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顾名思义就是在肠道内的细菌群落,具有分解、吸收甚至是合成营养物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维护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增强免疫力,与人体形成一种复杂且微妙的动态平衡。
研究表明,多种疾病的发生均与肠道菌群的失调密切相关,当肠道菌群紊乱后,其与机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菌群就会从能量吸收、肠通透性、脑-肠轴、短链脂肪酸、胆碱和胆汁酸等多种途径对身体及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而脑-肠轴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因为在抑郁、焦虑、老年痴呆等精神心理患者人数不断增长的今天,脑-肠轴给出了一个精神心理治疗的新方向——肠道菌群。
脑-肠轴是将大脑与肠道功能联系起来的双向应答系统,肠道菌群可通过神经途径、免疫途径以及神经内分泌途径,对大脑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的认知与行为。(下图所示)
年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肠道内的细菌群落是导致焦虑和抑郁行为出现的必要条件之一,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活动发生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对机体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肠道菌群产生的神经*素可能是导致老年痴呆症(AD)的原因之一。肠道中的蓝藻细菌和蓝绿藻等细菌产生神经*性物质丙烯酰胺,丙烯酰胺通过激活NADA受体,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并降解谷胱甘肽,从而导致了老年痴呆症的神经病变。
由此可以看出,维持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对于预防改善甚至是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重要性。而能够达到一定数量、同时对人体健康有益且无任何副作用的活的微生物,便是益生菌。
目前常用来调节肠道菌种的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它们在肠道中按照以下三种主要途径来发挥作用,以达到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少患者的冲动行为和带来快乐的感觉这三种效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服用益生菌,才能让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落地生根呢?
答案是,目前尚无有关益生菌使用疗程的具体规定,不同疾病,疗程不同。
细菌在肠道内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定植,逐渐成为常驻菌群的。细菌在肠道粘膜的粘附点是一一对应的,特定的细菌只能黏附在特定位置,而粘附就是菌群定植的第一步,益生菌在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的表面粘附定植后,才会进入肠道菌群进行扩增,最终形成稳定的菌群。据研究表明,在每天定量服用益生菌的情况下,最快在第7天时,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定植才达到稳定状态。
当我们因为肠胃、精神心理出现不良状态而选择服用益生菌时,可以考虑每天服用早餐和晚餐后各服用一次益生菌,或者晚餐后服用两包益生菌,直至症状缓解的后一周;
而若只是为了对不良情况进行预防,对肠胃进行日常保养,则建议每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3-6个月。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采用益生菌作为治疗手段时,剂量不得小于1×CFU,否则治疗效果较差。
同时,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现在需要强调的是益生菌的标识应该包括菌株名,因为益生菌的功效更多取决于是什么菌株。”,也需要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