遗传:
国内外大量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家系调查、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均发现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与患者血源关系越近、亲属中患病的人数越多,则患病的风险度越大。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约为双卵双生子的3倍,为普通人群的35~60倍;寄养子(将单卵双生子分开抚养,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由正常家庭抚养,或将正常人的子女由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父或母亲的家庭抚养)研究亦提示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主导作用。
精神分裂症是一个遗传学模式复杂、具有多种表现型的疾病,确切的遗传模式不清。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的连锁与关联分析的大量研究提示,有8个染色体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即lq21-22,6p22-24,6p21-22,8p21-22,10p11-15,13q14-32,15q13-15以及22q11-13。对这些染色体位点的进一步分析提示,目前最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致病候选基因的是:α-7-烟碱受体,DISCI,GRM3,dysbindin,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NRG1,RGS1,RGS4及G72。研究还显示,这些基因对精神分裂症的易患性起了部分作用。然而,究竟还有哪些基因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这些基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这些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是如何影响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对于这类问题,至今尚无一致性结果。
2.神经发育: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与神经发育异常有关。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认为:由于遗传因素(易患性)和某些神经发育危险因素(妊娠期与出生时的并发症、怀孕期间暴露于流感病*或母爱剥夺、Rhesus(Rh)因子不相容、冬季出生等)的相互作用,在胚胎期大脑发育过程就出现了某种神经病理改变,主要是新皮质形成期神经细胞从大脑深部向皮层迁移过程中出现了紊乱,导致心埋整合功能异常。其即刻效应并不显著,但随着进入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刺激下,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出现。精神分裂症脑发育异常的证据可概括如下:
脑解剖和神经病理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边缘系统和颞叶结构的缩小,半球不对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海马、额叶皮层、扣带回和内嗅脑皮层有细胞结构的紊乱,推测是在脑发育阶段神经元移行异位或分化障碍造成,破坏了皮层联络的正常模式,这些脑结构改变的同时不伴有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的特征,故其组织学改变更倾向于神经发育源性。
脑影像学研究发现:部分患者有脑室(尤其是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扩大和脑皮质萎缩,脑结构的变化在病前就明显存在,与神经发育损害一致;部分患.者有额叶功能低下,表现为:与正常人群比,在认知刺激作用下,额叶代谢低下、血流不足、激活较差,且与病前的神经心理缺陷(执行功能)有关;不少研究者发现,脑部的上述影像学改变也见于患者的一级亲属,与病程及药物治疗无关;在单卵双生子的研究中,发病的个体脑室扩大较未发病者明显。以上这些发现提示遗传因素可能是构成精神分裂症脑结构异常的基础。
临床研究发现:脑发育异常的外部表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病前轻度躯体异常:常见的有腭部升高,上眶凹陷或突出,内呲赘皮,眼裂下斜,鼻翼不对称,唇耳距离增加,嘴的宽度减小,耳廓突出,耳叶小,手掌长,小指内屈,通贯掌等。
2.社会适应与个性特征异常:体现在童年期表现出发育延缓,并有认知障碍,语言智商和操作知识的成绩较差,尤其是有语言发育迟缓和面部异常运动者,预示有可能发生精神分裂症;部分患者病前(儿童期)表现体育、品行成绩较差,而且常缺课,朋友少,孤独倾向增加,社交自信感较低及社交焦虑感增强等;
3.神经功能异常:神经系统软体征主要表现在运动协调、感觉统合和神经反射的形成等方面,如大多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眨眼频率增快;平稳眼跟踪(smoothpursuittracking)异常;视觉或听觉诱发电位测验提示患者一般有脑的警觉水平下降,但有妄想的患者则处于过度警觉状况,如P波幅减低和两侧不对称以及对视觉和听觉刺激的反应延迟。
4.神经心理异常:大量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心理测验结果类似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结果,只是程度较轻。患者在注意、记忆、智能、概念的形成与抽象等方面均有或轻或重的损害。其中以语义记忆(semanticmemory),执行功能和注意广度(attentionaldomains)受损更为明显。
3.神经生化:
精神分裂症神经生化基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假说:
1.多巴胺(dopamine,DA)假说:此假说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即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中枢DA功能亢进,或由于DA受体增加导致对DA的敏感性增加所致。该假说支持的证据主要包括:长期使用促进多巴胺释放剂如苯丙胺,会使正常人产生幻觉和妄想;抗精神病药物因拮抗多巴胺D2受体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效;大量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DA主要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增高,尸体脑组织中DA或HVA高于对照组;PET研究发现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纹状体D2受体数量增加等。
2.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假说:该假说源于5-HT激动剂麦角胺二乙酰胺(LSD)能导致幻觉。近年来,由于非典型(新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等在临床上的应用,而使5-HT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再次受到重视。这类药物除了对中枢DA受体有拮抗作用外,还对5-HT2A受体有很强的拮抗作用。5-HT2A受体可能与情感、行为控制及DA调节释放有关。5-HT2A受体激动剂可促进DA的合成和释放,而5-HT2A受体拮抗剂可使A10DA神经元放电减少,并能减少中脑皮层及中脑边缘系统DA的释放,这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抗精神病作用及锥体外系反应的减少均有关系。
3.谷氨酸假说:该假说认为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该假说源于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苯环己哌啶(phencyclidine,PCP)拮抗谷氨酸受体亚型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1-D-aspartate,NMDA)受体可在受试者身上引起幻觉、妄想及情感淡漠、退缩等症状。谷氨酸是皮层神经元重要的兴奋性递质,脑发育早期突触的形成、突触的维持及突触的可塑性均受到谷氨酸系统的影响。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与正常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某些区域(如中颞叶)谷氨酸受体亚型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增加中枢谷氨酸功能。
除了上述3种主要的神经递质外,精神分裂症可能还与其他系统如γ-氨基丁酸(GA-BA)、神经肽、肾上腺素受体、乙酰胆碱、第二信使等的改变和/或这些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不过,以上所述的神经递质的变化是因、是果,是相关因素还是伴随状态,至今尚无定论。
4.心理社会因素:尽管不少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任何能决定是否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因素。某些应激事件确实使健康人导致了精神异常,但这种异常更多的是应激所致精神障碍。目前的观点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可以诱发精神分裂症,但最终的病程演变常不受先前的心理因素所左右。
(二)流行病学
精神分裂症可见于各种社会文化和各个地理区域中。该病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将近1%。总的来看,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这种差异除了地域、种族、文化等因素之外,更多的可能是诊断标准的采用与掌握上的不同所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年龄段集中在成年早期:男性为15~25岁,女性稍晚。精神分裂症患者发展成物质依赖,尤其是尼古丁依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国外资料显示,约90%的患者共患尼古丁依赖。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曾试图自杀,约10%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遭受意外伤害的几率也高于常人,平均寿命缩短约20%。
我国年的全国流调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55‰,与年的流调结果5.69‰相比差别不大。最近,浙江省(年)的流调资料显示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时点患病率为3.01‰,而河北省(年)的流调资料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时点患病率为5.46‰,终生患病率为6.62‰。国内的大多数流调资料都提示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同时发现,无论城乡,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由于精神分裂症常起病于成年早期,其明显的功能损害和慢性化的病程对医疗资源的消耗、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劳动生产力损失非常巨大。据美国年估计,由于精神分裂症所引起的直接和间接花费达到亿美元。
(三)分类
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分成若干类型,不同的类型除临床表现有差别外,在起病形式,病程经过均有所不同,当然,也许还有病因学的不同。临床分型对药物选择、预后估计及病因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单纯型(simplextype)
本型较少见,约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2%。多为青少年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持续。以阴性症状为主症,极少有幻觉妄想,或仅出现一过性的幻觉妄想。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孤僻离群,被动退缩,生活懒散,对工作学习的兴趣日益减少,缺乏进取心,本能欲望不足。情感日益淡漠,冷淡亲友,对情绪刺激缺乏相应的反应。此型患者早期常不易被觉察,或认为是“不求上进”、“性格不够开朗”或“受到打击后.意志消沉”等等,往往在病程多年后才就诊。治疗效果较差。
2.青春型(hebephrenictype)
青年期起病,起病常为急性或亚急性,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临床表现。表现为思维破裂,言语零乱,话多,内容荒谬,情感不协调,喜怒无常,多变,表情做作,好扮*脸,傻笑,行为幼稚愚蠢奇特,动作杂乱多变。常有本能活动亢进(性欲、食欲),意向倒错(吃脏东西,大小便、痰),可出现生动幻觉,而妄想却片断且内容荒谬多变,亦可出现象征性思维。病情进展较快,可有波动,甚至有短暂的自发缓解,但易复发。既往认为此型易于衰退,目前发现,只要系统治疗、维持服药,可望获得较好预后。
3.紧张型(catatonictype)
本型患者目前少见。大多起病于青、中年,起病较急,常为发作性病程,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常交替出现,亦可单独发生,以木僵为多见。
紧张性木僵:患者表现为运动抑制,轻者动作缓慢,少语少动(亚木僵),重者终日卧床,不语不动,对周围刺激无反应,唾液留在口中都不咽不吐,任其自流。患者肌张力高,有时出现蜡样屈曲。可出现被动服从,主动性违拗,模仿动作和模仿言语。患者意识清,能感知周围事物,病后能回忆。常持续数周至数月。幻觉妄想少见。
紧张性兴奋:突然发生,行为冲动,不可理解,言语内容单调刻板,行为无目的性,可出现伤人、毁物行为。持续时间可为数小时,数日或数周。紧张性兴奋可自发缓解,或转入木僵状态。此型预后较好。
4.偏执型(paranoidtype)
在群体普查中约占半数。其临床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多中年起病,缓慢发展,初起多疑敏感逐渐发展成妄想,以关系,被害妄想最多见。妄想内容多离奇、荒谬、脱离现实,妄想的范围常逐步扩大,泛化,不少患者常几种妄想同时存在。幻觉以讽刺、批评、评议、威胁命令等使人不愉快的内容多见。患者在妄想、幻觉的支配下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如闭门不出、恐惧不安、报复、跟踪等。大多数患者不愿暴露自己的病态体验,沉湎于妄想或幻觉体验之中,行为孤僻,不与外界接触。部分患者由于起病缓慢隐蔽,而患者又因可保持部分工作能力,人格变化轻微而常不易被人发现。此型自发缓解者少见,如能尽早系统治疗,预后较好。
5.未分化型(undifferentiatedtype)
是指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有明显的阳性症状,但又不符合偏执型、青春型和紧张型的诊断标准的一组患者。
6.残留型(residualtype)
过去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至少2年内一直未完全缓解。目前病情虽有好转,但仍残留个别阳性症状或个别阴性症状,称之为残留型。
7.精神分裂症后抑郁(postschizophrenladepression)
指患者在精神分裂症病情好转而未痊愈时出现抑郁症状,且情绪抑郁持续2周以上,此时可残留有精神症状,一般以阴性症状多见。抑郁症状存在以下几种可能来由:是疾病本身症状的组成部分,起初可能被其他主要症状所掩盖,当那些主要症状控制后而显现出来;是患者对疾病认识产生的心理反应;是药物的副作用所致。尽管患者的抑郁程度常为轻、中度,但自杀的危险性增高,应予注意。
(四)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可以这样说,在前述症状学章节中所描述的各种精神症状均可见于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只是出现的频率不一。不同个体、不同疾病类型、处于疾病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异。不过,这类患者均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及行为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的特点。
前驱期症状
前驱期症状是指在明显的精神症状出现前,患者所出现的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在青少年中并不少见,但更多见于发病前。最常见的前驱期症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情绪改变:抑郁,焦虑,情绪波动,易激惹等;
2.认知改变:零星出现一些古怪或异常观念,学习或工作能力下降等;
3.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4.行为改变:如社会活动退缩或丧失兴趣,多疑敏感,社会功能水平下降等;
5.躯体改变:睡眠和食欲改变,乏力,活动和动机下降等。由于此时的患者在其他方面基本保持正常,且常常对这些症状有较为合理化的解释,故处于疾病前驱期的这些表现常不为外人重视。
显症期症状
1.感知觉障碍: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均可出觋,然而听幻觉是最常见的一种。幻听可以是非言语性的,如听到虫鸣鸟叫,车船、机器的隆隆声或音乐声等;也可以是言语性的,如听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或听到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秽语或议论,或听到来自神灵或外星人的讲话。一般来说,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或命令性幻听常指向精神分裂症。幻听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患者所进行的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出来。
幻视亦较常见,而幻嗅、幻味和幻触则不常见。这类幻觉一旦出现,则要首先考虑是否由于躯体疾病、中*或脑器质性疾病所致。有的患者可能出现内脏幻觉如大脑烧灼感,血管的冲动感或骨髓切割感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感知综合障碍和人格解体症状,表现为感到自己的精神活动不属于自己、躯体的某部分不存在或不属于自己,或变形、移位等。有的患者可表现为对环境缺乏真实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解体的特点是内容多变,不固定,多种内容同时或交替出现。
精神分裂症的幻觉体验不管是清晰具体还是朦胧模糊,多会给患者的思维、行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幻觉的支配下,患者可能做出违背本性、不合常理的举动。
2.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表现在思维内容,思维形式和思维过程方面的异常。
思维内容障碍:包括患者的观念、信念、对外部事物的认知等方面。思维内容障碍最主要的表现是妄想,且妄想的荒谬性往往显而易见。有时在疾病的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某些明显不合常理的想法也许还会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逐渐与病态的信念融为一体。另外,妄想的内容可与患者的生活经历、教育程度与文化背景有一定的联系。如一位在化工行业工作的工程师认为自己喝水的杯子被人做了手脚,每天都会释放出定量的*药,造成自己慢性中*;一位老护士认为自己在上次住院时被人注射了艾滋病病*。
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频率最高的精神症状之一,各种妄想在精神分裂症中出现的频率以及对疾病的诊断价值也各有不同,临床上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钟情、非血统、宗教或躯体妄想等多见,一个患者可表现一种或几种妄想。一般来讲,在意识清晰的基础上出现的原发性妄想,妄想心境、妄想知觉、妄想回忆以及某些离奇古怪的妄想,常提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1.被动体验: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等受外界控制,有一种被强加的体验。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患者对这种完全陌生的被动体验赋予种种妄想性的解释,如“受到某种射线影响”、“被骗服了某种药物”、“身上被安装了先进仪器”等等。
2.思维形式与思维过程障碍:可通过与患者交谈和从患者的书写材料中获得,为主观性判断。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表现以下多种形式:包括思维散漫离题、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词的杂拌、语词新作、模仿语言、重复语言、刻板言语、内向性思维(autism)、缄默症、思维中断(插入)、思维云集、思维被夺走、持续语言、思维贫乏、逻辑倒错性思维、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等等。这些症状的具体表现与描述,见症状学一章。
3.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及外界刺激不相符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最早受损的是较细致的情感,如对亲朋的关心体贴,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对任何外界刺激都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情感淡漠。另一种形式是患者对情绪刺激的反应过度或不适当,表现为一点小事极端暴怒、高兴或焦虑,或表现情感倒错(高兴的事情出现悲伤体验,悲伤的事情出现愉快体验)。
抑郁症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出现率约为25%,多见于疾病急性期和缓解后期,部分抑郁症状可能是继发于药物副反应和患者对精神病态的认识。此外患者尚可出现迷惑、惊恐、孤独感,或对同一物体产生既爱又恨的矛盾情绪。有的患者表现出一种幻想性质的狂喜,宗教性的极乐状态,或对灵*出窍的担心和宇宙将要毁灭的焦虑。
4.意志行为障碍:多数患者可见意志减退甚至缺乏,表现孤僻离群,活动减少,行为被动,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者整日卧床少动,个人生活不知自理,本能欲望缺乏,毫无一点精神动力。少部分患者(如有偏执观念的患者)可表现意志活动增强,常千方百计为自己收集某些证据。少数患者表现意向倒错,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或伤害自己的身体。有的患者可表现违拗,被动服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出现紧张性抑制(木僵和蜡样屈曲)及紧张性兴奋或交替出现。
部分患者可表现激越,冲动控制能力减退及社交敏感性降低,严重者可出现冲动攻击与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凶杀行为的可能性并不比常人高,其出现常受幻觉妄想的支配,而预测的最佳因子是既往的攻击、暴力行为史。约50%的患者有自杀企图,约10%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引起自杀最可能的原因是抑郁症状,而虚无妄想,命令性幻听,逃避精神痛苦等则是常见的促发因素。
有的患者可出现怪异行为,如扮*脸,做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动作,或一些幼稚愚蠢的行为,傻笑、脱衣、脱裤、当众手淫等。
5.定向、记忆、智能与自知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时间、空间和人物一般能进行正确的定向,意识是清晰的。一般的记忆和智能没有明显障碍,慢性衰退患者,由于缺乏社会交流和接受新知识,可有智能减退。部分患者有认知功能减退,神经心理测验结果有类似于脑器质性疾病患者的结果,只是程度较轻,目前的研究表明,患者在注意、记忆、智能、概念的形成与抽象等方面均有或轻或重的损害,不过这种损害主要与疾病过程本身有关而不是疾病的遗传素质标志。
患者常对自身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缺乏自知,即自知力缺乏。自知力缺乏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原因。临床医生应仔细评估评价自知力的各个方面:对症状的自知,与人相处时是否有麻烦,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自知力评估有利于治疗策略的制定。
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