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医荟·会议专区
展示学术风采洞悉临床难点拓宽学习思路
全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CNCL)自年成立以来,通过开展培训、建立会诊系统及数据库系统,CNCL协作组成员积极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为建立和推广适合中国的儿童淋巴瘤的诊治规范、提升儿童淋巴瘤患儿整体疗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瑞士卢加诺召开的第17届国际淋巴瘤大会上(ICML),全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组长、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医院张永红教授牵头的《46例儿童难治复发成熟B细胞淋巴瘤疗效分析》的研究入选ICML大会口头发言,将在淋巴瘤领域的国际学术舞台传递中国学者的风采。我们邀请到张永红教授对该项研究进行解读。
★
张永红教授团队
在ICML现场
刘杨医生代表团队
在现场汇报研究成果
研究回顾
治疗与诊断并进,
瞄准儿童淋巴瘤复发难治的创新探索
ICML大会发言
摘要号:Nr.32
题目:ANALYSISTREATMENTOUTCOMEOF46REFRACTORY/RELAPSEDPEDIATRICMATUREBCELLLYMPHOMAPATIENTS-MULTI-CENTEREXPERIENCEFROMCHINA
46例儿童难治复发成熟B细胞淋巴瘤疗效分析
作者:张永红刘杨*爽等
单位: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医院血液三科(儿童淋巴瘤科)及全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员单位
简要研究结论: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MBL)一线治疗具有良好的预后,基于协作组LMB89/96改良的CNCL-B-NHL-方案,2年OS率和EFS率分别达93.4%和91.3%。但是一旦进展复发,采用传统方法治疗预后极差,本研究目的即探讨不同治疗策略对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研究发现,儿童难治复发成熟B细胞淋巴瘤(R/RMBL)采用传统化疗效果差,序贯CAR-T治疗可获得持续缓解,CAR-T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儿预后,有望成为儿童R/RMBL的有效治疗策略。
研究解读
向“空白处“发力,立足国情下的精准策略优化,
大规模研究探索中国儿童淋巴瘤诊疗实践,
CAR-T治疗R/RMBL疗效显著
Q1: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入选ICML口头发言研究的背景和亮点?
张永红教授:ICML是全球范围内淋巴瘤领域最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会议,汇集了全球淋巴瘤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我们在本次会议以大会口头发言形式汇报一项聚焦儿童R/RMBL治疗策略的研究。研究共纳入了全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46例R/RMBL患儿。依据治疗方式不同,非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CAR-T组及非CAR-T组。
初步统计发现,接受CAR-T治疗的患儿预后明显优于其他疗法。结果显示,CAR-T组的患儿中位随访28.6个月(95%CI:19.9,37.8),2年OS为76.2%,EFS为59%。而非CAR-T治疗组,中位随访5.1个月(95%CI:5.1,18.7),1年OS为29.4%,EFS为20.8%。CAR-T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非CAR-T组(包括二线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或单抗)。
值得强调的是,本研究中的很多患儿是在二、三线治疗后仍未达到缓解的情况下入组的,基线特征较差。在这样一群“挽救性入组“的患儿中,CAR-T治疗仍能实现远高于非CAR-T疗效。证实了CAR-T治疗在R/RMBL患儿中值得肯定的整体治疗效果。除此以外,根据CAR-T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比如性别、分期、白血病期、中枢侵犯、巨大瘤灶、乳酸脱氢酶、严重合并症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乳酸脱氢酶、严重合并症为显著预后不良因素,或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带来更多指导。
综上,该非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了CAR-T组疗效明显优于非CAR-T组。CAR-T组之所以获得长期无病生存,除外CAR-T本身的疗效,序贯CAR-T的使用使患儿获得了非移植状态下的长期生存。该研究是国内规模最大的MBL儿童研究之一,为中国MBL治疗策略优化提供了来自中国患儿群体的有力证据,并且证实了序贯CAR-T治疗R/RMBL的出色疗效。
Q2:协作医院、高博诊断中心郑勤龙主任团队合作,郑勤龙主任团队在ICML发布的基因检测对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的影响,请您从临床的角度谈一谈,您如何看待这项研究结果?
张永红教授:郑勤龙主任应用CNCL中MB-NHL和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数据,分析了基因突变在这两类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该大样本量的研究首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MB-NHL和T-LBL患儿的分子特征,既包含初治病例也包含了难治复发病例,研究数据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研究成果入选了ICML大会口头发言,代表了国际学术界对该研究的高度认可与