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
TUhjnbcbe - 2021/9/4 17:39:00
医学资料墙坚持每天打卡医学资料墙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精神障碍:

①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②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绝大多数的精神障碍是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加上环境因素的参与,产生了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疾病。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属于病态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①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进行比较,精神活动是否具有明显改变。②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活动相比较,是否具有明显差别,某种精神状态的持续时间受否超出了一般限度。③是否与现实环境相符:即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感觉减退:是对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表现为对外界强烈的刺激产生轻微的感觉体验或完全不能感知(后者为感觉缺失)。感觉过敏:是对刺激的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表现为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产生强烈的感觉体验。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幻觉:是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幻觉根据所涉及的感觉器官分为:幻听:患者听到了不存在的声音。幻视:患者看到了并不存在的事物。幻味:患者尝到食物或水中并不存在的某种特殊怪味。幻嗅:患者闻到环境中并不存在的某种难闻的气味。幻触: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患者感到皮肤有某种异样的感觉。内脏幻觉:患者身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虚幻的知觉体验。幻觉根据体验来源分为:①真性幻觉:是来自于外部客观空间,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②假性幻觉:是存在于自己的主观空间内,不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幻觉根据产生条件分为:①功能性幻觉: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状态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②反射性幻觉:某一器官处于功能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③心因性幻觉: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④入睡前幻觉:入睡前出现的幻觉。感知综合障碍:①指患者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能够正确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颜色、形状、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②包括:视物变形症:患者看到周围事物的大小、形状、体积等发生了变化;自身感知综合障碍:患者感到自身某一部分大小、形状等发生改变;时间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时间的快慢出现怒正确的感知体验;空间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周围事物的距离、空间位置等感知错误;非真实感:患者感到周围事物和环境变得不真实。思维形式障碍包括:⑴思维奔逸:多见于躁狂发作。⑵思维迟缓:多见于抑郁发作。⑶思维贫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⑷思维散漫、思维破裂、语词杂拌:多见于精神分裂。⑸思维不连贯:多见于谵妄状态。⑹思维中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⑺思维被夺、思维插入:多见于精神分裂症。⑻强制性思维:表现为患者感到脑内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不属于自己的联想,是被外力强加的,多见于精神分裂症。⑼病理性赘述:多见于癫痫、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老年性痴呆。⑽思维化声:表现为患者在思考时,同时感觉到自己思想在脑子里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均能听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⑾语词新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⑿象征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⒀逻辑倒错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妄想性障碍等。⒁强迫思维: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不合理和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常伴有痛苦体验。多见于强迫症。妄想:是在病态推理和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歪曲的信念。妄想的特征:①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符,缺乏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仍坚信不移;②妄想内容涉及患者本人,且与个人有利害关系;③妄想内容具有个体独特性,是个体的心理现象,并非集体信念;④妄想内容与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经历有关,且通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根据妄想的起源分为:①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②继发性妄想。临床上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1)关系妄想:患者认为周围环境中所发生的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均与自己有关。2)被害妄想:患者坚信自己被某些人或某些组织进行迫害。3)夸大妄想:患者认为自己拥有非凡的才能、智慧、财富、权利、地位等。4)罪恶妄想:自罪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或罪恶。5)疑病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6)钟情妄想:患者坚信自己被某些异性或许多异性钟情,对方的一言一行都是对自己爱的表达。7)嫉妒妄想: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诚,另有所爱。8)非血统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生的,虽经反复解释和证实,仍坚信不移。9)物理影响妄想:被控制感,患者感到自己的思想、情感或意志行为受到某种外界力量的控制而身不由己。10)内心被揭露感:被洞悉感,患者感到内心所想的事情,虽然没有说出,也没有用文字书写出来,但被别人都知道了。注意障碍包括:①注意增强:多见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症、更年期抑郁症等;②注意减退:多见于神经症、脑器质性神经障碍及意识障碍;③注意涣散:多见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等;④注意狭窄:多见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等;⑤注意转移:为注意转换性增强和稳定性降低,表现为主动注意不能持久,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使注意对象不断转换,多见于躁狂发作等记忆障碍包括:1)记忆增强:多见于躁狂发作和偏执状态。2)记忆减退:多见于神经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正常老人。3)遗忘:是记忆痕迹在大脑中的丧失,表现为对既往感知过的事物不能回忆。可分为:①顺行性遗忘:指对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不能回忆;②逆行性遗忘:指对疾病发生之前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不能回忆;③界限性遗忘:指对某一特定时间段的经历不能回忆,遗忘的发生通常与该时间段内的不愉快事件有关;④进行性遗忘:指遗忘逐渐加重,多见于老年性痴呆。4)虚构:指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的缺损,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及慢性酒精中*性精神障碍。5)错构:指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对过去所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移。智能障碍包括:1)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先天或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影响智能发育所造成的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状态,其影响因素包括遗传、感染、中*、缺氧、脑外伤、内分泌异常等。2)痴呆:指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损害原有智能所造成的智力减退状态。其发生往往具有脑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下降,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丧失,严重时甚至不能自理。包括:①全面性痴呆:表现为大脑弥散性损害,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均受累及,影响患者全部的精神活动,常出现人格改变、定向力障碍及自知力缺乏。②部分性痴呆:大脑的病变只侵犯脑的局部,患者可只产生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削弱或分析综合困难等,可见于血管性痴呆和脑外伤后痴呆的早期。③假性痴呆: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部分患者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可见于分离(转换)障碍及应激障碍等,经治疗痴呆表现容易消失。定向力: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定向力障碍:是指对环境或自身状况认识能力的丧失或认识错误。情感障碍包括:①情感高涨: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与周围环境不相称的病态喜悦,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整日喜笑颜开,谈话时语音高昂,眉飞色舞,表情丰富。②欣快:是在智能障碍基础上出现的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愉快体验,表现为患者自得其乐,似乎十分幸福。③情感低落:表现为忧愁、苦闷、唉声叹气、暗自落泪等,多见于抑郁发作。④情感淡漠:是指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表现为面部表情呆板,对周围事物莫不关心。⑤焦虑:是指在缺乏客观刺激情况下出现的内心不安状态,多见于焦虑症。⑥恐惧:⑦易激惹:表现为极易因一般小事而引起强烈的不愉快情感反应。⑧情感不稳:表现为患者的情感反应极易发生变化。⑨情感倒错:指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明显不相协调,甚至截然相反。⑩情感矛盾:指患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人或事物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反应。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障碍包括:①意志增强:表现为在病态情感或妄想的支配下,患者持续地坚持某些行为,具有极大的顽固性。②意志减退:表现为动机不足,缺乏积极主动性及进取心,对周围一切事物缺乏兴趣。③意志缺乏:表现为对任何活动都缺乏动机、要求,生活处于被动状态,处处需要别人督促和管理。④矛盾意向:表现为对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动作行为障碍主要表现:1)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明显增多,包括:①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增多的动作行为及言语与精神活动协调一致并与环境保持较密切联系,多见于躁狂发作;②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增多的动作行为和言语与精神活动不相协调,脱离周围现实环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谵妄状态。2)精神运动性抑制:动作行为和语言活动显著减少。包括:①木僵: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完全抑制。②蜡样屈曲:在木僵的基础上患者肢体任人摆布,如“空气枕头”。③缄默症:言语活动明显抑制。④违拗症:主动违拗,表现为拒绝执行他人要求并做出相反行为;被动违拗,表现为对他人的各种要求一概拒绝。3)模仿动作:患者无目的地模仿别人的动作。4)刻板动作:患者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5)作态:患者做出古怪的、愚蠢的、幼稚做作的动作。6)强迫动作:患者难以克制的去重复做某种明知没有必要的动作行为。意识障碍包括:①嗜睡:表现为安静状态下昏昏入睡,给予刺激立即醒转并能简单应答,停止刺激又进入睡眠状态。②混浊:表现为反应迟钝,能回答简单问题,对复杂问题表现茫然不知所措。③昏睡:表现为对周围环境定向力和自我定向力均丧失,没有语言功能。④昏迷:表现为对任何刺激没有反应。⑤朦脓状态:表现为在一定意识范围有相对正常的感知觉和协调行为,除此之外的事物不能进行正确感知。⑥谵妄状态:表现为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伴有大量幻觉、错觉。⑦梦样状态:表现为外表好像清醒但完全沉湎于幻觉幻想中。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的鉴别:

鉴别要点

AD

VD

高血压史或卒中史

病程特点

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

病情波动,阶梯式恶化

早期症状

人格改变和记忆障碍

情绪不稳,近记忆障碍等脑衰弱综合征

核心症状

全面性痴呆

以近记忆障碍为主的部分性痴呆

人格与自知力

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人格与自知力相当长时间保持完好

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早期常无

早期常有

脑影像等检查

弥漫性脑皮质萎缩

多发性梗塞,腔腺性梗塞,或软化灶

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

低于4分

高于7分

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自知力缺乏是重性精神障碍的重要标志,自知力完全恢复是精神疾病康复的重要指标。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又称急性脑综合征。精神活性物质:指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戒*药物:阿片类美沙酮。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1)前驱期症状:①情绪改变②认知改变③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④行为改变⑤躯体改变2)显症期症状:1)阳性症状:①幻觉;②妄想;③瓦解症状群。2)阴性症状:①意志减退;②快感缺乏;③情感迟钝;④社交退缩;⑤语言贫乏。3)焦虑、抑郁症状:4)激越症状:①攻击暴力;②自杀。5)定向、记忆和智能没有明显障碍:6)自知力缺乏: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①单纯型②青春型③紧张型④偏执型⑤未分化型⑥残留型⑦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精神分裂症的治疗:1)药物治疗:①一般原则: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个体化的最低有效剂量)、足疗程、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的原则。②选药原则: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个体对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大小、长期治疗计划、年龄、性别及经济状况等而定。③药物治疗程序与时间:包括急性治疗期(至少4~6周)、巩固治疗期(至少6个月)和维持治疗期。④合并用药:⑤安全原则:2)心理与社会干预:①行为治疗:社会技能训练。②家庭干预:心理教育;家庭危机干预;家庭为基础的行为治疗。③社区服务:抑郁发作“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抑郁性认知的“三无”症状:无望、无助、无用。躁狂发作“三高”症状: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双相障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最典型的形式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双相障碍的治疗遵循的原则:①综合治疗原则②个体化治疗原则③长期治疗原则④心境稳定剂为基础治疗原则⑤联合用药治疗原则双相躁狂发作的治疗:1)药物治疗以心境稳定剂为主:①钾盐②抗癫痫药③抗精神病药物④苯二氮卓类药物2)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治疗:①心境稳定剂:碳酸锂②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1)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①重视医患关系②重视连续的医学评估③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评估④实弹控制患者的要求和处理措施2)药物治疗:3)心理治疗:生活の艺术▼往期精彩回顾▼预防医学重点(花*版)内科-内分泌系统-糖尿病妇产科-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爱分享的抚医人

觉得可以的话,给小编加个鸡腿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